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德国人向李鸿章推销先进武器 李鸿章一句话(让德国人希望落了空)

句子大全 2018-07-06 12:20:54
相关推荐

李鸿章是晚清洋务派的代表性人物,他对新鲜事物一直持开放态度,与保守的慈禧太后简直是云泥之别。1896年访问德国时,李鸿章就赶了一回时髦拍了张X光照,要知道,X光是伦琴在1985年发现的, 距离李鸿章访问德国只差一年。所以拍完这张X光照之后,李鸿章就成了中国拍X光照的第一人。

访问德国期间,李鸿章见识了工业化的威力,对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也有了深刻的认知。但他却不像一般人那样看到先进的东西就盲目赞叹、盲目追求,而是更着眼于中国自身的需求。作为晚清重臣,他对当时中国从上到下的了解,也远比一般人更广更深,访德期间发生的一件小事,就很能证明这一点。

当时德国有一家名为“马克沁”的军工厂,产自那里的全自动机枪十分有名,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理念,对西方的先进武器当然是很感兴趣的,所以访德期间,李鸿章就特别留意德国的武器,而那家以全自动机枪闻名世界的马克沁军工厂,自然也吸引了他的注意。

得知李鸿章要亲自拜访时,马克沁的老板十分高兴,他知道这是一个大客户,如果清廷真有心要购买他们的全自动机枪,光是这一家的订单,就足以让马克沁的营业额翻上几番了。为了迎接李鸿章的到来,这家工厂特意做足了准备,他们要让李鸿章亲眼见识一下当时最先进的全自动机枪有多大的威力。

李鸿章到了以后,工厂方面就把一台全自动机枪搬到一株比人腰部还要粗壮的大树的前面,然后用机枪对着大树的中段猛烈攻击,结果还不到半分钟,这株大树就被拦腰打断,场面极其震撼。马克沁的老板得意地看着李鸿章,自信地以为对方一定会被吸引住,可李鸿章却面不改色,反而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李鸿章突然问起身边的工作人员:“刚刚一共打了多少发子弹?”工作人员赶紧告诉他,一共打了300发子弹。听完工作人员的话,李鸿章又一次沉默了,这让在场所有的德国人都一头雾水。按照他们的想法,李鸿章如果对武器感兴趣的话,首先应该要问价格,如果觉得贵,双方可以继续谈。可李鸿章没先问价,反而问了这么一个奇怪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

就在大家对李鸿章的行为感到不解时,李鸿章又说了一句话:“这款机枪消耗子弹的速度太快了,我大清可用不起啊。”原来李鸿章不问价格而先问打了多少发子弹,是在考虑成本的问题,当他得知半分钟不到就打出了300发子弹时,便立刻觉得成本太高了,而这也正是李鸿章最终决定不引进这款机枪的原因。

听完李鸿章给的理由后,在场的德国人又一次陷入疑惑,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堂堂大清国的首辅大臣,居然会因为一款武器的成本太高而放弃购买,要知道,中国当时虽然国力很弱,体量却非常大,GDP总量更是能排在世界前列,以这样的经济体量,又怎么会连子弹也用不起呢?

然而李鸿章却真就是这么想的,因为他与德国人不同,他对清政府太了解了,他知道就算大清的GDP再高,就算政府收上来的税收再多,也没有足够的军费来支撑这款全自动机枪的子弹消耗。原因很简单,那个时候的大清,早就已经从上到下腐烂透顶了,政府每年的收入,大部分都被各级官员层层盘剥,剩下的则要供养好吃懒做的八旗子弟,最终能用于民生、军事等领域的税收实属寥寥。

所以虽然确实被德国的先进机枪震撼到了,李鸿章却根本不敢引进,他知道一旦引进了,固然能在短期内提升清军的战斗力,长期来看,满清政府却反倒会因为军费开销的陡增而被拖垮。

作为大清的“裱糊匠”,李鸿章当然知道该怎么过日子,也知道哪些钱是可以省的,哪些钱是不能省的,而军费就恰恰就是可以打折扣的地方。虽然清政府对列强的战争屡战屡败,但就算打败了,列强也不会威胁到它的统治,最多是赔款割地罢了,而要让那些腐朽的统治阶层放弃享乐,则比杀了他们还要痛苦。这个道理,久居官场的李鸿章心里门清,万里之外的德国人却不清楚,所以他们才会对李鸿章的行为感到不可思议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