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清平乐》里的“好唤一床金雁”(读书人的风月之事都那么文雅)

句子大全 2016-12-20 07:00:32
相关推荐

在古诗词里,人和物,包括一些事件,不方便直接说出来,或者想要用另外一个名称,隐晦地指代某人、某物甚或一些事件,是比较常见的,这种手法各个时代的人都用得比较多,比如蔡伸词《十六字令》中,“休使圆蟾照客眠”,用“圆蟾”代指十五的月亮,这是传说月亮上有蟾蜍,因此以蟾代月。

杜甫诗《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诗名中就以官职“左丞”代京兆韦氏尚书左丞韦济名,诗中“纨绔”、“儒冠”分别代指贵族少年与读书人;“丈人”则是对韦济作为长辈的尊称,“贱子”则代指杜甫自己。

当然,这些代指的手法并非随心所欲的使用,也要注意诗词的需要,所有的代指基本上都有出处。这也就是文人的能耐,正如杜甫在这首诗里说的另外2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今天介绍的是一首词,凭一句“好唤一床金雁”,就能让我们知道,读书人的风月之事都可以说得那么文雅。

元·张翥·清平乐·寄山居道人约看杏花

东风阵阵,第几番春信。呆李痴桃消息近,写取鸾笺试问。

君家杨柳墙东,杏花初吐生红。好唤一床金雁,明朝来醉春风。

清平乐,又名《清平乐令》、《忆萝月》,另外还有一个名字:《醉东风》,正是因为今天要介绍的这首词。本词调双调46字,上下片不同调,上片4句22字,句句押仄声韵;下片4句24字,第1、2、4句换押平声韵。

本词作者张翥,元代文人,性格颇为刚直有气节,工诗词,却常常自认为文章很强,也是一位极有趣的妙人,今天的这一首词同样也透露着这样一股悠然的趣味。这首词有题目,说明本词相当于书信,写给山居道人这位老友,问问他那里的杏花开放的情形,准备去看杏花的。

“东风阵阵,第几番春信。”自古以来,东风大多用来形容春风,本词也不例外,又因为本词最后一句“明朝来醉春风”,于是这个词调到了元代又有了一个新的词牌名:《醉东风》。开篇就像在跟老友唠家常:嗨,这是我们相识的第几个年头了?这么快,又是一年的春天来了。

“呆李痴桃消息近,写取鸾笺试问。”词人用“呆”和“痴”形容李树的花和桃树的花,虽然有点可爱,不过显然他对于李花与桃花并不是太在意,偏偏对杏花情有独钟,所以这次他又有点迫不及待地写信问老友现在的情况。

“君家杨柳墙东,杏花初吐生红。”下片起2句,词人又郑重交待老友:你可千万记好了,你家院墙东面的杨柳旁,但见到那杏花刚刚开始露一点红的话…就怎样呢?自然就是最后2句,今天的“重头戏”了。

“好唤一床金雁,明朝来醉春风。”这2句,不看“好唤一床金雁”,单看最后1句,也能知道词人是想快快过来,第一时间与老友一起观赏杏花,一起沉醉在有着杏花味道的暖暖春风里。

至于这一句“好唤一床金雁”,床,自然不会是如今卧室里的寝具,而只能是坐具,《说文解字》中说,“安身之坐者”。床不再探讨,那么“金雁”呢?关于此“金雁”,我们在诗词中可以找到有关它的几个说法。

在温庭筠一首诗《弹筝人》中有“钿蝉金雁今零落,一曲伊州泪万行”,这里的“金雁”说的是筝的筝柱;在张翥自己的另一首词《兰陵王·临川寓舍闻筝》中有“移金雁应是自调,尽寄深情与弦索”,同样说的是筝柱。

另外,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本身“金雁”就是指鸿雁。晚唐司空图有《灯花》诗,其中有“几时金雁传归信,剪短香魂一缕愁”,说的正是传信的鸿雁,这种直言鸿雁的诗词有很多,不再类举。但是,用在这一句“唤来一床金雁”中,仍然不合适,总不能弄一桌鸿雁炖了吧。至于若是用“金雁”代筝,又何须“唤”来“一床”?

如此,我们只能另外看词人怀着怎样的心思:既然是要与老友“醉春风”——至于老友是个“道人”的事还请忽略吧,那么文人雅士赏花饮宴,有美人作伴岂不甚好?这样一看,果然如此。黄庭坚一曲《南柯子》中有“金雁斜妆颊,青螺浅画眉”,即是用“金雁”代指美人。

至于“金雁”为什么会代指美人,再看“花间词祖”温庭筠的《菩萨蛮·其九》中,“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原来,“金雁”说的是女子绣衣上双双对对飞的、金色丝线绣制而成的鸿雁图案,以“金雁”代指美人无疑合适不过了。

终于,我们现在知道,“好唤一床金雁,明朝来醉春风”,词人实际上就相当于对老友说:那个,我说,杏花将开未开之时,第一时间得通知我啊,到时候我唤来一桌子的美女,我们就边赏杏花边品美人,必定要一醉方休。

你看,古时候的读书人就是这么的文雅。这样的赏花的好时候,自然也不会忘了携美人相伴,而在彼时,风花雪月的事甚至让很多文人引以为豪,柳永、苏轼等人通通不能免俗。甚至到了清代,沈复与陈芸情深意笃,却在《浮生六记》中写着,跟人学做贸易,到了广东,钱没赚到几分,倒是学会“十年一觉‘广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了。

由此可见,文人对于这般风月之事倒是不怎么避讳,还可以很是大气凛然地说出来。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张翥先生,同样如此,只不过他作为一个读书人,而且是饱读诗书的人,将风月之事说得这么文雅,也算是达到一种境界了。

想了解更多,请点击上方关注,与我共同解读纯美古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