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被影视剧嚯嚯的张爱玲 不是琼瑶附体(就是变疼痛文学“鼻祖”)

句子大全 2019-03-12 04:51:00
相关推荐

改编自张爱玲处女作,由许鞍华执导的《第一炉香》将在下旬上映,有了男神彭于晏与人气小花马思纯的加盟,制作方的票房野心似乎也被拔高了。

不同于许鞍华以往作品的低调,这一次《第一炉香》的宣传非常热闹,提前一个多月已经进入密集宣发阶段,片方一口气放出多轮海报与剧情短片。

然而,随着电影物料持续曝光,观众的疑问也不断增加,到底是平庸的我们读不懂张爱玲作品,还是影视行业与我们读的不是一个版本?

《第一炉香》:伤痛文字之充满阳刚味的“第一炉钢”

很有趣的一个现象,《第一炉香》成为热门话题不是因为原作者张爱玲与导演许鞍华,而是男女主选角居然花落马思纯、彭于晏,让网友瞠目结舌。

大部分网友心中的葛薇龙是纤细柔媚的,乔琪乔是风流倜傥又带了点脆弱感的小白脸,而马思纯与彭于晏的形象,更贴近先进女学生与富豪的硬汉司机。

美不美暂且不讨论,演员气质上似乎就不太对味,两位主角都充满了健康阳刚气,正因此,网友给《第一炉香》起了个别名“第一炉钢”。

选角争议到什么程度呢?随便凹个造型便很圈粉的俞飞鸿,都让颜粉没办法说贴合,她真的不像小三出身的交际花,正牌太太或潜伏英雄的范儿更足。

原本以为选角已经是《第一炉香》最大的短板,我们适当的闭眼还是能迎来一部好片子的,毕竟这部电影的导演许鞍华、编剧王安忆都是业内大佬。

可后续的物料又进一步颠覆了观众对内容的期待。

作品宣传定位让书粉普遍摸着头脑,海报标语“爱而不得的纪念、尽一切爱一人”已经很费解,短视频文案还动不动就是卑微的爱情,热衷空间风格的古早疼痛文体。

这跟《第一炉香》有什么关系?这跟张爱玲又有什么关系?

一部将人性刻画得淋漓尽致,将繁华欲望表象下荒凉命运描绘的深入骨髓的作品,突然间似乎只剩下了小情小爱,言情成了故事核心?

能理解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把《第一炉香》拍成“第一炉钢”,还是跑太远了,按理说,懂艺术的许鞍华不应该把故事解读的这么肤浅。

她翻拍的《半生缘》口碑非常不错,对张爱玲作品解读最大的失误应该是多年前执导的《倾城之恋》,大部分观众无法接受缪骞人版的短发白流苏。

内容有形无魂也是作品槽点之一,许鞍华也承认这部片子拍得不够用心,但作品想要表达的东西没有跑偏,剧情与原著也是基本一致的。

鉴于对许鞍华导演的信任,七话更倾向于是《第一炉香》宣发团队走“下沉”路线,知道选角不符合原著粉期待,所以干纯放弃了原著粉,走“大众”路线。

于是,“神”级文案接连面世,完全把《第一炉香》按《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前任3》类型的疼痛爱情片来宣传,主攻言情市场。

客观来说,这种宣发手段挺聪明,深谙《富春山居图》的烂片营销套路,但看到张爱玲作品以这么轻浮的方式营销,仍旧觉得很糟蹋原著。

更何况,把张爱玲作品拍成狗血疼爱言情的操作,影视圈大佬们也不是没有干过,网友被新版《半生缘》(《情深缘起》)支配的恐惧,应该还历历在目。

《半生缘》:中年狗血恋之“霸王花姐妹喋血上海滩”

新版《半生缘》也有个奇葩外号“霸王花姐妹喋血上海滩”,曼璐曼桢两位苦情姐妹花从选角看便十分不好惹,刘嘉玲大姐大气场难隐藏,蒋欣健康壮实。

两个人站在一起分分钟就有称霸上海滩的观感,而且,编剧还真的给曼璐安排了自立自强人设,光看内心独白,你完全想象不到她能败给渣男。

这一版的曼桢被祝鸿才欺负也挺挑战观众接受度的,凭郭晓东的小身板,总感觉蒋欣只要一拳就能把祝鸿才抡飞了,如果不幸中招,事后暴打感觉也可行。

与《第一炉香》一样,《情深缘起》从官宣选角时便充满争议,也同样因为卡司阵容、幕后制作班底太强大,让部分观众对内容抱有一丝期待。

直到影视大佬们用剧情告诉我们:想得太天真了。

《情深缘起》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导演杨亚洲,也有一位参与过大量爆款老剧制作人何琇琼,她的另一个身份是琼瑶奶奶的儿媳。

于是,我们打开一部张爱玲作品,得到了一部琼瑶高仿剧。

男女主你侬我侬完全是琼瑶风附体,角色三观与“绿萍只是失去一条腿,紫菱失去的是爱情啊”共通,连台词,也变成了琼瑶热爱的排比句式。

面对这种情况,真的很不能理解。

张爱玲小说有其独特风格,故事深度与思想内核皆有相当大的挖掘空间,但行业改编普通不爱探讨原著魅力,反而热衷添加拾人牙慧的狗血内容。

被影视行业“嚯嚯”的张爱玲:名著改编之殇

近两年来,张爱玲绝对是被嚯嚯最惨的作家,剧版《半生缘》被改成了琼瑶高仿剧,处女作《第一炉香》宣传中又强行给她带了个疼痛文学“鼻祖”的帽子。

究其原因,除了行业胡编乱造的毛病外,还因张爱玲太有名,作品改编却很难。

张爱玲的小说受众极大,《半生缘》、《第一炉香》仅公布选角便能炸出大量网友讨论,便可见一斑,她的天然国民度,让爱蹭热度的影视行业舍不得放手。

但张爱玲的作品影视化难度又非常大,想要达到最佳效果,不仅仅是还原原著台词便能做到,电影版《倾城之恋》便败在了演员与神韵。

导演对原著的深入理解、演员的形神兼备、布景与镜头氛围感的助力,几乎都不能缺少,而这些,既考验团队实力,又要求他们花更多心思去创作。

面对这种情况,有知名导演操刀的电影版可能还会给出有深度的故事,走快捷路线的剧版,便热衷做魔改,用热门元素去填充张爱玲的大纲。

剧版《倾城之恋》与两部《半生缘》便是典型代表。

陈数、黄觉版的《倾城之恋》在豆瓣拿到了8.0的高分,但打开作品你会发现,这部剧与原著几乎毫无关系,走得是十多年前流行的年代爱情路线。

这是当时编剧们擅长的领域,改不出原著故事的精髓,所以影视行业干脆就不管原著了,只是借了张爱玲作品的噱头与情怀罢了。

老版《半生缘》应该是张爱玲作品改编的电视剧里最受欢迎的一个,这部剧单独来看的确很扎实,2000年初行业拍旧时代悲剧爱情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但仔细看这部剧,其实可以发现一些“流行元素”,比如略带琼瑶风的台词,虽然不像新版那么明目张胆,却也不纯粹是张爱玲的风格了。

新版更不用多说,额外加入的东西比老版还要多,成了琼瑶高仿加各种女性成长主题大杂烩,看得观众脑壳疼,蹭了张爱玲多少热度,便挨了多少骂。

然而,无论张爱玲的作品多么不好改,都不是影视行业挂羊头卖狗肉的理由,没有金刚钻便不要揽瓷器活,既要拍,就应该拍出原作风采。

否则,表面上嚯嚯的是已去世20多年的张爱玲,毁的是影视行业当下的信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