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中国古代文学详谈:贾谊的《过秦论》(枚乘的《七发》)

句子大全 2008-09-01 06:56:26
相关推荐

今天给大家将两个人物,一个是贾谊,另一个是枚乘。

贾谊《过秦论》(上)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

“过秦”有责备秦国政治上的过失的意思。贾谊(前200一前168)写《过秦论》的目的,诚如他自己所说,“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过秦论》下),在于使汉文帝戒秦之失,以秦为鉴,施行仁政。

因此,行仁政是贾谊的政治理想,也是写《过秦论》的立意和主旨所在。

这是一篇政治论文,写作手法上很有特色。在通常情况下,论说文总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方式,以分析、综合的方法进行论证说明,阐明客观事物的道理。而这篇文章,前四段只是按时代的顺序加以叙述,写秦的蓬勃兴起和突然崩溃,至第五段才进行议论,分析成败的原因,论述了秦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点出了“过秦”的主题。在议论时,作者以前面四段所叙述的历史材料为依据,把起义军首领陈涉和与秦抗衡的九国进行对比,指出陈涉的力量与九国不能相提并论。

这就使人产生一个疑向:为什么那比九国更强大的、具有百年称霸史的秦朝,在地理条件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竟会在卑残、贫困、才能不及中人的陈涉所领导的农民起义的浪涛中趋于崩溃呢?写到这里,作者很自然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点出了主题,得出了结论。

文章在记叙中,采用排比、对偶的句式,谊染、夸张的手法,进行铺陈唱叹。所有这些,都使它具有赋的特点。项安世就曾指出:“贾谊之《过秦》、陆机之《辨亡》,皆赋体也。”(《项氏家说》卷八)

作者在反映诸侯各国联合一致,竭力想消灭秦反而被秦轻易击败这一过程时,通过种种夸张、烘托、谊染,使读者对秦的强大深信不疑,而这种描写却又与秦帝国在农民起义声中迅速灭亡的事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文章强调农民领袖陈涉的平凡,以便反衬出消灭秦帝国的轻易,这就更加突出了秦从强大无敌走向崩溃的迅速。

这一切,都在于说明秦的灭亡是“仁义不施”,失掉民心的必然结果。应该指出,作者所列举的二十名六国之士,是春秋、战国这一历史时期中诸侯各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不是在一时一事中出现的,而贾谊为了强调秦的无敌于天下,夸张地把他们集中在一起,使他们在秦的面前束手无策,以便给人一种强烈而深刻的印象:秦是多么的强大啊!

但是当人们看到后来秦竞然很快地败于以陈涉为领袖的农民起义军,便会感到极大的惊讶,提出种种疑间。这样,文章至结尾点明主题,提出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这正如钱钟书所说的,“如水落而石始出,图穷而匕方见”,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产生了使人不得不信服的论证效果。

枚乘的《七发》有何特点及影响

在汉赋的发展变化中,枚乘的《七发》虽未以赋名篇,却是最早形成汉代散体大赋体制的赋作。枚乘是汉初重要的辞斌家,字叔,淮阴人。生年未详,约卒于公元前140年。《汉书·艺文志》录枚乘赋九篇,今存《七发》一篇。

《七发》是一篇假托吴客探问楚太子疾病的谈话。全文共八段,第一段为序,叙述吴客探问楚太子的病,并认为病源是生活过于安逸怠惰、荒淫糜烂,不是一般“药石”所能治疗,应该让“世之君子”用“要言妙道”从思想上加以启发,使太子改变生活方式,才可取得疗效。下面七段则写吴客用音乐、饮食、车马、宫苑、田猎、观涛等六件事以启发太予,目的是由近及远地诱导太子改变生活方式。但这些都不能使太子完全振奋。最后,当谈到第七件要方术之士与太子“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时,太子才“据几而起”,顿时出了一身透汗,“霍然病愈”。

作者的意图很明白,是想从思想上来治疗这些贵族子弟安富尊荣、耽于逸乐的病根,摆脱腐朽糜烂的生活方式。这一点是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的。所以刘勰说:“枚乘擒艳,首制《七发》,腆辞之构,夸丽风骇。盖七窍所发,发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粱弟子也。”(《文心雕龙·诠赋》)

《七发》善用夸张、谊染、比喻状物的手法描绘种种事物,生动新颖,至为精采。如写.音乐”的动听,并不作正面的描述,而是通过外界飞禽、走兽、昆虫的反应来写,写“观涛”,则通段比喻迭出,那涛状、涛声,以比喻出其奇观异声,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但总的说来,此赋铺陈、刻划烦琐有余,而形象不足,已表现出此后汉代散体大赋的通病。

从模仿楚辞的《骚体赋》到汉大赋的正式形成,《七发》是一篇承前启后的作品,在赋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特别是“七”休的结构形式,引起了以后许多作家的模仿,影响很大,在赋中形成一种定型的主客问答形式的文体,号为“七”体。如傅毅的《七激》、、张衡的《七辩》、曹植的《七启》等近二十篇,但成就都不及枚乘的“七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