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如果还记得“小车不倒只管推”这句名言(那你也快老了)

句子大全 2018-12-19 13:48:18
相关推荐

·

双轮车的回忆

(散文)

·

1969年7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产主义战士——记共产党员杨水才同志的光辉事迹”的文章。同月31日《人民日报》又以“为人民鞠躬尽瘁”为题,发表评论员文章,高度赞扬杨水才同志。当年全国掀起学习杨水才的热潮,杨水才的“小车不倒只管推”,更是成了广为流传的名言。

杨水才身患肾结石、胃溃疡、肺结核等多种疾病,曾因在酷暑下嫁接树木而昏倒在苗圃里,但他一直带病坚持工作。疾病的折磨,工作的劳累,使他身体渐渐消瘦,晕倒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同志们劝他休息,他说“小车不倒只管推”。1966年12月4日,杨水才开会、劳动、调查、座谈……忙了整整18个小时,由于劳累过度,第二天病逝于苗圃的一间小屋里。

那时候,我也就刚满十岁。也就在那个时候,我跟父亲去拉车、推车了。起初是独轮车,父亲两手握着车把,肩上背着一根皮带,皮带两头拴在把手上。那时候主要是运粮包,运到山塆里的一个粮食仓库,叫上仓库。父亲和村里的一些农民,把粮包从下仓库拉到上仓库。那条路很窄很陡,父亲弓着腰,咬着牙拼命推。我用绳子在前面拉。其实那绳子很多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绷直,但父亲回家就跟母亲说:“儿子在前面一拉,我感觉真的轻多了。”所以,有时候我想到父亲的表扬,也会使出吃奶的力气拉。

从上仓库下来的时候是空车,父亲就让我坐在独轮车上。能够坐车是多么高兴的事情啊。独轮车载着我,车不容易控制平衡,父亲就搬来一块大石头放在独轮车的另一边。我双手转动着根本不存在的方向盘,享受着乘车和开车的快乐。

独轮车装的货实在太少了,于是父母亲去借钱办起了双轮车。拉车的生意也好起来了,较远的是拉到竹溪和双溪,一般是把区供销社的商品,送到公社里的供销社去。因为路程远,回到家往往是很晚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更要命的是,食品箱里糕干、饼干的香气一阵阵透出来,让人馋得直流口水。

为了早一点赶回家吃饭,大家就“放飞车”。“放飞车”就是在较长的下坡路,两辆双轮车首尾相连,一个人两手把握前面一辆掌控方向,另外一人拿着一根柱在地上摩擦,以此来减缓速度或者刹车。两个拉车的大人和两个推车的孩子一共四个人,坐在后面的双轮车上,真是车轮滚滚,风驰电掣,好不刺激。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特别是转弯的地方,很容易翻车。好在父亲是个小心谨慎的人,幸运地没出过意外。

拉车的生意不是经常有的,父亲就把一车车柴拉到山外平原地区去卖。一车柴虽然不值多少钱,但比生产队里挣工分要强得多。山外的人人最稀罕的是我们山里人的毛竹,但毛竹是不能随便往外拉的。我们就曾经想把一双轮车的毛竹拉出去卖,结果被拦了下来。

父亲说:“农民只有老老实实像牛一样耕田,像驴一样拉车的。”所以,那时有拉车的活,总是来者不拒。特别是采购商店,他们收到的破铜烂铁、旧布废纸比较多,要从各公社的收购站拉到区采购商店。父亲全然不顾身体的劳累,不顾自己的腰有伤。他的身子躬着,上身几乎要贴着地面了,路面铺着的碎石子随时可能打滑,父亲把脚抵在凸出路面的小石块上,头上流着大颗大颗的汗珠,额上的青筋一条条突起……

有一次,去竹溪供销社拉毛竹壳。毛竹壳用打包机捆起来的,一包就有双轮车那么大。一辆双轮车装十几包,双轮车高得像现在的汽车那么高。双轮车一出竹溪村就翻了,包装带断了,毛竹壳散开来,堵塞了马路……我看着高高的“毛竹壳山”,感觉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以后我们别拉车了!”

父亲不吭声,默默地把车上的包卸下来,然后把散了的毛竹壳一车车运回打包的地方……

到后来,村里出现了拖拉机、小三卡,双轮车的生意被打倒了。本来父亲可以轻松一些了,但他还是念念不忘他的双轮车,那双轮车也不闲着。村里人造房子挖地基、到石宕里拉石头,还得靠双轮车拉。这些都是给私人干的活,父亲是个实在人,拉一车土非堆得冒尖不可,还得拿锹拍拍实。拉石头只要轮子滚得动,能装就装。所以这辈子,父亲的腰不知道被扭伤多少回了。

当然,双轮车最大的用处还是拉肥料,拉稻谷,拉稻草,拉柴……

我不会把父亲与杨水才这样的英雄人物相提并论。说句实话,父亲没有文化,连一张入党申请书都写不起来。但他确确实实是以一个普通农民的姿态,一辈子履行着“小车不倒只管推”这句名言。

父亲一年年老下去了,他也拉不动双轮车了,就把双轮车竖起来靠着墙。那双轮车靠在墙上好多年,好多年不曾处理掉。我们都知道,父亲拉了一辈子车,对车子有了感情。看着双轮车的车架,他的心里有一种慰藉,有一种充实感,更是有一种美好的回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