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 品出了汪曾祺的味道(附原作)

句子大全 2011-08-27 16:47:47
相关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在经过三年的折腾期后,终于回归了正常。结果,将2021年度的奖章颁给了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让人大感意外。一时间网上惊呼声一片:WTF,古尔纳特么是谁?

我也不知道,之前闻所未闻。

趁着热闹,查了下有关古尔纳的介绍,多多少少算是有些了二手感性认知。再然后,感谢群里的沧海老师,分享了全网仅有的两篇古尔纳短篇小说的中文翻译版,赶紧打开,一睹为快。

这两篇分别是《囚笼》与《博西》,来自2013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非洲短篇小说选集》,译者为查明建。

只有两篇短篇小说,就敢谈观感,就敢谈古尔纳,实在是很有些不自量力。但是,全网只有两篇,没得选,也只能就这两篇来扯淡。

因为这些年的兴趣点主要在电影上,很惭愧,我读的小说并不多。视野所限,也不敢做太过横向或者竖向的对比。就我所见,谈我所感。读古尔纳的作品,尤其是《囚笼》一篇,一种平和冲淡的文气扑面而来,让人倍感熟悉。那感觉,就是在读汪曾祺的作品。

如果说评选一个建国后的“短篇小说之王”,汪曾祺毫无疑问可以拿下这项桂冠,别无第二人选。

读汪曾祺的作品,最大的感受就是享受。他的作品用语冲淡平和,清新扑鼻,看似语言极简,看似稀松平常,却非常抓人,让人看几眼就挪不开眼,忍不住要一直读下去,看得畅快淋漓,非常过瘾。看似没什么故事冲突,情节却在无形中百转千回,牵动人心。

汪曾祺的作品,读起来很轻松,读完了是一种享受。不过,在轻松平和的背后,他所写的内容其实细思极恐,因为他描写的大多是苦难,他所展示的生活全是不平静岁月里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所谓的平淡不过是苦中作乐,是将生活看淡后的达观。

所谓的冲淡平和,只是一种表象,文字背后的隐忍与不屈,才是真正打动的人的东西。鲁迅善于“怒向刀丛觅小诗”,他写哀婉动情的诗歌也是一种愤怒的状态,汪曾祺则慈眉善目地将生活给你讲出来,将岁月的苦与难化成温馨平和的诗情画意。就像《活着》里的富贵,尽管越活越衰,却不动声色,向人讲自己的事好像不是发生自己身上。躺平的背后,是无尽的哀伤。

古尔纳的《囚笼》,也是这种风格。只是,古尔纳没有汪曾祺那么圆融,也没有鲁迅那么愤怒,而是用平缓的语调去刻画令人惊心动魄的史实。格调看,古尔纳要比汪曾祺高出一个层次,而这个层次恰恰决定了汪曾祺尚未达到诺贝尔文学奖标准。汪曾祺的老师沈从文才是,沈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一枚遗珠。

按说,《囚笼》类似于《小武》,讲的是一个底层小民与一名妓女之间朦胧的爱情故事。

《小武》讲的是一名被人唾弃的小偷与一名妓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其实,也没有发生爱情,只是小武的一厢情愿,甚至连暧昧一下都没有。妓女只是找个人能聊聊天而已,小武却动了心。

《囚笼》的故事也是,不过《小武》是纪实的,《囚笼》是抒情的,读起来很有一种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的感觉。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汪曾祺最出名的小说《受戒》,开头这一句就是普普通通,平平白白的语言。

《囚笼》的开头是这样的,“有时,哈米德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自己已经在这小店里待了很久很久,而且将会在此度过余生。”也是看起来平平淡淡,毫无出奇之处。

但空间感一下就建立起来,人物的形象也一下浮了起来。

哈米德是一个最底层的黑人移民,在一家边远小卖铺里替老板看店度日,寂寥的生活因为一个女孩的光临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女孩的到访,让哈米德整个人从蒙昧中苏醒了过来。“等到猛然清醒过来,才觉着像是有一只大手正掐住他的喉咙,把他从地上拎起来。”

古尔纳的作品翻译查明建,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学科带头人、英语学院院长、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主任,是典型的学院派。翻译古尔纳的作品,能够还原出精髓来。尽管我们面对的是翻译后的作品,但古尔纳抓人的文学素养,还是轻松能够击中人心。

对于哈米德的情窦初开,古尔纳写道:“她是一个有魅力的姑娘。不知道为什么,当他站在那里想着她,看着她消失在夜色中时,开始厌恶起自己来。她完全有理由鄙视他。他的身上和嘴里都臭烘烘的。”

也是几句话,就将处于爱情跷跷板底端的哈米德彻底写活了。他的自卑,他的仰望,他的渴求,都在文字之中浮现出来。

说是爱情,其实是哈米德的一厢情愿,是他的单相思。女孩每次来店里购物,不过是对他浅浅一笑,或者与他只有一点简单的对话。但是,只能想起这个名叫茹基娅的姑娘,哈米德的心里就泛起层层热浪。

“晚上关了店门以后,他就站在后院卧室的门廊上。那个时候,街上空荡荡、静悄悄的,与白天的喧嚣不宁截然不同。他时常想起茹基娅,有时还会轻声呼唤她的名字,但想她只会让他更觉得自己孤单和肮脏。他清楚地记得她第一次是怎样打量他的,又是怎样在夜色中离去的。他想摸摸她·······多年来没有亮色的生活使他变成了这个样子,他想,以至于现在会望着这个陌生小镇的街道,幻想着一个并不熟悉的姑娘成为他的救星。”

有了女孩的出现,甚至让哈米德打开了心扉,去做一些之前他从来不敢做的事。

尽管是小卖铺的店员,但他从来没有单独在夜里外出过,甚至小店紧靠着大海的事实,他都不知道。而心里有了女孩,哈米德终于鼓足勇气,去探索小店之外的区域,来到大海边。进而想起了自己的家乡,那里同样是一个靠近海边的地方。爱情,赋予人力量,诚然如此。

“海水的气息一下子勾起了他对父亲家乡的回忆。那个小镇也是在海边,他曾经和其他孩子一样,在沙滩上、树荫下玩耍嬉戏。”

变化就这么来了,整个世界对于哈米德都变得不再一样。

“不管怎样,他总算迈出了第一步,做了以前不敢做的事。打那以后,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关上店门、看过法吉尔之后,都会去岸边溜达一圈。法吉尔对此很不满,抱怨哈米德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但哈米德没有理会。他不时看一下过路的人们,但他们个个行色匆匆,从来不看他一眼。白天,他会留意那个让他的生活有了念想的姑娘。到了晚上,他就想象自己和她在一起的情景。当他慢慢走到静悄悄的道上时,便会幻想他们俩在一起,说说笑笑,有时她还会俏皮地把手搭在他的脖子上。”

他们个个行色匆匆,从来不看他一眼。行文之中,冷不丁的一句话,不经意间就将哈米德身为社会最底层人士的身份给透露了出来。

哈米德为了自己心爱的姑娘,每次都会在她来买东西的时候,给加了点量。甚至,货品短缺的时候,他还会从悄悄攒下的储备中取一些给她,那是为老顾客准备的。

但是,你以为的女神,却未必是真女神。

又一次,女孩来店里买糖。哈米德一如既往地给她多添加了一些。但是,女孩子的一句话,却让整个故事到了终点的时分,也让读者读的目瞪口呆。

她说,“你总在给我东西,我知道你也想得到回报。那样的话,光靠这些小恩小惠就不够喽。”

哈米德没说什么,他很不好意思。姑娘轻轻笑着走了。她回头瞥了他一眼,又冲他笑了笑,就一头扎进夜色中去了。

联系上面的文字,店里的老主顾曼塞在调戏姑娘后,说她就是一个妓女。哈米德当时选择不相信曼塞的话,直到姑娘这么说出来。

然后,整个故事就结束了。

短小精悍,余味绵长,余音绕梁,余思隽永。

留下的想象空间远比文字层面上所展现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满,值得咂思,值得品味。

这篇小说,从翻译版上看,才4600字,但足以将非洲移民在英国的生活遭遇刻画的活灵活现,让普通读者从来没有留意的角落发出光来,生出诗意。也让人在读完之后,不自觉地思考起移民在社会中的作用,还有他们的生存状态问题。

古尔纳之所以能够获得诺贝尔奖,与他的肤色以及创作主题有很大关系,颁给他是反映了诺贝尔的政治正确。古尔纳是一名黑人,他的创作主题一直围绕“难民”、“殖民”进行写作,然后报之以悲悯与同情,赋予人文关怀。如果他不是一名黑人,并以写作“难民”为主,大概诺奖还轮不到他。但既然已拿下,也已经证明了其作品的文学性也绝非浪得虚名。诺奖可以有冷门,但每一个获得者都配得上这项荣誉,都实至名归。

诗在言中,意在言外。古尔纳做到了。

至于另外一篇《博西》,文字稍微长了一些,故事也很简单,就是一段意识流的叙述,就像一个叙述者的呓语,讲了一个不像故事的故事,故事的第一人哈吉接到旧友的一封来信,然后被它“撕碎了我为自己营造的宁静”,进而让他陷入了对于故土以及童年往事的追忆里。

表面上看,是哈吉对儿童玩伴博西沉痛的思念,实际上他展现的是莽撞青春的消失,故乡的远离,加上种族歧视的遭遇,饥饿、贫穷、家暴,乃至随时遭遇性剥削的女性,不存在的非洲帝国……

短短的一篇文字,通过哈吉沉痛又深情的回忆,徐徐展开了一幅非洲移民的生活画卷,依旧意在言外,引人深思。

两篇小说,文字不多,样本也不够全,仅能看到古尔纳文学创作的一鳞半爪,但也已足够感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魅力。

版权的问题,我就不直接贴文字了,以图片的形式给大家展现一下《囚笼》这个故事吧。

李啸天)

PS:文中剧照配图来自非洲电影《旱季》《黑帮暴徒》。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