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语文阅读理解中如何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教你两招制胜)

句子大全 2019-06-10 05:05:19
相关推荐

景物描写,是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等描写。它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如七年级上册课文《秋天的怀念》中多次描写景物,其中“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地飘落”一句,衬托了作者悲凉的心境;文章最后对菊花的细致描写也寄托了作者浓浓的感情。

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对分析景物描写作用的考查十分频繁,这类试题在试卷中常见的出题方式有:

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描写方法为景物描写)简要说出某一处或者某几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这类题如何来作答呢?记住下面的两个步骤,掌握4个“作用”,保你下笔如有神。

首先,要明确是哪儿类景物描写。

其次,结合语境指出景物描写的作用。

常见的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者提供人物活动的典型场景,有时也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2)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景物描写有时可以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

(3)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做铺垫。如《秋天的怀念》中,“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地飘落”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我”悲凉的心境,同时也为后文写母亲“挡在窗前”做了铺垫。

(4)借景抒情,寄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如《秋天的怀念》最后一段对菊花的细致描写也寄托了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之情。

题型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答题技巧尽在其中,请根据文章具体内容灵活运用上面的答题“套路”,如有帮助,可关注点赞分享。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