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浅说诗联:隔句对(是律诗规则的“破坏者”还是“捍卫者”)

句子大全 2007-12-02 03:57:13
相关推荐

律诗“铁律”:中间两联必须对仗。那么有没有颔联、颈联不对仗,以来挑战规则的呢?

有人说有。举的例子是王勃的《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一篇鉴赏文字写道:“本诗的另一特色是尾联用对偶句法作结。一般律诗多将对偶句放在二、三联中,起到铺排的作用。”

这位鉴赏者发现了《滕王阁诗》在使用对偶句上的特点,即一三“联”不对偶,二四“联”对偶,因此作了如上总结。

如果他的论断成立的话,这就说明律诗二三联必须对仗的规则还存在异数。

但他忽略了一点,这首“一言均赋,四韵俱成”的八句四韵诗并非新体律诗。

除去对偶不讲,这首诗前四句用的是仄声麌韵,后四句用的平声尤韵,这也很后世讲的押平声韵,不换韵相悖。

所以,我们讲《滕王阁诗》不是律诗,而是七言古体诗。

其实这样长得很象律诗的古体诗很多,像杜甫的《望岳》在《唐诗三百首》里就归为五古。

这个例子不成立,并不意味着律诗的对仗没有变格,没有规则的挑战者。

再看白居易的这首《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万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

首先在平仄上合乎律诗规则,押先韵——其中的“七八”“十”“出”“思”均为古仄声。

再看对仗。三四句内部不能形成对偶,这样按惯常规则就只有五六句对偶了。

但仔细看下一至四句,会发现第一句与第三句对,第二句与第四句对,这就叫做“隔句对”,又称“扇格对”,“扇面对”。

难把握?其实不难。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这首诗中,首联两句和颔联两句整体上形成对偶句。

也就是①+②和③+④对偶。

再举例:

杜甫《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排律13至16句):

得罪台州去,时危弃硕儒。移官蓬莱后,谷贵殁潜夫。

唐无名氏无题诗(空海为隔句对所引例):

昨夜越溪难,含悲赴上兰。今朝愈岭易,抱笑入长安。

是不是对律诗规则的打破呢?

个人认为,这是一种看似宽易实则更严格的做法。

这样说是因为在白居易诗中,首颔联形成整体的对仗,再加上颈联,三联对仗了!严了吧?

那么为什么要用这种“隔句对”呢?

大的方面说是怕以辞害义。

但悦华认为,这句隔句对使得诗歌在整齐中出现了变化,使诗意表达更灵动,不至于使诗板滞。

像排律,在原则上,在首尾联间,无论添加多少联,全为对仗!

前面提到的《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除首尾外共20联,在六七联上用上隔句对,就起到一种调节的作用。

以上就是悦华对隔句对的认识,欢迎和大家一起探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