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突出文化特点(打造有底蕴的文化长廊)

句子大全 2012-05-07 21:12:12
相关推荐

——访廊坊历史文化研究者、廊坊市文物研究所所长张洪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助力品质廊坊建设,我市启动龙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致力打造水润之城。近日,廊坊历史文化研究者、廊坊市文物研究所所长、国家文物局保护工程设计师张洪英接受采访,讲述他对沿龙河(安次段)两岸布局的龙河“十坊”景观的见解。

“龙河发源于北京大兴,归至天津武清,是连接京津冀三地的纽带,流淌着三地的文化和历史。充分挖掘龙河文化并将其融入到项目整体规划设计中,把龙河两岸打造成未来城市的生态廊道、文化廊道、景观廊道、游憩廊道,必将更好体现廊坊的历史文化,并使之成为廊坊未来的城市亮点。”提及龙河的最初形成,张洪英说,由于我市自古受永定河影响较大,龙河很可能是某个时期永定河泛滥形成的行洪河道,也可能是某个古河道,比如八丈沟水。

“坊市是古代城市中的街区单位,至今福州市仍保存有‘三坊七巷’,并成为福州的一张新名片。龙河‘十坊’是依托龙河自然水系,按照功能划分的十个公共空间板块。”张洪英从考古发现角度,详细了解了龙河两岸的历史文化和古迹,并建议在龙河治理及景观改造工程中要注意具象与抽象的结合、历史与现代的结合,即规划的具体项目要从传统文化、龙河历史文化中吸取元素,将历史文化元素与现代或未来城市功能相结合,既让人们了解城市的历史,又要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打造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区。

张洪英从事文物考古工作已有三十余年,长期进行田野考古发掘、文物建筑维修和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参加了三河市刘白塔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安次区西永丰村辽墓、文安县大龙华村唐墓、固安县辽墓地发掘,霸州市信安镇龙泉寺维修,《大运河廊坊段遗产保护规划》编制等。近年来,张洪英对永定河以及廊坊的地方历史较为关注,在宣传廊坊历史文化方面做了一些尝试,组织人员对永定河流域廊坊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专题调研,并写出调研报告。根据与永定河有关的文物,编撰了《永定河工图册》等。

张洪英说,廊坊境内文物众多,地下遗存很丰富,比如安次县城(今古县村)汉代到唐代曾作为安次的县治,原来村北有夯土城墙,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初期的隆福寺长明灯楼、金代石碑等都出土于这一带;西永丰村西辽代砖墓、大伍龙村元代桑氏墓、稽察王村明代寺院等地发现,都说明历史上龙河流域就是廊坊人繁衍生息的地方。为此,要注意开发建设与保护并重,“十坊”的定位要突出廊坊文化特点,努力将其打造成有玩有乐有底蕴的文化长廊。

作者/来源:廊坊日报全媒体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