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水文化漫谈——解读老子名句“上善若水”

句子大全 2014-04-07 23:15:31
相关推荐

我是书法爱好者,也是中国书法的弘扬者、传播者。有很多朋友提出要我书写其喜欢的诗词或名句,而要求我写得最多的就是老子的这句“上善若水”,有时对方不解其深意,会请我来做个解释。

我先讲一件事,据《光明日报》报道,2015 年 9 月 8 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赠送给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一件生日礼物——潘基文亲手用中国书法书写的四个汉字“上善若水”,这是选自老子《道德经》中的名句。韩国和日本的很多政界人物都长于书法,有的还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奥巴马看到这个礼物后非常高兴。虽然他不懂中文,但他也非常喜欢中国的书法艺术。潘基文用英文详细地解释了这个名句的丰富内涵,奥巴马听后对汉字所蕴藏的信息容量惊叹不已,仅仅四个字,竟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活哲理。

“上善若水”,用白话说就是“最高尚的善德,如水一般”。水之“善”,可以归纳为水的十大美德,下文逐一述之。

一、水具有最高尚的善良美德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们往往崇拜那些雄伟的高山,认为高大雄伟的崇山峻岭非常壮观。然而,中国古代最有智慧的哲学家老子却独独崇尚水。他在《道德经》第八章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乎道。”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莫过于水。因为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争,但却往往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低洼沟渠之地,所以水才是最接近于自然的道德标准。因此,我们若想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就应效法水的这种“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水的这种甘居低处的谦虚退让品格。

二、水是生命之源,人类文明之母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假如地球上没有水,那么就会像月球一样没有任何生物,更没有树林、绿草和鲜花,当然也不会有人类。地球上的人类也是逐水而迁、傍水而居。一个地方如果没有水,就会显得死气沉沉;一座山如果没有水,就会失去几分灵气。反之,只要有了泉溪江海,就会出现蓬勃的生机。

水不仅是一切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文明之母。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发祥于江河之滨,古巴比伦文明发祥于西亚地区的两河(今天伊拉克境内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古埃及文明发祥于尼罗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发祥于恒河流域;而我们的中华文明(也称华夏文明)则发祥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因此中国人自古至今都称黄河、长江为“母亲河”。

三、水是智者的灵魂

水,深含着一种智慧和灵活性。孔子在《论语 雍也篇》中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句话几乎妇孺皆知,但智者为何乐水?世人多不能详知。宋代理学家朱熹曾对此解释说:“智者达于事而周游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也。”也就是说,智者为人处世能通达圆润,与水性相似,有深度且流动不滞,有灵活机动的特性,不固守于陈规旧律,能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智者也往往寄意于水的深邃沉着的灵性理念,也含有水波般浪漫的情怀。

四、水具有谦虚包容的胸怀

水,源于高山积雪的融化,然后不舍涓涓细流,或循山谷而下,渐成流泉溪水;或绕过原野,或穿过都市,经过百转千回,汇纳百川,形成江河,最终流入大海。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水的那种团结包容、涵括并蓄的精神,可以感受到水之虚怀若谷的宽广胸襟,正如清末林则徐所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五、水有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

水广纳百川,然后激流勇进,以排山倒海之势勇往直前,遇礁石而绕行,遇悬崖则飞流直下,形成惊天动地的雄壮瀑布。它不畏任何险阻而流奔大海,从中我们看到了水的勇敢与强大。

六、水有坚韧执着的顽强毅力

水,有着无穷的力量和坚韧执着的顽强毅力。正如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八章中所说:“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意思是,天下最柔弱的没有超过水的,但水能以柔弱的身体攻克最坚强的力量,它可溶蚀金属,也可击穿顽石,所谓以柔克刚,从中可见水的坚韧与执着。

七、水有勤奋、诚信之德

水之川流不息,不舍昼夜,如行星之“天行健自强不息”,从中可知水之勤奋。水也有信,江河有汛期,海洋有潮汐,这是永恒不变的规律,从不违反自然之道,从中可知水的诚信。

八、水有清明、公平之德

雨可驱散天空阴霾,使天空明净无尘;水可冲洗一切污尘浊物,也可洗净人身的污秽,净化人的灵魂。有道是:“胸有秋水不染尘。”水静则平,水净则明,故有“水平”之语。人们常把水当作公平、廉洁的象征,为官若像水那样公正廉洁,则可杜绝官场腐败。

九、水有灵动、超然之德

自然界的云、雨、雪、雹、霜、露等,均是水的化身、水的灵魂。水变化无穷,既可蒸发而变为大气升腾九霄,又可化气为云飞滚于宇宙天空,云又可变为雨雪降落于大地。如果说云和雪是水魂的舞蹈,那么雨和雹则是水魂的吟唱。

水,千姿百态,变化多端,但它时刻在观照着人间之事,按季节而行事。朱熹在《观书有感》诗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成语则有“流水不腐”,这些均说明水之灵动与超然的品性。

十、水所赋予的哲理名言

1. 逝者如斯夫。(孔子语,意为要珍惜宝贵的时间)

2.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意为不贪、知足)

3.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语出《吕氏春秋》,意为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被侵蚀)

4. 水滴石穿。(意为柔能克刚)

5.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朝魏征语,把水的力量比作强大的民众)

6.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形容水之宽容和兼收并蓄)

7. 江湖从来迎清泉,大海终须纳细流。

8. 水静则清,人静则明。

9. 山无常势,水无常形。(意为客观事物会不断变化)

10. 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

水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一部中国文学史如缺了水,则诗文会失去光色。(文 / 常敬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