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全国文明城市如何创建(这些城市分享经验)

句子大全 2008-01-20 06:32:33
相关推荐

本周,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第二期培训班在成都举办。所有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均参加了这次培训。10月19日的培训班开班仪式上,成都市、青岛市、兰州市、台州市、萍乡市、武汉市交流发言,分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经验。

2003年启动的全国文明城市评比表彰活动迄今已经六届,并逐渐成为中国“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城市综合类评比。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评比迎来一次重要升级。在我国全面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之际,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周期将选取部分有较强示范引领作用的全国文明城市,先行开展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试点工作。由此,“首届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评选拉开序幕。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如何更好地顺应人民群众的期待?这些城市的经验给出了示范。

▲成都“学习强国”主题街区 资料图

举旗定向,铸造城市的文明之魂

作为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全国文明城市是最具有价值的城市品牌,也是彰显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以党的创新理论坚定信仰、凝心聚魂,以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文明城市创建,才能确保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定盘星,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发展。

与会代表交流的经验中,成都、武汉、台州等城市聚焦于举旗定向、铸魂强基,既深刻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又挖掘城市独特的优势资源,铸就城市内在之魂,凝聚城市自信的向心力。

成都坚持举旗定向、立心培元,铸造公园城市文明之魂。这里有全国首个学习强国主题街区,让新思想飞入百姓家,也有“理响成都”等基层“七进”宣讲品牌,让新思想传进基层单位。“成都战役纪念馆”等11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努力餐》等红色文艺精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理想信念之光照亮市民心灵。今年9月,成都提出,在连续五届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良好基础上,再接再厉、乘势而为,全力以赴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快闪舞剧《努力餐》片段 资料图

武汉是充满红色记忆的热土,是全国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六个城市之一,拥有五大会址、八七会址、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等红色遗存145处。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武汉坚持培根铸魂,赓续传承文明城市红色基因。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武汉运用红色资源讲好革命故事,组织吸引300多万人参观红色场馆,推出6条经典红色旅游线路。经历疫情的武汉,将“英雄城市”的故事在城市传唱。通过举办抗疫主题展览,做好抗疫大思政课文章。

65年前,467名青年志愿者响应团中央号召登上大陈岛垦荒,铸就“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这是台州的城市精神,也是文明城市创建所构筑的精神内核。

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内的城市,台州推动物质和精神“齐富”,“仓廪实而知礼节”。活跃的民营经济带动了老百姓增收致富,也让台州的基尼系数、城乡极差、区域极差等核心指标的均衡水平保持了全国领先。全市490万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都建立了个人信用“和合分”,运用“和合码”等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激活台州人血脉中向上向善向美的因子。

▲成都高新区乐华路运动公园

创建为民,夯实城市的文明之本

创建为民,创建惠民。

文明城市的创建是手段,其目的是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发展品质的高水平改善,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高效能提升。会上指出,要把文明城市创建与城市的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融入城市建设和管理制度,以文明城市创建推动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市民生活的改善是文明城市创建的落脚点,萍乡和成都等城市分享了如何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经验。

萍乡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工程”,作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工程”,作为营造最优营商环境和最美城市形象的“品牌工程”,百年煤城从面子到里子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萍乡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为标准,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持续开展60多项专项整治行动,切实解决城市管理的难点和痛点。

成都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价值取向,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聚焦聚力补齐设施短板,实施老旧城区改造等“五大行动”,累计完成城中村改造3.7万户、老旧城区改造项目697个。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新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3691处。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项目3699个,新增学位15.8万个,新晋三甲医院12家,入选全国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

▲近日开院的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

“成都市注重发动市民群众积极参加创建活动,基层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度、满意度比较高。”会上,成都的创建经验受到肯定。

只有充分调动群众自觉自愿参与的主动性,文明城市的创建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兰州市树立“为民、惠民、靠民”的创建理念,营造“全民知晓、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创建氛围,提升城市温度,升化人文关怀。青岛成立全国首家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学院,推动5000多个文明实践中心全域覆盖,“邻居节”等创新经验从青岛走向全国,167万志愿者群体托起“爱心青岛”品牌,无数平凡的“青岛好人”温暖感动人心。

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编辑 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