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黄文炳举报宋江写反诗不对吗(为何说黄文炳是陷害宋江的小人)

句子大全 2017-10-28 10:10:59
相关推荐

不站在宋江角度,采取社会与法律的公平视角。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反问一句:宋江的“反诗”写在浔阳楼上,为什么只有黄文炳一个人发现、举报?难道别人都不识字?难道别人都在包庇宋江?

浔阳楼是江南十大名楼之一。在唐代韦应物的诗中就提到过它。白居易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更让他著名。宋江也是因为“我在郓城县时,只听得说江州好座浔阳楼”,闻名已久。

这样的历史文化名楼,当然不会没有文人骚客。宋江也曾看到,“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甚至宋江写诗的目的,是“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并不是偷偷摸摸怕人看到的。

写了反诗,居然不怕人看到?来往的人那么多,居然没有人看到?看到了反诗,居然没有人举报?怎么说,也是说不通的。

唯一能说得通的,就是宋江写的并不是反诗:他自己也不认为是反诗,别人看了也不认为是反诗。

当然不是反诗。宋江上了梁山,也是最积极最坚决地主张“招安”,他怎么会写反诗?如果你还不相信,让我们来看看这“反诗”是怎么写的: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怨仇,血染浔阳江口。

平心而论,这首《西江月》水平也不是太高,只不过发泄一下怀才不遇、屈居人下的不满而已。最犯忌的,可能是“血梁浔阳江口”一句,但也只是说要报仇,并没有针对谁。以至于黄文炳看了,也只是想“这人自负不浅”、“那厮也是个不依本分的人”、“也不是个高尚其志的人,看来只是个配军”、“这厮报仇兀谁?却要在此生事!量你是个配军,做得甚用!”从这四句评语来看,黄文炳显然并不认为这首《西江月》是什么反诗。

引起黄文炳注意的,是后面一首七言绝句: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这首诗里提到了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历史上著名的“反贼”。但是宋江是用“敢笑黄巢不丈夫”这样的语气来说的,并不是在推崇黄巢,更不是要向他学习。笑黄巢什么?笑他不能保国安民,却做了“反贼”,不是很合情理吗?

心中有佛,所见皆佛。心中有魔,所见皆魔。在不相干的人眼里,宋江这一诗一词,只有艺术上的高明与否,没有思想上的是否反动。这是很客观的看法。所以浔阳楼游人如织,根本没人理会它。

但是黄文炳不同。这家伙“虽说经书,却是个阿谀谄佞之徒,心地匾窄,只要嫉贤妒能,胜如己者害之,不如己者弄之,专在乡里害人”。他不是因为反诗而举报,是为了举报才寻找反诗的。

并且黄文炳颇有点“运气”。当他去举报的时候,正碰上知府蔡九为“播乱在山东”的谣言或者谶语而忧虑。再经过黄文炳牵强附会、半通不通、似有似无的拆解字谜,蔡九马上将这诗定性为“反诗”了。

清朝有人写了两句意趣盎然的小诗“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就被认为是对朝廷大不敬,因此送了命。那是著名的“文字狱”黑暗时期。但是很少有人想到,原来在遥远的宋朝,已经开“文字狱”罗织罪名的先河了。

黄文炳与蔡九,原意是陷宋江为反贼、以此邀功。所以说,不是宋江写反诗被人发现,而是他们把宋江写的诗污蔑为反诗。当然这两个人还有不同。蔡九多少可用“为完全任务牵引附会”来解释,黄文炳可就完全是为了私利陷害无辜了。

这样的小人,当然不会落个好下场。本来没有反意的宋江,经过这一番折腾,不得已真的上梁山树旗造反;而始作俑者黄文炳,被李逵一刀一刀割肉烧吃,成为《水浒传》里死得最惨、最血腥、却最不冤枉的一个。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