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解说中国酒文化之五《酒宴上的礼节》

句子大全 2016-02-11 14:02:57
相关推荐

《大风歌》

<汉·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诗歌是刘邦在平定黥布叛乱后,于回京途中,转道古巷沛县时设宴,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席间,高祖亲自击筑(琴的一种)唱起此歌,随意起舞。这首诗歌表现了刘邦得天下,归故里宴请时的沾沾自喜之情。

伊泽原酒解说中国酒文化之五(连载)——酒宴上的礼节

一、酒宴礼节

酒与礼的密不可分是中国酒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古代饮酒,与封建礼仪紧密联系,形成许多酒礼。

据文献记载,汉代嗜酒之风甚炽。高祖(刘邦)初定天下,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也,说上曰:“……臣愿征鲁诸生,与臣诸弟子共起朝仪。”

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十月。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哗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黄帝之贵也。”

由此可见,在汉代酒宴上,不仅各人的进出次序、坐位方向、膳馔种类、摆宴方法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就连谁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都有规定。这一切无非是为了体现尊卑、长幼、身份等级的不同。

汉代在饮酒过程中,人们一般是跪坐以臀压足,因此两膝外向。如果致敬于人,则上身置立,膝盖着席,叫做膝席。如果别人为己酌酒,则应该避席伏,以示恭敬。而且,由于汉代酒的度数普遍低,故饮酒一饮须饮一杯,不饮尽则要受罚。

《汉书·叙传》载:赵、李诸侍中,皆饮满举白。孟康云:‘举白者,见验饮酒尽不也,即今日饮酒,倒杯示人,以见其尽也。"

师古曰:‘一说白者罚爵之名也,饮有不尽者,则以此杯罚之。’

同时,汉代正月饮酒次序上与今天亦大不相同。

《荆楚岁时记》载:“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凡饮酒次第,从小起。”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讲到:“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

这与我们今天的敬酒次序截然相反。

成都一带出土的汉代画像砖“宴饮”图中,宾主座次有序,举止有度,情感融通,充分反映出汉代饮酒非常讲究礼仪和礼节。

二、行酒令与劝酒

酒令起初,酒令是筵席上助兴取乐的一种饮酒游戏。古代的王侯将相、豪门贵族、文人学士可以行“雅令”、“筹令”;布衣平民、下里巴人则可捋袖伸拳,猜拳取乐。

中国酒令历史悠久,相传是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所作。汉代饮酒行令在士大夫中亦比较流行。根据《后汉书·贾逵传》记述,东汉贾逵曾写过《酒令》一文,这是酒令一词第一次见于史书。可见当时酒令已在社会上流行。

汉代酒令奠定了中国酒令的雏形,具备了酒令的两大基本特征。

其一,酒令既然是“饮酒之令”,必然和军令有一定联系,带有一定的军令色彩。汉代酒令已初步具备这一特点。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吕后专权,刘氏子弟大为愤怒。有一天,吕后在宫中大宴宗室,并令刘邦的孙子刘章监酒。刘章说:“臣是将种,请以军法行酒!”饮酒饮到高潮时,吕后子弟中有一人酒醉逃席,刘章追而杀之,然后回报吕后说:“有一人逃席,臣已按军法处斩!”吕后及诸吕大惊失色。因曾同意刘章以军法行酒,也无可奈何。

这一故事说明了军法被引入宴席上行酒的过程。后世的酒令均效仿了这一特点,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其二,酒令大都比较雅趣,知识面很广。上至天文地理,下至文人轶事,无所不涉,娱乐色彩很浓。据《汉书》记载,公元前114年,汉武帝在刚建成的柏梁台上大宴群臣,饮酒中,汉武帝命令俸在二千石以上的大臣即席联句,这就是著名的“柏梁台诗”。后世酒令中各种形式的联句,即效仿而来。

三、酒令的种类

喝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传统的表现,又是他们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不但能增加酒宴上的乐趣,而且还能增加许多有益的知识。

所以随着人们饮酒的日益普遍,酒令也有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经历了二千多年至今任然深受人们的喜爱,发展至今种类颇多,伊泽原酒将持续把中国的酒文化挖掘出来,……

未完待续……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