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复旦教授一篇现代古文《求仁得仁(永珍安息》引发百家争鸣)

句子大全 2013-04-16 00:24:58
相关推荐

互联网的好处在于:燕居闾巷之中,耳闻千里之外。

如今一篇现代古文《求仁得仁,永珍安息》“席卷全网”,引无数民众竟吐槽。

原文抄录如下:

永珍遇害十日,校方有此说明,以正视听。当初事发突然,行凶之时并无目击者,而死者已矣,凶手在警,亦无从问得事实也。然谣言疾起,毁谤日滋,长篇大论,有如宿构,其势汹汹,席卷全网。唯复旦师生,不为所动。此岂爱校心切,可以罔顾事实?实赖永珍人品口碑,在周围人心目中屹立不倒。

君子之泽,三世不斩,区区十日,又何足道。

仁者不寿,吾侪所恸,求仁得仁,永珍安息!

具体事件不再赘述,焦点在“求仁得仁”这个词语。

《易·系辞上》:“探赜索隐,……,莫大乎蓍龟。”

虽言:诗无达诂,文无达诠;然而,孔子思想总该有个正义吧。

为了弄清“求仁得仁”的正义,莫大乎神游上古三代。

第一站:伯夷时代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第一类“仁”

在伯夷看来,如果自己即位,那是违背父命,有失仁义道德,为了追求仁德,效法吴太伯远走他乡。在叔齐看来,如果自己即位,有违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非仁义之举,亦远走他乡!

第二类“仁”

“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在伯夷看来,武王伐纣是以臣弑君,是不仁;见不仁者,自己不能视若无睹;所以,叩马而谏。在伯夷看来:以身事不仁者,亦不义;食周粟亦属于不义;所以:耻于宗周,不食周粟。

一位妇人看到他们后说:“你们不吃周朝的粮食,可你们现在采摘的野菜也是周朝土地上生长的呀!”(局限于视野没找到古文)最终,只能不吃不喝。

第二站:孔子时代

首先了解一下孔子与卫国的恩怨情仇:

第一次: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离开卫国;

第二次:子路不高兴;孔子看不惯“好德如好色者。”于是丑之,离开卫国;

第三次:灵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离开卫国;

第四次:色不在孔子。孔子遂行,离开卫国。

第五次:孔子厄于陈蔡;不得行,绝粮。孔子知弟子有愠心。

所以,与伯夷当年处境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孔子弟子多,召集弟子分别谈心,并派子贡到楚国搬救兵。脱险之后,并没有得到楚昭王任用,返回卫国。

再看看孔子及弟子的言谈与思想: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曰:“必也正名乎!”

对话的时代背景是:卫出公的父亲逃亡在外,不得立。

孔子为啥要求正名:“夫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孔子自然不愿为。果不出孔子所料,卫出公立了十二年,他父亲蒯聩就夺回了王位。

接着分析“求仁得仁”: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

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对话的时代背景是:季桓子病,留下遗言:“相鲁,必召仲尼。”

为了避免留下“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笑柄,公之鱼提议“必召冉求”。

而冉有依然想着为老师谋求职位,于是通过同学子贡刺探老师有没有辅助卫国的想法。一问一答,表面似乎在谈论伯夷,实际上是在了解孔子的立场、志向。

由于孔子曾经的遭遇与伯夷有可比性,被子贡选中作为参考对象,而“求仁得仁”恰恰来自这段对话,于是各大评论文章紧盯伯夷式的“求仁得仁”,并生搬硬套孔子的话“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据此有了诸多奇谈怪论:

“难道是王永珍书记一心求死,正好就被人杀害了?”

“求仁得仁现在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贬义”。

“给人感觉怪怪的,是逝者自己要这样求仁,于是得仁,还是作者认为这样算是求仁得仁呢?”

“杀身成仁”中的“仁”与“求仁得仁”的“仁”是相通的,用在悼词里,始终感觉不伦不类!

等等

杀身成仁的杀身的确是指舍生、丧生;但能称为杀生成仁的舍身必须是明知生命有危险,依然矢志不渝的舍身。

《论语》中多处谈及“仁”,“仁”这个概念的内涵博大精深,孔子并没有给出明确定义,只是通过问答的形式列举了什么是“仁”:

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论语》中还列举了一些具体人物: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

孔子在结尾特别表达了自己的原则“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所以,仁不止一种,犹如动物不止一种。

也并非一定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才能称为“得仁”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所以评价一个人是否“得仁”必须是在其身后,所谓“盖棺定论” 是也。

学习“仁”,要把儒家传统“仁”的理念注入时代精神,丰富其内涵,决不能食古不化。

只要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不违背公序良俗,奉公守法,践行一生,都可以称为“求仁得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