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一部中秋史 一部文化史(那些中秋物事)

句子大全 2014-12-18 20:16:47
相关推荐

人类对于月亮的探索,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因为神鬼学说的影响,人们对于月亮更多的是一种崇敬,颇有种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感觉,月是一种信仰。

第二阶段,古代人文迅速发展,人们对月有了更多的认知与理解,从初期的祭月到赏月,距离上实现了一个巨大的跨度,月逐渐走进生活,成了一种思想的寄托。

第三阶段,人类看透了月的本质,是一个距离地球约38.5万千米的地球卫星,后来科技发展,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月成了现实。

但不论如今的人们如何进一步对月探索,第二阶段产生的一些文化是永远也无法改变的,中秋节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东晋知名书法大家王献之在中秋之际,雅兴大发,挥毫泼墨,写下一幅《中秋贴》,成为书坛绝响,后来几经辗转,在清代更是成为乾隆的私藏珍品。一幅总共才32字的书法作品,愣是被盖章狂魔乾隆赏了80+的印章,可见乾隆对这幅中秋书法作品的喜爱。

盛唐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诗人,他们或对月独酌,或望月思乡,毫不吝啬自己才华来表达对月亮的情感,但是唐时期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要数唐明皇梦游月宫,听得一曲霓裳羽衣。

宋时期确定了真正意义上的中秋节,而且出现了月饼的雏形,上至宫廷,下至平民百姓,在中秋节这一天都会吃月饼,赏月,举国上下充斥着欢乐浪漫的气息。

宋徽宗赵佶,除了他的皇帝身份以外,还是一位技艺精湛的画家、书法家,首创瘦金体,这样的能力自然不能浪费,于是《闰中秋月帖》应运而生,流传千年。

嫦娥奔月的神故事代表着那个时代人们想要探索月亮的愿望,但严格来讲,嫦娥和中秋节是没有一点关系的,但是沾了月亮的光,以至于现在人们说到中秋节,大多都会想到嫦娥。

在瓷器烧制领域,这种误解也得到体现。

乾隆皇帝算是所有皇帝中混得最好的,涉及到他的话题也是自带热度,这位没什么文化还要卖弄的皇帝写了几万首诗,从统计学角度来讲,玉兔月宫自然不能幸免:伊古谁曾来月窟,纷传玉兔与银蟾。

中秋的历史也是我国的一部文化史,书法、瓷器、绘画、制造等等,涉及各个领域,观一粟而知沧海,可见我国古代文化称得上异彩纷呈。而今虽然我们已经看到月的本质,但那种刻在骨子里的感情是怎么都无法改变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