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网上连线学党史 江北巴中共成长⑨(| 山崖上的红色标语)

句子大全 2019-02-06 15:44:11
相关推荐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从8月6日起,重庆市江北区妇联、四川省巴中市妇联联合开展线上学党史活动,通过线上学习宣传两地党史故事、先进人物典型,引领两地广大妇女姐妹汲取精神力量,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09

山崖上的红色标语

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战略转移,不畏艰难、翻越大巴山,从通江县两河口进入四川。迅速建立起以巴中为中心和首府的川陕革命根据地,被毛泽东同志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大区域。

时任宣传部长刘瑞龙,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发动群众积极投入到火热的斗争中来,搞好党的宣传工作,巩固工农政权。

一天黄昏,刘瑞龙站在通江县城文庙门口,指着对岸的石壁对政治部主任张琴秋说:“你看对岸石壁那么大,是不是可以利用一下?”

“你有啥点子?”张琴秋问。

“把我们党和部队的宣传标语刻在石壁上,不就是击溃敌军心理防线最好的武器吗?!”刘瑞龙说道,一条振奋人心的标语,一句鼓舞士气的口号,胜似千军万马,赛过百万雄兵,杀伤力无穷。

说干就干,当天晚上,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里迅速集结了二十多名部队里的“秀才”“石匠”。刘瑞龙对大家讲到:“你们中间有的会写字,有的会打石头。你们的任务就是把党的革命纲领,红军的宗旨和纪律等錾刻到石头上,‘插进’敌人的心窝子里,‘烙到’劳苦大众的脑子里。”

大家一听,立刻欢呼起来,纷纷站起来表决心,一定要让川陕苏区的石头“开口”攻心。

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书写队和錾字队的同志们纷纷奔赴川陕苏区各地,他们在群山之巅、道路两旁、关隘渡口、街道周围等地方,把党和部队的宣传标语、口号和文献錾刻在石崖、石墙、石柱、石板壁上,很快就激发出广大军民的战斗热情,让敌人看了心惊胆战。

1934年3月的一天,刘瑞龙路过沙溪乡景家源村的大石崖。他看到錾字队的同志们站在吊着的箩筐里,腰上系着粗绳,正“叮叮当当”刻着“国民”两个字。

“这块石壁上刻的啥标语啊?”刘瑞龙面带微笑问大家。

“国民党是帝国主义的走狗!”有人大声说。

“嗯……这条标语字数太多,读起来不上口,没气势,缺乏冲击力。”刘瑞龙沉吟片刻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

“干脆改为‘赤化全川’嘛!既简洁,又醒目,还好记,赤化全川、震慑敌人。”大家一听纷纷竖起大拇指,表示赞同。

为了把“赤化全川”这个口号叫响叫亮,刘瑞龙四处打听,从巴中县恩阳乡找到一名书法深得名家真传,字体遒劲有力的张姓小学教员,拜请他献墨送字。张教员泼墨写下了“赤化全川”四个大字,连夜赶回通江交给錾字队。

为了防止敌人搞破坏,錾字队的同志们把每一个字的笔画都刻得很深,深到可以卧下一个人;每个字都用石灰涂成白色,三四十里开外一望,非常醒目。历时两个月,“赤化全川”四个大字终于錾刻而成,傲然雄踞大石崖上。

如今,“赤化全川”这一幅全国最大的石刻标语,连同遍布巴中全境的1万余幅标语,组成了“巴中红军石刻标语群”,被评为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巴中也以此为依托,成功申报“中国石刻艺术之乡”,又多了一块国家级金字招牌。

这些山崖上的红色标语,宣传了红色政权,也见证了革命先辈的浴血奋斗,成为巴中的红色遗产。

原标题:《网上连线学党史 江北巴中共成长⑨ | 山崖上的红色标语》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