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偷3句名言成国学大师 自杀前不忘将2件小事做完(可还是忘掉1事)

句子大全 2019-01-11 23:31:50
相关推荐

偷3句名言成国学大师,自杀前不忘将2件小事做完,可还是忘掉1事

生于晚清的王国维,是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中国不可多得的大才子,他一生才华横溢,博学多才,于书法,丹青,诗文赋调无不精通,在文学,史学,思想哲学方面都为中国的文化建设做出了卓绝的贡献。

他一生造诣颇多,犹为现代人所铭记的是他“偷”了三句名言诠释了一做学问的境界,放弃生命前为了两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还折返回了家中,毫无波澜地完成后居然还落了一件事。王国维这传奇的一生你了解吗?这些事迹你知道吗?

王国维于1877年12月3日(清末光绪三年十月二十九日)生于杭州海宁县,生长在书香世界的他,自小就勤敏好学,于国学多有攻克。海宁人素来重于学问,他父亲王乃誉就是当地的大才子,兼之受家中长辈耳濡目染,长大后的王国维学富五车,饱读诗书。

不仅如此,和那些守旧老派的古板先生们不同,他自幼由塾师启蒙,又在父亲的引导下广泛地阅读了不同方向的众多书籍,甚至略微知道洋人的科学技术,以及大清的变法维新运动,这就养成了王国维深厚的读书兴趣,以及学问不拘一格的作风。

年轻时候的王国维四处游历,辗转不同国家和地区求学的王国维,有着深不可测的知识和与众不同的见识,渐渐地形成了旁人无法企及的思想体系。他曾在日本攻读康德,叔本华等人的著作,并且深研欧洲古代古典哲学思想和文艺复兴后各大哲学家的论述。

王国维将西方哲学和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时的观点阐述融会贯通,后来他回忆时,自称这段时间是他“兼通世界之学术”之“独学”时期。

学渐有成的王国维开始整理他一生的所学所感,编纂成书。《人间词话》就是他知识系统的一个巅峰,在这部文学批判作品中,他以新眼光,新视角,对古代各大词人的创作进行了独具一格的总结,他将人生历程,和做学问的道路,化用三句词,总结成了“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一阶段是人求学问也好,做大事也好登堂入室的一个阶段,经过一段知识的原始累积,此时的人还不知道自己做这些事的目的,学习还处于一种茫然的状态。

当自己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渐渐有所感悟,面对世间万物,看看胸中所学,渐渐地对一切的看法都不同了,然而此时的自己,望向苍茫人世间,知道这世间万物不过是虚空假象,自己的未来还不知在哪个方向。这时对于学问,才初窥门径,这一阶段,我们称之为学问的“顿悟”阶段。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来到了第二阶段,已经尝到懂得真理的甜头的时候,人就开始主动的积极地对知识进行吸收和寻觅了。

这个时候的人眼中,做学问是一等一的大事,其余的一切都入不了眼睛,为了求知可以废寝忘食,放弃现实中的一切。当人生到了这种境界,可以说面对众人,真正可以说自己是一个“做学问的”了。这一阶段,我们称之为学问的“求索”阶段。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阶段很有意思,当自己对外界知识探索到一定程度,逐渐地就离大道越来越近。

或许在很平凡的某一天,看着眼前昏惑的灯光,回忆自己一生过往,猛然间发现自己一直在追寻的学问,原来不在穷乡僻壤之间,就在自己车水马龙之处,人人皆可看见。

大道至简,原来自己追寻的东西离自己这么近。这一阶段,我们称之为学问的“超脱”阶段。

将人生和求学总结的如此透彻的王国维,其高度无疑是令人畏惧的。也许正是看透了人世间的一切,也有可能是对日薄西山的中国政治格局的失望,王国维却选择了终结自己的生命。

他的自我了结很平常,平常到身边没有一个人察觉到他的异常。他叫了一辆黄包车赶往昆明湖,打算投鱼藻轩自尽,然而想起有事还没有做的他半路让车夫折返。他因忘带车费而回家,又想起为一个学生的扇面题的字有所错误,更正题字后,和自己的同事侯厚培长时间交谈,向同事借了两元钱,侯厚培给了他五元。他带齐车费再次乘车赶往鱼藻轩,在鱼藻轩旁抽了很久的烟后,一跃而下,终究了他一生伟大的生命。

然而自尽前能够记得题字和车费小事的他,却忘了归还同事的借款,不能不说也是让人小小的唏嘘一下。至今王国维的死因也是一个谜,人们不知他为什么好端端地离开了人世,只给我们世人留下了无尽的叹惋。

对于这位晚清大师,您欣赏吗?对于他人生中的最后历程,你怎么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