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论文荐读|消失的边界与重构的版图:彭兰老师的这篇论文真答题语料

句子大全 2016-07-01 23:22:32
相关推荐

「来源: |拖鞋哥新传考研 ID:XCKY01」

作者 | 咕咕

编辑 |小花

22级新传考研交流5群:146518408

22级拖鞋哥二战QQ交流群:952233546

今日推荐论文

《未来传媒生态:消失的边界与重构的版图》

(彭兰)

推荐理由

彭兰老师这篇论文的火爆度与重要性不言而喻。数字媒介的兴起不仅打破了传播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还重塑了用户的生活形态。物体、环境都是了解用户的重要的表征,本文的重要考点是“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生产结构的重构”,通过对本文的阅读,我们对媒介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都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内容梳理

整体解读

今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等技术,正在推动新一轮传媒业生态的重构。其中,用户平台、新闻生产系统、新闻分发平台及信息终端是生态变化的几个关键维度。

在用户平台方面,未来的用户平台将是人的社交平台、与人相关的物体平台以及与人相关的环境系统这三个系统互动形成的大平台。在新闻生产系统方面,多种基于新的传播机制的分发平台已对专业媒体渠道产生冲击,并形成新的格局,传播秩序的重建在未来也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挑战。在信息终端方面,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将为未来人们的信息消费带来全新的模式。所有这些也意味着传媒业原有边界的进一步消解,一个极大扩张的传媒业新版图将在新的角逐中形成。但在这样重构的生态中,专业价值与能力仍然需要坚守。

01

用户平台的重构

原文

(一)物体、环境:用户测量的新变量

迄今为止,当我们说到用户平台的时候,都是指向“人”,而未来媒介环境下,用户这个主体不再只简单对应着人的状态与活动。与人相关的各种智能物体、以及与人相关的环境,都成为描述与理解用户的重要变量。

1. 物体:提高人的“可量化度”与“可跟踪性”

2. 环境:用户场景的构成要素

无论是空间环境,还是社交氛围等社会环境,在未来都是可以量化的。空间环境状态的量化,同样依赖于相关的物体。地理位置、活动场景甚至气候与空气状态,都可以由特定空间内的智能物体进行监测。社会环境的分析,主要是对影响个体的社交关系、社会圈子、意见气候等的分析,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这些层面的量化分析,也在变得可行。虚拟环境是用户在新媒体平台中体验到的环境,是新媒体为用户提供内容和服务的基础。

解读

这部分彭兰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用户平台是如何重构的,首先在用户测量方面,物体、环境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变量,尤其是环境,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用户场景。用户场景的要素界定为四个方面:空间与环境、用户实时状态、用户生活惯性、社交氛围。在什么场景下应该给人们提供什么样的虚拟体验,也是未来新媒体产品设计的核心之一。

原文

(二)新用户平台的形成路径

未来的用户平台将是人的社交平台、与人相关的物体(如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汽车等)以及与人相关的环境(包括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这三个要素 (系统)互动形成的大平台,用户分析也将是对三类数据的协同分析。

当然,在这样的大平台系统中,人的社交平台仍是用户平台的核心,基于社交黏性的平台是可持续的。从社交平台向智能物体系统和环境系统扩张与兼容相对容易,也是新的用户平台形成的主要路径。但也不排除另外的可能性,如一些智能物体数据或环境数据的平台,以其创新性的服务获得用户黏性,再向社交平台扩展。或者是一些已经具有社交属性的服务类平台(如购物、地图、天气等), 整合智能物体和环境数据,形成一个综合性用户平台。

而无论是哪种扩张途径,对于传媒业来说,掌控用户平台,就意味着掌控未来。但是今天用户规模最大、黏性最强的用户平台,已经存在于传统媒体领地之外。未来这一趋势还可能进一步加剧。专业媒体在未来需要更多地依托第三方的用户平台来获得用户规模、进行用户分析、完成新闻的分发。

用户平台的扩张和用户分析的多维化,为精确化的用户服务提供了基础。传媒业所要提供的内容产品,将不只是公共化信息,针对局部甚至个体环境的定制化信息服务也将成为未来用户的普遍需求。

解读

这部分彭兰老师给我们介绍的是用户平台是如何重构的第二个方面:新用户平台的形成路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主流媒体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平台的重要性,把流量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必要性,开始自建属于自己的平台,如中央广电总台推出的央视频。

02

新闻生产系统的重构

原文

(一)机器、数据、“云”:未来新闻生产系统的新关键词

未来新闻生产系统,将进一步打破今天传媒业的新闻生产格局,其构成或许如下图所示。

1. 从人到机器:生产者的扩展

在未来新闻生产系统的各个环节,参与主体都不将仅是人,机器及万物都可能成为信息的采集者,而机器也可以完成信息的智能化加工。这意味着掌握着智能机器和传感数据的IT企业、物联网企业,也将成为新闻生产系统中的成员。

其中,机器写作将是一个重要趋势。机器写作得以实现的前提,是数据资源、数据思维以及数据工具在新闻生产中的普遍应用。

自2011年美国NarrativeScience公司的新闻写作软件出现以来,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在财经、体育等专业新闻领域开始机器化写作,国内腾讯的Dreamwriter、新华社的快笔小新、今日头条的Xiaomingbot等写作软件也开始了常规化运作。

根据腾讯财经提供的数据,2016年第1季度,Dreamwriter撰写的财经新闻为400篇,而第3季度已达到40000篇。

机器写作究竟是一个噱头,还是一次革命的开端?目前业界的判断也许不尽相同,但是,某些领域的机器写作(如常规性的公司业绩报道、一般体育比赛消息等)在未来或许会成为常态。当记者们被从这些机械性的写作中解放出来时,他们会有更多的时间、精力致力于深度报道或专业评论。这对媒体专业水准的提升未必不是好事。

机器写作是否只适合程式化的写作,同样也是媒体人所关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进展,特别是机器对自然语言理解能力技术的提高,也许会使得未来的机器写作像人的写作一样形成自己的风格,在某些领域完成个性化创作。

但在新闻写作中,机器更重要的作用,是与人进行协同工作。人机一体的写作体系或许是更主流的方向。机器帮助人进行选题的发现与判断,帮助人收集数据并完成那些程式化部分的写作,包括部分可视化呈现;而人则在技巧性的叙事、深度的解读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机器也可以帮助人分析以往类似报道的传播效果与主要受众,为写作与传播的优化提供依据。

除了新闻写作外,机器还会在其他环节与人合作完成新闻生产。机器的存在,会让人重新思考自身在新闻生产中的核心位置。

解读

这部分彭兰老师给我们重点介绍了机器写作的内容,当机器及万物都成为新闻生产主体时候,掌握着智能机器和传感数据的IT企业、物联网企业,也将成为新闻生产系统中的成员,但这些企业是否具备新闻媒体所具备的专业素养,生产出来的内容是否有足够的新闻性,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机器写作的运用领域,一般是在财经、体育等专业的领域使用。这种深度写作更能体现人的价值。像文中提到的新闻机器写作案例、未来新闻生产主流趋势都需要重点理解并记忆,这些都是考试的时候容易考到的内容。

原文

2. 用户数据、物联网数据:新闻资源的扩张

从信息资源角度看,除了传统媒体过去所依赖的信息外,用户数据、物联网数据将成为新闻生产的另外两类重要资源。用户数据包括用户主动生产的内容以及他们的行为数据等。用户数据对于新闻生产具有两重意义:其一,用户数据是反映社会情状的一种重要信息。其二,用户产生的各种数据是用户场景、需求分析的主要依据,是个性化信息生产与服务的基础。

物联网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将给未来传媒业带来一种全新的可能。物联网中的传感器,也将成为一种全新的信息采集手段。传感器在新闻生产系统中也扮演着两重角色:一方面,传感器可以作为新闻信息的采集手段,拓展人的能力。另一方面,传感器将带来一种新型的“反馈”机制,它将用户的反馈深入到了“生理”层面。脉搏、血压、大脑表层的兴奋度,这些过去只有医学意义的数据,在未来将成为信息传播效果的测量指标。

解读

彭兰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两种新闻资源的扩张,现阶段来看,传感器新闻已经不新鲜,传感器新闻就是新闻从业者利用传感器设备收集信息后撰写的新闻报道。大家可以拓展一下央视《数说命运共同体》专题、央视与百度合作的《据说春运》等案例。

原文

3. 从内部到“云端”:新闻信息处理系统的转移

今天的媒体,都主要在自己内部系统里处理新闻信息,形成文字稿件、音视频作品。而未来,这样的处理系统,将可能独立于媒体,出现在一些公共平台上。

2015年谷歌推出了新闻实验室计划,记者们可以通过它访问来自谷歌的所有应用程序和平台的数据,如谷歌地图、GoogleFusion Tables、谷歌地球、YouTube以及谷歌搜索,记者们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选题策划、稿件写作,并通过谷歌的渠道进行新闻发布。同时,它还面向自媒体开放。

这些新的工具与平台的出现,同样也是基于数据这样的新闻资源的价值扩张,这也意味着,掌握着数据资源、算法优势的技术公司,逐渐从新闻的分发向新闻生产的核心技术领地渗透。它们将逐步在新闻生产领域掌握话语权。

解读

彭兰老师说到的新闻实验室计划是需要我们认真体会的案例,借助案例来理解记忆新闻生产系统是怎样从内部到“云端”,从而了解互联网公司是怎样对传媒业进行降维打击的。

原文

(二)机器入侵时代人的价值

未来的专业媒体和媒体人的生存空间,取决于其对媒体职责与专业价值的认定与坚守。媒体的职责是尽可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社会。虽然机器与算法可以完成信息的整合、分发,但是,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判断、价值判断,仍主要取决于媒体人,在这方面,难度和工作量甚至会更大。算法虽然提高了信息整合与传播的效率,但算法中也时时存在陷阱。媒体人需要比常人更多地保持对算法的警惕,也需要比常人更敏锐地发现算法带来的风险与问题,特别是在算法的客观面目下的信息偏见与不均衡。

解读

这部分彭兰老师提出对技术过度崇拜的担忧,探讨了“机器入侵时代人的价值”的问题,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考点。算法时代,媒体人应该承担起什么样的责任?

原文

媒体不仅要帮助人们了解生存环境状态,还需要帮助人们理解这些状态意味着什么。机器与算法可以更多地描绘现实图景,但对现实图景的意义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人,尤其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媒体人。评论这样的意见性信息生产,也将是未来媒体工作的一个重点。

媒体也承担着社会整合的功能,它需要推动各种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而这未必是机器与算法可以实现的。媒体的社会监督功能的实现,更需要专业媒体人持之以恒的努力。人在机器不能到达的新闻现场和社会角落中的专业调查,仍是揭示真相的首要手段。人对真相的不懈追问,对正义的不懈追求,仍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但无论怎样,“人”与“机器”,并非是非此即彼的选择。人与机器,在未来更多的是协同的关系、共生的关系。人与机器的智慧的相互注入,是为了提升未来媒体的信息生产与服务水平。当然,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人对自身和机器价值的认识与应用能力。

解读

这部分是非常好的答题语料,机器入侵的时代,专业的媒体人的价值在哪里呢?彭兰老师给出了非常好的解答。这个也可以作为“新闻业会不会灭亡”的重要论据。彭兰老师认为,人不要过度使用、崇拜技术,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得技术更好地为人服务,专业媒体人是不能被取代的。

03

新闻分发平台的延展与生态重构

原文

(一) 新闻分发平台的延展

互联网进入大众传播领域以来,出现了很多新类型的新闻分发平台,每一种新平台的分发机制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并非为传统媒体所掌控。这也是整个传媒业生态发生深刻变革的一个关键路径。

1. 整合类平:多源聚合+人工分发

2. 搜索引擎:多源搜索+算法调度

3. 社会化媒体:人际网络+大众传播

4. 个性化推荐平台:个性分析+算法匹配

个性化算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人们在信息消费中付出的成本,但是它是以小灶的方式对用户进行填食,这可能会使人们产生消化疲劳与厌食。即使用户并不抗拒,个性化算法带来的“信息茧房”效应,也会使用户越来越失去对外界环境的全面感知,面对被信息茧房隔离的社会个体,社会整合将变得越来越难。因此,作为对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平衡,面向大众的常态化的公共化信息推送,仍然是必要的。

解读

大家要辩证地思考,只要运用得当,算法也可能成为刺破信息茧房的一种武器,彭兰老师另一篇论文《导致信息茧房的多重因素及“破茧”路径》具体有提到。

5. 视频和VR/AR平台:临场体验+社交传播

6. 服务类平台:生活场景+新闻推送

原文

(二)重构的生态与有待重建的传播秩序

新闻分发平台的延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新闻可以借助多种通道以不同方式流向用户。由于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和使用习惯的差异,多种分发渠道将长期并行,其中一些会相互融合。

这样的一个延展过程,也是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格局中地位不断下降的过程,包括传播媒体在内的专业媒体虽然仍然可以在内容生产上保持一定优势,但在内容分发方面,未必有足够的话语权,某些时候,它们甚至需要向分发平台的控制者让步。

内容生产与内容分发的分离更为明显,分发渠道与平台的话语权继续上升,这将是未来传媒生态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也意味着,新闻分发平台将对传播秩序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信息的质量、信息的均衡以及信息的自由流动,都与分发平台本身的传播机制与规则相关。

进一步我们要问,这些新的分发平台,能否让新媒体对现实社会的反映更为完整、真实?以往,专业媒体由于版面空间和播出时间等限制,只能通过自己的选择与判断用有限的容量来反映无限的社会现实,因而在媒体中营造出一个拟态社会。今天,当多元的生产者提供多样化的内容通过多样的渠道来传播时,我们是否就会获得一个比过去媒体的拟态社会更接近真实社会的信息环境?

虽然从理想状态来看,新媒体的确可能会使过去被媒体排除的某些内容进入到公共信息分发平台,进入公众的视野,这有助于信息环境的多样化,但是,无论是社会化媒体中的“鼠标投票”,还是机器的算法,都仍难免会造成一些信息被“遮蔽”。公众意志下形成的传播的“马太效应”,同样也容易造成信息环境的不平衡。各种新的新闻分发平台,同时也是企业的“产品”,这些产品的背后,都有着企业的利益和相关联的资本的利益。如何抑制企业利益或资本利益对公共信息传播的干扰,是未来各种平台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

而对于用户来说,在各种新的新闻分发平台中,当媒体的把关被淡化或削弱时,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变得更为重要,尤其是他们不仅作为信息消费者还作为信息生产者在影响着新媒体的信息环境时。新媒体时代用户的媒介素养,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延伸到以往媒体人的媒介素养领域。

解读

相比于第二部分“新闻生产系统的重构”需要大家重点理解思考记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大家了解一下新闻分发平台的现状与趋势。

04

信息终端系统的重构

原文

(一) 信息终端的三个新指向

未来将是“万物皆媒”的时代,而信息终端未来发力的三个重点领域是: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汽车。

1. 可穿戴设备:构建双向“人肉终端”

各种便携的VR/AR设备,是可穿戴设备的一个主流方向,但未来可穿戴设备显然不只是VR/AR。可穿戴设备将使人体变成双向的“人肉终端”。人体终端化,不仅意味人对外界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的增强,也意味着人体向外界发送数据的丰富化。当人可以利用可穿戴设备实现与外部力量的融合时,人自身的力量究竟是被削弱还是增强?

乐观地看,人体上的智能物体是最直接的“人的延伸”,它们可以拓展人的感知、认识能力,以及人与物的信息交互能力。人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可能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悲观地看,也许外部力量的辅助,会使人们某些器官的功能因为使用减少而退化。例如,当人们越来越依赖搜索引擎在互联网这样的“外存”中查找知识,而不是将这些知识“固化”在自己的大脑“内存”里时,记忆需求的下降可能会带来记忆能力的衰退。

可穿戴设备也将带来人的一种“外化”,人的思维活动、内部状态这些本来的隐秘,成为可以感知、存储、传输甚至处理的外在信息。人,包括人的身体状态、活动、情绪、思维等,在全面数据化,形成“数字孪生”。当可穿戴设备与人形成如此紧密的联系时,由它们带来的对个人数据的跟踪、监测将无所不在,个人隐私通过可穿戴设备暴露的风险势必大大增加,隐私权保护所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大。而除了隐私权外,未来个体还应拥有一种新的权利———“隐身权”,以便自己在某些时候可以从数字世界里“消失”,不受外界侵扰。

解读

彭兰老师对于“人肉终端”的思考是比较批判的,答题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辩证性地思考,更多这种批判性的内容。

大家可以跟着思考可穿戴设备与隐身权的问题,虽然在法律上要独立形成一种“隐身权”或许并不现实(它更有可能是隐私权中的一部分),但至少在技术层面,需要给予用户更多的“隐身”可能。在物联网将广泛应用的未来,隐身许可将变得更为重要。

原文

2. 智能家居:重构家庭信息系统

智能家居使得围绕个人产生的信息变得丰富,人的行为、需求和环境不仅被可穿戴设备也被智能家居设备全方位信息化、数据化。例如,冰箱对应着人们的饮食、健康、购物的状态及需求,空调和空气净化设备对应着空气状态、健康状态等数据。家庭内的信息传播,很多时候是人与物体、环境之间的“对话”过程,各种智能设备在其中扮演着媒介的角色,而各种信息需求,也会转化为其他服务需求与行为,如冰箱食品不足的信息可能直接转化为网上购物行为。家庭成员间的信息传递与情感交流,也可以在更多场景中借助各种家庭设施展开。

3. 智能汽车:重新定义移动媒体

作为一个全新的信息系统,智能汽车可以实现:

车与人的信息互动:汽车驾驶、人在车内的信息接收等,都需要人与车的互动,而智能化汽车可以带来更便利的人车互动,包括远程互动。车与车的信息互动:车与车的信息互动是无人驾驶的核心。车与环境及关联信息系统的互动:车与公路交通系统的互动,可以为汽车寻找更为快捷的行驶路线。车与警察、医院、保险等相关信息系统的互动,可以为事故的处理提供更便利、直接的手段。车与公共信息系统的互动。

解读

这部分内容简单理解便可,在移动终端的方向发生变化时,移动终端的生态也必将发生变化。物联网厂商、智能家电厂商和汽车生产厂商等,都可能借助硬件进入到未来的传媒业生态中。

原文

(二)新终端时代的新人机界面

新的终端也会伴随着新的人机交互方式,或者说人机界面。自然化交互,如语音交互、手势交互、面部识别等,在未来将越来越普及。目前,语音交互技术已经趋向成熟,微软、科大讯飞、苹果、谷歌、百度等语音技术的识别准确率都超过90%,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比人的准确度还高。微软的Kinect推动了用户对手势交互的认识,而未来这样的通过手势或其他肢体动作进行隔空操作的人机界面,将适用于更多场景的需求。

图像识别技术会使得机器更好地理解图形(包括人脸)的意义,而未来大量的应用,将是基于“刷脸”(面部识别技术)的应用。新的人机界面,其核心是让人保持自然本性,用与生俱来的方式与机器或智能物体进行对话。新的界面,也可以帮助一些特殊人群,如身体某些部分有残障的人,更方便地实现与机器的交互。信息终端越发达,人机交互方式越回归自然,终端也就越隐身于人、自然物体和环境之中。支持这些新的交互方式的技术公司,也会在未来的传媒生态中占据一席之地。

这样一种打破传媒业旧边界所形成的新版图、新格局,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是更好还是更糟的传播?也许我们现在还不能判断。但就像凯文·凯利在《科技想要什么》一书中所指出:“人类既是技术元素的主宰者,也是它的奴隶,我们的命运将是保持这种令人不快的双重角色。所以,我们将始终对科技存在矛盾心理,难以做出选择。可是我们的担忧不应该包括是否拥抱科技。我们已经不只是拥抱,而是与它共进退。从宏观意义上说,技术元素正沿着它的必然进程前行。而在微观层面,意志决定一切。我们的选择将是与它一起进入同样的轨道,为所有人与事物增加选择的机会,并且给科技的具体形态赋予优雅和美丽。”

解读

这部分是全文的升华,也是非常好的答题语料,对于未来的传媒业,尽管过去的传媒业曾有过许多辉煌时刻,但我们不能因此认定这是唯一可行的模式并放弃未来其他可能的选择。我们要做的,是将传媒业的优秀基因和专业价值观带入未来的传媒业。也许未来传媒业的边界终将消失,但传媒的职业责任以及这些责任的履行者永远都不会消失。

The End

热点冲刺班,11月6日开课!

课程价格与优惠:

原价399元,优惠价只需199元!

扫码添加课程顾问

课表请收藏好

退课及录播说明:

1、在11月7日之前可以无条件全款退课,退课将收回录播观看权,请悉知报名;

2、11月8日起,将不接受退课申请,请思虑周全再报名;

3、热点冲刺班所有课程的录播观看权截止2022年4月1日,届时录播会下架,请及时观看课程。

2022级拖鞋哥新传·答题班

正式上线!

点击图片即可了解!

喜欢文章记得一键三连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