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警惕 《论语》里孔子提到的诚信之道(这6个字 不懂生活将乱套)

句子大全 2018-06-15 18:48:56
相关推荐

孔子认为:正直诚信的人,才能在社会上安身立命,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才能在得到众多人的信任和帮助。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诚信,那社会将会变得十分混乱。

那么衡量一个人是否有诚信的标准是什么?面对外界各种形形色色的诱惑,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够坚守诚信。

面对社会上诚信的缺失,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众所周知,诚信是我们做人基本准则,是儒家经典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我们人类健康人格的提现。只要我们每个人从小做到以诚待人,言而有信,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因此,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中,诚信二字,也一直被世人广为热爱。但是在事实呢,在社会里还是有很多背信弃义,甚至诈骗的案例发生。

难道,讲究诚信的价值,已经不重要了吗?

诚信是中国儒家孔子思想里面最核心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孔子曾经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说一个人要是没有信誉的话,那真的不知道他在社会有什么用处。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孔子说一个人要想坦坦荡荡,规避风险高的走下去,凭的是一个人的正直,用正直去安身立命,这个人理所应当走得远。

但是,总有一些不正直,不守信用的人,在社会上耍耍小聪明,小智慧,投机取巧的那些人,你看那些人也能活下来,孔子对这种人解释说,他们是侥幸逃脱了他们应该遇上的灾难,才导致现在磕磕碰碰的活下来了,所以人凭着正直的风气去走,会规避掉很多灾难风险。

谁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之路可以走得坦然,宽广,可以顺利的走很远。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公民社会,我们这个社会中,信誉对我们来讲,就是一张无形的通行证。

也许信誉并不会写在档案里,但是,信誉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口碑,社会也在不断的更新着制度,但是人性中,一定有一些不变应万变的核心价值传承下来,这才是在我们心里头萌生信誉的种子。

诚信不光是一种道德经典,也作为普遍的民生信仰,

每一年的春节,中央电视台都会推出一档大型节目,叫《感动中国》,其中不乏一些普普通通,最草根阶层的普通人的故事,其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江西的一个小山村,故事主人公叫王云林,在2007年的时候,村子里发生了一场山火,他在帮助村民救火的时候牺牲了,结果他走了之后,身后扔下了一笔糊涂账,他生前曾经借过别人的钱,没有还债,之后他的老婆在村子里贴了一张告示,说:他丈夫生前在村子里口碑很好,但是因为欠债的事情,一直心不能安。我不希望他走的心里头不踏实,所以我想把债务换上。但是没有账单,怎么办呢?就让村民自己自觉把欠债金额,告诉我,我来还债。之后的一个月,前前后后加起来超过5万元的债务,而4万元没有凭据,但是她都认了。她说他替丈夫一点一点的还了这些良心债。这个故事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债务有凭,良心无价。

回首文化名著,比如《三国演义》,包括三国里面一些真实的人和故事,也都是给予诚信道德立足的角色本身,曹魏和刘蜀之间也是如此,东吴也是一样。它反映了什么呢,反映的是在中国民间的信仰中,可以把诚信看作是品评人物最基本的出发点。

诚信,一直是一种默契,人品的高下,诚信是一块试金石。

诚信不一定是为了社会的付出,不一定是高尚的道德礼仪,其实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做到,不仅仅是立于社会,也能安顿自我。

一个人,心有诚意,口则比有信语,口有信语,身则必有慎行。但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谦谦君子,虽然人与人之间,相互承诺,但是谁能够确认所说的话,都能够兑现呢?

所以,孔子有这样的感叹,我能看到持之以恒的人,就很不错了,所以孔子又提出了更简单的标准,就是能够守恒,一个人能够让自己有恒常之心,不轻易改变,这一点做到了,既是对自己的诚意,也是对别人的信誉。

如果这一点做到的话,人就常常陷入迷惑,人就总会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缺乏自我评估。

一个人的心如何才能保证恒长的判断,既不是妄自尊大,也不轻易妄自菲薄,能做到恒长,孔子说就已经不容易了,别指望见着谁都是圣人,善人。

所以守信,不一定更要做到多高的标准。从一个最近本的出发点,完成最自己的内心一份诚意的建立。

诚信诚信,诚而有信,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关于《论语》里面关于诚信的建设,只要我们每个人就将就诚信,诚信做人,诚信从商,诚信做官,这个社会就一定更和谐。

大家关于诚信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