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红山玉价值走高 仿制品尚能理解(工艺品充当文物欺世断不能忍)

句子大全 2007-07-06 20:14:43
相关推荐

70年代末以来,红山文化玉器已成为当前中国古玉研究上的一大热点。红山玉器价值日益提高,然而一些冒充红山玉器的伪制品也随之泛滥起来。因此红山玉器的真伪鉴别十分迫切。

对于红山玉器的真伪研究,孙守道曾在玉委会会刊《红山文化玉器鉴定与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文中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仿制,主要是按照实物或图片对真的玉器的形制、工艺特点加以仿制,仿制好的可以说是文物复制品,但要把此种复制品当“真品”以欺世,就得严加对待了。

举例来说 ,如仿制三星他拉出土的那种大玉龙,起码经我手鉴定的已有4件,其中最像的一件据传出自吉林白城地区,作旧工艺很高,从侧面看形象逼真,然从正面看破绽就露出来了。龙首上那飘扬飞举的刃片状长鬣,竟然成为披发状的鬣,很可能是作伪者未亲睹实物而只据彩色图版仿制的。

其余几件分别是从赤峰 、鞍山等地收来 ,尤其一件青黄色玉龙,形似三星他拉龙,但更粗拙,器身无皮,呈麻面,坑坑疤疤,似经火烧所致。当前的情况是,仿品大半来自辽西与内蒙古东部,有相当多的假红山玉器是从红山玉器出土地区流传出来的,而且有的就是在其出土分布区域内仿造的。固然有的仿制品几可乱真,但不会没有一点破绽可寻,如有的把玉器上本是加工留下的痕迹改为对称的纹饰,有的形似但不神似,有的加工技艺特点不对。

不过,反过来说,传世品中有的红山玉器仿制品,特别是那些罕见的、某种特定造型的逼真仿品,我们不能轻易否定其可能具有的研究价值,尤其当真品不复存在时,它也就变成“下真迹一等”的资料了,同样有保存收藏价值。所以,对仿制的假玉器还是要区别对待,不能一律排斥。

伪造,则是依据其所掌握的某些红山文化玉器的若干形制与固有特点臆造,拼成新的样式或品类,可以说是实不存在的新样伪品,如类似所谓红山文化的玉面具、各式玉人或所称玉女神者,这一类伪品在若干文图并茂的刊物上可以见到。

例如笔者曾见过一副玉面具,几与人脸一般大小,器表亦呈麻面,无任何受沁迹象,却看不出有什么红山文化的味道,显系伪造。

至于所谓红山文化玉人、玉人面等,姿势多样,面相各异,风格不一,都被认为是真品,令人难以相信。尤其一件发表在某刊物上被称为世上唯一玉女神者,与已知的红山文化人物相貌相去甚远,不伦不类,更难令人认同。

当然,经仔细辨认与考证,真的红山文化玉人还是会有的,如久藏伦敦剑桥大学菲兹威廉博物馆的一件玉人就完全有可能属于真品,只是尚未进行具体鉴定 。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