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拿破仑:中国是沉睡的雄狮 是在称赞中国吗(其实还有下半句)

句子大全 2013-02-16 12:32:19
相关推荐

清朝时期,朝廷自持“天朝上邦”,认为其物产丰富、应有尽有,不需要借外国的商品来互通有无。所以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国民同外国进行贸易往来,将海外贸易垄断在官府手中,极大地限制了国内的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

这之后,中国与世界脱轨,错过了两次工业革命,各种先进的技术与思想都没有生长环境,也为晚清时期的积贫积弱,遭受列强蹂躏而无力反击埋下了伏笔。那个时候,西方的民主革命开展得轰轰烈烈,对于遥远东方这个死气沉沉的昔日帝国,他们又是怎么看的?

一、“睡狮论”的起源

作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与政治家之一,拿破仑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这种名人,在中学生的作文里是常客,不管他们说过什么,做过什么,只要写作文时能想到,那就能“有幸”被引用:“伟大的军事家拿破仑曾经这样说,中国是头沉睡的雄狮,一旦它苏醒过来,必将震撼世界。”

这句话为何有这么大的激励作用?无非是因为中国人讲究“谦虚”过了头,实在不爱自夸,就得从其他有权威的人嘴里找到自信。在上个世纪初,连鲁迅先生都以为中国是一个将要灭亡的“铁屋子”,他批评有些人被白人恭维成了“睡狮”,就得意洋洋,又沉迷在“天朝上邦”的幻想中。

不过鲁迅先生只是拿这句话做了个论据,单摘出来当成“金科玉律”的话,确实有失偏颇。那时候,西方的大炮对准了我们的国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从未遭此大劫。悲观主义盛行的年代,总需要一些童话故事,而这句话就能给不明所以的青年们带来激励。

其实在我国,这句话的流行与梁启超在1899年发表的寓言《动物谈》渊源很深。他说有一个像狮子一样的怪物,曾经有人惹怒了它,它就“以搏以噬,千人之力,未之敌也”,如今这个怪物里面的机关早就腐蚀,再触碰也没反应了。虽然没有直言此物就是中国,但是也近乎于明示了。

而梁启超的说法又来源于曾国藩的次子曾纪泽。1887年,曾纪泽在欧洲发表过一篇英文文章,他说当时的中国只是像一个人睡着了,所以失去了抵抗力,并没有到病重将死的地步,一旦中国忽然醒来,就会再次崛起。

先有曾纪泽的“睡醒”论断,后有梁启超的“狮怪”论,人们渐渐开始使用“睡狮”这一意向来指代当时的中国。那么这句话为何会被认为出自拿破仑之口?

二、“睡狮论”与拿破仑的联系

“睡狮论”与拿破仑的联系是通过胡适的一篇文章建立的。1915年3月,胡适为一年前写的《睡美人歌》做注解时,提及“拿破仑以睡狮比中国”,还补充道“睡狮醒来时,世界将为之震悚。”

有了大学者胡适的“专业认证”,人们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这么精彩的比喻是出自拿破仑。但是胡适就这么大胆地将此名言送给拿破仑?其实这句话与拿破仑的确有一点渊源。

“睡狮论”与拿破仑最可靠的联系,出自于法国作家阿兰·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在此书的《前言》里,他提到,拿破仑读了英国使团在中国的游记后,说了句:“中国一旦醒来,世界为之震撼。”

在书中的第85章《圣赫勒拿岛上战俘的忠告》中,拿破仑对于英国要殖民中国的想法十分生气,质问他们为何敢跟这个幅员辽阔、积累深厚的帝国作战。还预言,英国会在一开始获得成功,但也会让中国醒悟,通过模仿西方发展起来,变得强大。

我们来对比一下世间盛传的说法:“英国外交官不下跪,被嘉庆皇帝拒绝了通商请求,回去后,他同流放的拿破仑谈起要武力进攻中国,却被拿破仑呵斥,并说出了那句经典的比喻。”

相比较“多重嫁接”又有“专家认证”的说法,这种直接由拿破仑说出口的说法确实不靠谱,而且也找不到任何记载,早已被许多专家学者否定了。

三、拿破仑真正的态度

拿破仑虽然没有确切地说过那句话,但是从佩雷特菲的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拿破仑对中国的态度。他的言论用狮子来比喻,那与此名言无异。而将他的态度翻译成比喻,那就是希望英国不要用武力来叫醒这头沉睡的狮子,让狮子在沉睡中灭亡。

他的想象很美好,如果和平演变,让中国先内乱分裂,再外部控制,恐怕就和某半岛上的两个国家一样了。到时候一家姓“资”,一家姓“社”,还能有如此富强团结的今天?

一些人看到这里,终于笑不出来了,原来伟大的拿破仑没有称赞中国;或是再遇到这句话,就以“聪明人”的姿态教育引用者,这是拿破仑对中国的敌意,你竟然还在用。这种人没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从来只会人云亦云,还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实在可笑。

既然我们通过研究,发现“睡狮论”是我们本土的产物,拿破仑只是个代言人而已。就可想见,支持这些言论的人目的就是唤醒同胞们。中国的新思想虽然是学习西方,也曾有全盘西化的尝试,但能走到今天还没有丢掉传承,就足以证明先行者们奋斗的成果。

四、结语

历史虚无主义不可取,我们看待问题要从实际出发,但没必要事事修正。“睡狮论”作为时代的产物,其预言是无比正确的,当然也是一个绝妙的比喻。如今我们依然喜欢用这个论断,是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一头真正的雄狮,但是要谨防这头雄狮出现松懈。再悠闲打个盹,又要挨打百年。

而这句名言还是还给胡适比较好。拿破仑的夸赞会让许多人以为“天朝上邦”仍有实力,他才有所忌惮;其实他也只是从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来解释国家强大的途径罢了。而曾纪泽、梁启超、胡适等有识之士在民族危急时刻振聋发聩的呐喊,那是对中华民族的深深关切,也是真正的民族自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