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龙应台出来干活:说加油都被喷“心灵贫瘠” 可以文青(请别伪善)

句子大全 2020-05-11 13:14:35
相关推荐

龙应台,华人世界著名作家、文化人。最近虽然一直在台湾乡下隐居,但却因台湾疫情的形式,不断被众多网友召唤。

原因是当初我们这边发生疫情之际,大家共克时艰,万众一心为武汉加油打气的时候,竟然被这位文青鼻祖嗤之以鼻,对我们朴素的打气方式,一万种看不上。甚至直接说我们是“集体心灵的贫瘠、粗糙和粗暴”。

而现在对岸疫情严重,岛上代表性建筑圆山饭店打出“加油”字样,不由让广大网友想起了此时正生活在岛上的龙女士。同时也印证了那句网梗,近年流行快速打脸,凡装过必被打之。

隐居的龙女士虽然没对加油的说法,有所回应,但还是对对岸的疫情发表了一些看法,内容仍然是文青的废话连篇,空洞的毫无意义。

龙应台的文字擅长绵密的铺排,习惯以小见大,动之以情,其对情绪酝酿的分寸把握极为纯熟,而且总习惯条件反射般升华归因到某些看似绝对正确的普世原则上。

如果仅仅如此,成为单纯且理性主义的文青偶像也未尝不是好事。

但可怕的是,只有文青的格局和视野,却自以为看透了这个现实社会的世间百态,以狭隘的视角,单薄的生活阅历,和有倾向性的素材截取,来印证生活中的各个角度。一致的则赞美之,不一致的就夹带私货、夹枪带棒。

在她的文字或演讲中,充斥着各种武断偏激、自以为是的走私观点,尽管都努力隐藏在某些或华丽或温暖的文字之下,但里面浓浓地压不住的厚此薄彼的意味,隔着纸张和屏幕都能感受的到。李敖先生形容她的文章是“用漂亮的纸包臭鸡蛋”,可谓精辟独到。

在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在一定时期内出现过跟不上广大群众实际需求的现象。当时,因为暴雨天气,街面道路淹水的现象,时见报端。

而就在这一时期,住在对面岛上的龙应台推出了《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一文。甚至一度成为文青后辈反复引用转载的经典。

在文中,龙应台用惯有的文青笔调,把下水道当成了一个国家是否进步,一个城市是否有良心的重要标志。还不辞笔墨,讴歌了罗马人2500年前修建的下水道。这篇文章几乎成了后面“青岛德国下水道”这种无脑吹捧文的经典样本和养分源泉。

如果说龙应台作为文青教主,太偏重感性,不懂得任何国家任何城市的街道都有可能因大雨或洪水而被淹没,这和所谓的良心并无关系,只和城市街道设计的下水管道承载量有关。

但在西方国家长期生活过的她,难道不知道欧美国家的城市也经常淹水?为什么独独在我们出现淹水的时候,这种貌似文青,实则别有用意的阴阳怪气之文,会不约而至?

前段时间,台湾地区遭遇豪雨,造成路面严重积水,很多网友又想起了她的下水道名篇,纷纷呼吁龙应台发表一下感想。但身在台湾的龙应台女士却视而不见,八风不动。

“我不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是龙应台的另一经典名篇。

2015年龙应台在北大演讲,发出惊人一问:谁在乎 “ 大国崛起 ” ?至少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刚才我所说的文明刻度…请不要跟我谈 “ 大国崛起 ”,请不要跟我谈 “ 血浓于水”。

这些貌似没毛病的光鲜话语,实际却隐藏着严重的问题,龙女士一开始就把大国崛起和小民尊严对立起来,上来就让不明就里的读者或听众二选一。这不是陷阱吗?

背后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深刻的偏见。大国崛起四个字不是重点,对小民尊严四个字,傲慢地质疑和武断地否定,才是她骨子里最真实的声音。

这种看似文字博人眼球,实则毫无意义的语言,早在叙利亚、乌克兰、巴勒斯坦的炮火中,在弱小国家和地区,人们乞求疫苗,渴望医治而不可得的惨像中,被反复打脸,彻底破产。根本不值一驳。

当然,龙女士最经典的翻车场面还是在港大,被“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包围的时候。本来是一场谈论音乐和时代的演讲,龙女士却不断夹带私货,借音乐之名,对两岸一拉一踩,其格局和用心,明眼人都看在眼里,没想到却掉进了自己挖的坑里,成了龙女士最经典的、最不容错过的尴尬翻车名场面。

凡走过必留痕迹,凡打脸必有缘由,这个时代矫情的文字和鸡汤已不新鲜,人间自有事实来说服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