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论语》:需有“仁德” 才为公正无私(方是君子的风范)

句子大全 2012-05-06 06:53:37
相关推荐

《论语》:需有“仁德”,才为公正无私,方是君子的风范。

现在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一个矛盾,就是总是不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总是以自己的主观情绪和意愿去评价对方。

生活中很多的矛盾都是因此而起的,一个人甚至对于另一个人的处境和他的环境毫不了解,就轻易的评价一个人行为的对错。其实这个是非常荒唐的,当你不了解一个人,你不知道他做这个决定的初衷和道理是什么,就轻易的去评价对错,这难道不是你主观意识影响的一个问题吗。

而且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他似乎从未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以在儒学之中就说,只有一个具有仁德的人,才有资格去评价别人。这样的人爱憎分明,而且处事公道,不掺杂太多的私人情绪。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孔子说:只有那些仁德的人,才有资格去夸奖别人和批评别人。

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一个人只有内心公正,内心清静的时候,他才会爱憎分明。才能真正的 站在一个合理的立场去评价对错,而不是主观的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评判他人,指责他人。

这就好像我们刚才所说的,大多数人其实都是只是站在自己情绪化的角度,去评价别人的对错,所以说这样的一个决定一定是不公平和不正确的。需要摒弃自我的一个情绪,拥有“仁德”,才能够真正的建立一个良好的角度上。

我们在生活中,总是会遇到他人的一些是是非非,很多人就会对别人横加指责。

但是我们永远不要忘了,在指责别人的时候,自己需要先做出一番自我反省,才有资格对别人的行为做出一番评价。如果你没有达到这样一种良好的状态,就不要尝试着去评价别人,要多为自己着想,为自己修养内涵。

而且最过分的,是有一些人在评价别人的时候,他只是为了得到自我的一些利益,满足自我的一个成就感。

比如说一些人,用道德绑架的形式去指责他人,这样的一种人,就是典型的以伪善之貌来正自我之行。站在道德的一个高度上,去道德绑架他人,用所谓伪善的角度,去指责他人的过失。

这样的人其实从根本上就已经背离了仁德,真正所谓的仁德,是一种淳朴,厚道,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善良和公正无私。

孔子说:假如一个人立志于修行人的,就不会有恶行了。

正人者,先正己,要学会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不要一发生事情,就在别人身上找原因,要知道自己行为的一些对错,立志于修行仁德,自己的言行才能更合于人道。当你达到这样的一种状态,即便是你有一天评价别人的时候也更有资格。

而孔子就认为,人只要立志于积德行善,内心有仁德的时候,一生就不会做坏事,可以成为仁义之人。

古语中有这样一句通俗的话,叫做“仁者无敌”,这并不是一个高大上的言论,而是切合实际的一个德行。

而且仁者无敌,除了能够给他人带来好的影响,对于自我的人生也是一个有良好的作用。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在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会依靠一些卑鄙狭隘的手段,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真正能成大事,能够最终你的成功的人,都是有大仁大义的仁义之士。

因为只有仁义才能支撑一个人继续向前,因为只有正道和仁德,才能让一个人拥有更多人的支持。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那些一味的投机耍滑,用小聪明为人处事的人,即便是获取了一时的利益,也很难长久的达到自我期望的状态,反而会因此自食恶果。

一个君子应该修养仁义德行,严谨的对待自我,拥有仁德,才能有资格去纠正和指责他人的过错。

一个人处在一个角色中,除了让自己活得更幸福之外,还需要带给身边一些人正能量,以及仁德的一些影响,这就是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角色,无论你的力量大小,无论你的价值高低,都要学会以微小的力量,献出自己正能量的关爱,献出自己仁义的风范,来影响这个社会,来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本文由墨书之道原创,看了《论语》中的智慧,您是怎么看待仁德的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