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一首被翻译的俄语歌曲(竟荣登当年“热歌榜”)

句子大全 2020-04-28 03:55:14
相关推荐

“同志们,向太阳,向自由,向着光明走!

同志们!黑暗已消灭,曙光在前头。”

你现在听到的这首歌是一首被翻译成中文的俄文歌曲,俄文原名《同志们,勇敢地前进》,在俄国当时的地位好比现在列席各大音乐平台的年度热歌榜。

1897年,是这首歌的具体“出生日期”,它的“母亲”是一位革命活动家列奥尼德·拉金。当时,拉金在莫斯科塔干斯基监狱里,创作了这首高亢激昂的《同志们,勇敢地前进》。

十月革命期间,凭着激越向上的曲调,歌曲俘获强大的“听众市场”,火遍俄国大地,还“远渡”海外,被译成各国文字或另填新词,成为鼓舞各国无产者和劳苦大众争取自由解放的战歌。

中国作为俄国邻居,自然不能例外。

1921年,因为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个皮肤微黑的中国少年决定前往苏俄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谢文锦生前热爱音乐,因此接触到了当时苏联广为传唱的《同志们,勇敢地前进》也是顺理成章。”雨花英烈研究会理事胡卓然说。

雨花英烈研究会理事胡卓然

这首曲子的曲调激昂,听来富有战斗力,谢文锦很是喜欢,经常哼唱,配上他特有的高亢嗓音,引起了谢文锦当时的好朋友兼同学萧三的注意。不会俄语的萧三想跟着谢文锦学唱《同志们,勇敢地前进》。

说来容易做来难,在一字一句的教学中,谢文锦和萧三发现,俄文发音吐字的特点,对于习惯汉语发音的中国人来说,难度颇高。再与曲调结合,简直是难上加难。

灵机一动,萧三提出一个想法——翻译歌词。胡卓然介绍,两人共同把俄文的《同志们,勇敢地前进》翻译成了中文,并教给了一起的中国留学生。

中文版《光明赞》由此诞生。

当时的莫斯科,正处在严寒而漫长的隆冬,目之所及皆是“嘎吱作响”的雪地,建筑、雕塑被“冻”在了寂寥而冰冷的城市中。而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宿舍里,却传出了一阵阵激昂雄壮、朝气热情的歌声,如朝阳,又似火。

已加入共产党的谢文锦把这首革命的战歌带回了中国,也成为他自己不断推进革命斗争的“号角之歌”。他四处演说,在师生间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调任南京后,他不懈斗争,建立了南京市总工会及各行各业的革命团体,将革命运动推向高潮。1927年,谢文锦惨遭杀害,遗体被扔进了南京通济门外的秦淮河中。人们将谢文锦等烈士打捞起来,安葬在雨花台。

往后的日子里,极具战斗效果的《光明赞》如同一道光,照进了中国人民革命运动中,鼓舞着激励着一浪又一浪的年轻人奔上革命的光明道路,为自由而活。这段永不消逝的旋律,唱出的是谢文锦不灭的革命激情,延续的是无数英烈的初心。

如今,南京莫愁湖小学的童声再度唱响这首歌曲,纯真悠扬的声音里是自由、希望和温暖,而这应该也是当年谢文锦和中国留学生们高歌时,想象的未来中国模样。

《夜谈古今》主持人董婕(左)和雨花英烈研究会理事胡卓然

以上的内容请听8月31号晚间十点,江苏新闻广播《夜谈古今》。每周一晚十点,江苏新闻广播《夜谈古今》主持人董婕带你走进音乐党史课,重听雨花英烈歌曲,求索历史记忆,传承雨花精神。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 顾倩颖

【来源:937江苏新闻广播】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