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当代汉语诗人的使命——蔡远方七言长诗《追梦》读后

句子大全 2017-11-20 23:16:20
相关推荐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诗歌一直是中国人用以抒发襟怀,观照时代的文学载体。

民国以降,新文化运动为古老汉语吹来新风。伴随现代汉语的发展,中国诗歌创作因语言载体变化而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除了新诗写作,文白相间的艺术手法,也在当时形成并成为独具影响的一脉。

鉴于七言诗在字数上的相对优势,以及优雅的平仄音韵,七言诗在文白相间的创作中一枝独秀,并延续着中国诗歌言志与载道的传统。蔡远方先生创作的《追梦》,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在诗集中,作者以七言的形式,记录了中国的发展与变化历程,也写下了当今社会生活的种种现象以及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在第三章“天下篇”第十七节,作者描写了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故事。

用七言来呈现这段现代题材,有很大难度。每行只有七个字的“硬规矩”,要求语言足够凝练。同时,又必须兼顾意象和平仄,安排好每一个字的音韵,这样一来作者的创作空间,即被层层收窄。但是,以七言体裁抒写现代的故事和风貌,就必须正视这种困难与矛盾。当然,由于现代汉语特点,很难避免层次感单薄,整体意境不够浑厚等问题,这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可以说,作者是有足够勇气的。

古代诗歌创作中,用典是一个常见手法,可以用有限的字数表达更加丰富、多元的意象。在《追梦》长诗中,这种手法也被反复运用。在第五章的最后,作者写下:

以势交友势倾绝,

以利交友利终穷;

王通中说礼乐篇,

山高水长论真情。

诗中的王通是唐代诗人王勃的祖父。他弃官归故里,以讲学著述为业,“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就是王通所著《中说》一书中的名言警句。在蔡远方的诗中,引用并呈现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是文言写作中常见的用典写法。

这本诗集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英汉对照。当这些诗歌被翻译为英文,是另外一层的艺术延伸:七言诗歌之于中国,就像十四行诗之于英语,是文化的传承与沉淀,是语言气质的舒卷,相信不同文化背景与关注点的读者,会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蔡远方先生的《追梦》,为近体诗的融入时代,以及传承与发展,作了个性化实验。相信在今后,作者还会通过对诗歌意象做更好的提炼,对细节有更多的推敲,从而创作出更加精彩的作品。现代格律诗的白话探索与现代汉语新诗至今才百年历程,还有巨大的空间等待我们去探寻、去实践,这正是每一位汉语诗人的使命!

(作者苏忠:北京市海淀区作协副主席。)

附:

长篇史诗《追梦》用七言古诗的形式,描述了中国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展示了中华大地上的惊涛骇浪,作者蔡远方,是河南郑州人,毕业于中国戏剧学院导演系,20岁的时候就开始发表电影剧本、戏剧剧本,曾经导演戏剧作品多部,发表过史诗《复兴之歌》《筑梦》《圆梦》等,戏剧家副高级职称,是一位导演、编剧、文化学者,本书是他呕心沥血15年创作的作品,由二月河亲笔作序,是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作品。全书16万字,中英文对照,英文由中国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孟凡君翻译,于2020年4月由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面对全世界发行。

责编:张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