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曙光第二小学带你一起(跟着成语游邯郸)

句子大全 2019-12-20 22:29:39
相关推荐

说到邯郸,必须得了解这一座古老的名城。邯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8000年前孕育出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开始,经多元融合、千年沉淀,已然将文化融入了血脉,而在光芒璀璨的邯郸文脉之中,成语典故文化的存在尤为亮眼。

为能感受千年古城文化,就不得不说到成语了,必须得来“中国成语之乡”的邯郸。据专家统计,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共有1000多条!随便说几个:三寸之舌、价值连城、天经地义、黄粱美梦、破釜沉舟、毛遂自荐、背水一战、负荆请罪……

曙光第二小学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传统经典文化,曙光第二小学推出【成语典故,薪火相传】系列活动,并制定了跟着成语游邯郸系列校本课程,将教育理念与地方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在一起,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向学生们讲授和宣传古典文化知识,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推崇。

本周我们分享和学习成语——

成语典故

邯郸学步—源自于《庄子.秋水》。燕国寿陵的一个少年慕名来赵国都城学习邯郸人民优美的走路姿势。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一一 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 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一到邯郸 ,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结果不仅没学会邯郸人的步法,反而忘记了以前的走法,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回了寿陵。

国学成语少年行

“虎啸龙吟凌云志,鲜衣怒马少年时”。为了让我们学生少年们更加有趣的理解“邯郸学步”这个成语,曙光第二小学一年级七班的卢亚鑫同学用自己的方式对这个典故进行了演绎,在轻松的氛围中鼓励当下少年一代,传递国学、传扬经典,在故事中聆听千年风华。

为了更好的传递国学知识,他还制作了一张图文并茂的手抄报,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中国成语,感受邯郸古城文化的魅力。

真好!正值风华的少年们正在用自己的态度传递中国文化力量,让我们为这样的少年点赞吧!

穿过历史 吃透成语

小成语大道理

邯郸学步——学步:学走路。比喻生般硬套,一味机械摹仿别人,不仅学无成就,学不到本事,而且失掉固有的技能

(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趣学活用

好了,“邯郸学步”这个成语典故已经听完了,那我们怎么运用这个成语呢?

学步桥是古城邯郸十大景观之一,是邯郸宝贵的历史遗产,特别是“邯郸学步”这个典故,更是家喻户晓。

小米总爱邯郸学步,看到别人报兴趣班也缠着爸爸妈妈给自己报,一下学钢琴,一下学围棋。结果,学到最后什么都只会一半,最后什么也没学会。

成语印象

与时光相约——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邯郸学步”的认识和运用不仅仅体现在传统的形式上;而是加入时代元素,在文创方面做出了符合现代审美的创新和制作。

跟着成语游邯郸走到哪儿都有故事

走在邯郸古老的街道上

每一块青石板都仿佛承载着一个故事

也许你不经意间走到一座桥上

看似平凡却不知道它就是千年以前

燕人就是在此学习邯郸人优美的步伐走姿

从此邯郸学步

成为夫子教育学子的故事

探寻学步桥

不是为了学步来看桥

不是为了看桥来学步

更多的是为了尽量的靠近那段历史

嗅一嗅三千年前的味道……

古老的学步桥位于邯郸市区北关街,横跨沁河之上,原为木桥结构,常遭水冲,明代万历45年,邯郸知县王日善主持修建改为拱券型石桥,并取名学步桥。

位于学步桥北堍东侧的“学步桥”石碑

现存石桥为解放后重建,已非过去学步桥之真面目,为邯郸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学步桥南堍东侧的“邯郸市文物保护单位学步桥”石碑

学步桥为三孔石拱桥,大孔券两侧有四个小拱券,桥长35米宽8.3米,通高4米。桥拱中心处雕有向下俯视的龙头。桥面两侧有石栏杆,各有石柱多根,柱上雕刻石狮、石猴等兽形,形态各异,制作精巧,造形美观,具有民族传统风格,为一处重要的古代建筑。

站在桥上看沁水缓缓东去

如今的沁水两边是小游园

青年园以火炬雕塑为先导

巨大的书籍上嵌有"知识就是力量"六个大字

野趣味园的树木丛生

先后排列着十二属相的大型石雕

神态各异妙趣横生

广场北侧有一座古朴典雅的石牌坊。上书“袨服新市” 字面意思是漂亮的衣服繁华的城市意思。就是说邯郸人民安居乐业,生活美满,天下太平,形势一片大好。有内外两幅对联:

外边的短联是:

“庄周秋水非闲话;太白高歌有古风”

里边的长联是:

“春满长街昂首过桥思学步;

明月小巷同心报国鉴回车”

牌坊背面上边写着“古城迎瑞”,两边有两副对联。

外边的一副短联是:

“磁山肇史七千载;北苑拱桥五百年”

里边的一副长联是:

“紫山西峙名都十里留佳景;

沁水东流韵事千秋有此桥”

学步桥的南北两头的河堤上,是以成语为主要内涵的学步桥广场,“邯郸学步”石雕就位于其中。

广场绿化带边的围栏被做成了一个个圆柱,每个柱头上刻着一副体现邯郸古代历史遗迹的图像,体现了中国北方燕赵文化豪迈粗犷和悲壮的底蕴。北齐石窟艺术的代表“响堂石窟”、体现邺城三台的“铜雀春深”,还有“兰陵阵曲”、“二祖悟禅”、“太极中兴”、“王朗遗迹”等等。

广场内设置前倨后恭、曹冲称象、鹬蚌相争等各种成语塑像。

最漂亮的当数一块镌刻着各地书法家书写的关于邯郸成语的巨石,这些成语几乎完整地描绘出了邯郸的古代历史,蕴含了古代邯郸的很多寓言、轶事。

随着沁河上新建桥梁的增多,学步桥在沟通古城南北交通上的功能逐步降低,然而它已经不单单是座桥了。桥侧那两位婀娜的身影,步履优雅的足迹,连同燕国青年正用四肢努力匍匐向前的形象,不经意间,让邯郸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地域版图的一颗璀璨明珠。

学步桥,古老的桥,迷人的古文化,古城的骄傲。我在邯郸学步桥等你来走进古城邯郸山水间,感受古城邯郸历经岁月洗礼的魅力。

我等你,邯郸学步桥见!

邯郸,不同于北上广的繁华,不同于江南苏杭的秀美,它更代表了安逸的时光、休闲的态度。千百年来,古城宛如她城中心的赵武灵王丛台一样,走过繁华也历经沧桑,带着晚霞一般的温情,将岁月编织成一曲清幽的小调,不争抢、不宣告也不怕遗忘。

图文:邯郸市曙光第二小学

编辑:尹啸龙

校对:刘瑶

审核:姜延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