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唐代夏季诗中的植物(以及植物对文人苦热情绪的消解)

句子大全 2008-02-08 06:17:43
相关推荐

与唐代的春季诗相比,夏季诗的数量较少,约560多首,只有春季诗的四分之一,夏季诗中写到植物的大概230首,数量也远小于春季诗。夏季诗数量远逊于春季诗的原因,大约可归结于气候的改变,夏季的气温高、湿度大,而酷暑高温易导致人的心情焦躁烦闷,诗人苦热,故此没有写诗的欲望了。

至于夏季诗写到植物的数量也远小于春季,除了气候影响外还有植物生长规律的原因。其实自然界中夏季的植物并不比春季少,反而会比春季长得更为茂盛茁壮,更加惹人注意,但是这种情况下诗人却缺乏诗兴了。

可能的原因是,大多数植物生长到了夏季,它们的花期已过,进入了果实成熟和枝干、叶片等体实质生长的阶段,而植物的这些部位比起花朵来,都显得更为“平庸”、不突出,难以引起诗人歌咏的兴趣。基于上述原因,唐代诗人在夏季诗创作中写及植物,会选择那些能够带给自己愉悦感,有助于消解诗人苦热情绪的植物,这是夏季诗植物书写的重要特色。

一、夏季诗中的植物

由于季节交替,那些在春天较为惹眼的植物风景被新的夏季植物所取代,诗人们的关注焦点也移换至夏日欣盛的花木,因此春季诗中出现频繁的杨柳、梅花、桃花等植物景观在夏季诗中成了少数派。那么夏季诗中究竟写到了哪些植物呢

夏季的典型植物如荷花、石榴等开始频繁出现在诗歌中。由春入夏,与植物的生长规律相同步,植物的瓜、果渐渐显露并进入诗人的视野,描写它们的诗歌数量也开始增多。比如梅,春季诗多写其花,而夏季诗多写其果,好些唐诗书写了诗人吃梅子的场景。

白居易《早夏游平原回》说“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紫蕨行看采,青梅旋摘尝”;诗僧齐己《夏日草堂作》说“园林坐清影,梅杏嚼红香”;卢殷《仲夏寄江南》虽然说他自己“悲酸不食梅”但反映了盛夏时节的梅子是常见的食品。

又如麦子,春季诗写的是新生的麦苗,像“高下麦苗新雨后”、“暖抽新麦土膏虚”之类,而夏季诗会写成熟的麦子,如“簟凉初熟麦”之句。

二、植物对文人苦热情绪的消解

提及夏季,人们最深刻的印象便是高温酷暑。气温过高,人体会感觉很不舒适,古时没有现代社会的降温机器,因此古人常有苦热之叹,且常用诗歌文章来书写这种苦楚,苦热题材遂成为古代文学中颇值得注意的一个类别。

据竺可桢的研究,中国的隋唐五代时期,即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十一世纪是一个气温偏高的和暖期,唐代以前的东汉至南北朝时期气候稍寒冷,十二世纪初期以后气候加剧转寒,中国进入了另一个寒冷期。

和上述气候变迁相对应的,文学中的苦热题材自唐代开始数量大增。唐代以前只有寥寥数篇表现苦热的文学作品,如鲍照《代苦热行》诗、何逊《苦热》诗,曹植、王粲、陈琳都写过的同题《大暑赋》等。进入唐代以后,由于气候变化,夏日的气温比此前的历史时期都要高一些,因此唐代文人的苦热情绪也就频繁地表露于文学作品之中。

《全唐诗》中以“热”为题材的作品有40余首,避暑题材的诗歌也有近40首,诗句中流露出以热为苦情绪的作品有60余首。唐代写苦热的诗作大致上有一个固定的抒情模式,它们往往是先对高温、酷暑、干旱等环境进行描写,再写诗人对炎热气候的感受或抒发其苦恼、烦躁的情绪,继而以对“凉”、“寒”的渴望结束全诗。

例如王维《苦热》诗先写“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的现实环境,继而写自己的感受是“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接着说“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长风万里来,江海荡烦浊”,这长风显然是诗人虚构出来的,显示了他对凉爽的渴望。

又如杜甫《早秋苦热堆案相仍》诗也是先交代“七月六日苦炎热”的真实天气,再抒发自己“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的急躁情绪,最后以“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蹋层冰”的愿望终篇。

上述诗歌中诗人们驱散炎热的方法都是凭借个人的臆想,现实中的高温并不会因为诗人的主观想象而降低,所以他们在诗歌中抒发出苦热情绪后,还得继续忍耐酷暑天气,苦热情绪并无实质上的改善。为了在高温的夏季追求舒适,古人除了在文学中发泄一番以尽量使内心保持平静外,还需要探索其他更有效的方法,如摇扇生风、买冰消暑等。

只是“纸扇摇风力甚卑”,冰又贵又易融化皆非省时省力的降温措施。因此,在酷热难以用人工方法改善的情况下,由植物造就的荫凉环境就成了深受人们欢迎的天然空调房。众所周知,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与外界的水气交换会导致蒸腾作用。

所谓蒸腾作用,“指的是植物体表的水分通过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空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体表和叶片表面的温度,提高叶片周围的湿度”,“炎热的夏天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最强烈的时间段”由于蒸腾作用的存在,植物体四周的气温会下降一些,特别是存在大片植物的环境里,其温度的降低能令人有明显感受。

在高大的乔木构成的树林底下,浓密的树叶本身就遮挡了阳光,再加上树木的蒸腾作用,这种温度下降的感受会特别强烈。因此密林之下是人们夏季消暑纳凉的佳处,这种情景自然会进入文学之中。比如唐诗写到的“垂藤引夏凉“密树含凉镇似秋”、“避暑高楼上,人歇树阴中”、“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等。

唐代夏季诗中很多篇章都如实描述了植物对文人苦热情绪的消解,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植物环境的清凉,并将此种舒爽流露于笔端,因此这些诗相较于“苦热”题材的作品显得更为欢愉舒心。

例如诗人裴迪去青龙寺拜会操禅师,当时正值夏季酷暑,诗人却感到“烦暑自兹适(一作‘烦暑自兹退’),清凉何所求”,原来是“左右竹亭幽”的缘故。竹亭是唐代私人园林中的常见建筑,它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竹林中的木亭,一是指竹制的亭子,无论是哪一种竹亭,都会在其四周栽种大量的植物。

独孤及的《卢郎中浔阳竹亭记》就描述了这种竹制的亭子,独孤及文说“因数仞之丘,伐竹为亭,其高出于林表,可用远望……亭前有香草怪石,杉松罗生,密篠翠竿,腊月碧鲜,风动雨下,声比箫籁”。裴迪诗中青龙寺的竹亭之所以能驱散烦人的暑热,想必就是因为其四周也栽种了很多植物。

当然竹子本身就有降温的效果,岑参诗描写丛生的竹子就有“盛暑翛翛丛色寒”之句。而对于竹亭的避暑效果,白居易总结得最为精到,他说“竹亭阴合偏宜夏”,夏季人们居于竹亭之下是很舒适的。与竹亭类似的建筑还有茅斋,也是靠其周围茂密的植物来降低气温的,孟浩然《夏日辨玉法师茅斋》诗说“夏日茅斋里,无风坐亦凉”,原因正是“竹林深笋概,藤架引梢长”。

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一诗将植物如何消解诗人苦热情绪的情形说得更为直白,诗人抱怨炎炎夏日“苦热安可当”,于是前往北池避暑,此间的环境是“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这里的植物是“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高大的树木和丛竹、池荷一起构成了阴凉的环境,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消解了苦热的情绪,终于感觉到“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了。

须知夏天自然森林中气温下降变凉的程度远甚于城市园林,人们进入山野之后,惊奇的感受也远甚于城市。一些文人在散文中描述了这样的感受。元结《寒亭记》描写了江华县的一座亭子。

此亭位于江华县南部山野之间,“水石相映,望之可爱”,“阶槛凭空,下临长江,轩楹云端,上齐绝巅。若旦暮景风,烟霭异色,苍苍石墉,含映水木”,“大暑登之,疑天时将寒,炎蒸之地,清凉可安”,这座寒亭之所以寒,显然是因为它位于密林掩映的山间且与江水相邻。

狄中立《桃源观山界记》记载了桃源观所在山中的环境,作者说山里面“竹树阴森,虽盛夏炎炽,凛然若秋,又多奇花奇木,禽兽非凡,信仙境也”茂密的竹树下气温较低,令人在盛夏而感觉似秋天。

从以上所引的唐代诗文可以看出,植物在盛夏时节确实消解了文士们苦热的烦躁情绪,使他们感受到阵阵清凉,这种凉意使文人们舒爽安逸,遂走笔如飞,记下了自己当时微妙的心境。

三、总结

夏季诗与春季诗书写植物的情况,有变化之处,亦有不变之处,那些四季常青的植物在夏季诗中的地位就没有多少改变。常绿植物的形态通常不太受季节变换的影响,它们在四季里始终保持相近的外貌。

其高大者如松柏、竹子等,卑微者如青草、苔藓等,还有蕴含高洁寓意的兰科植物,全年都有生长,分布范围几乎遍及全国,人们见到此类常绿植物的机会很多,因此相应的文学描写频率也就不会出现显著的季节差异。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