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跟着《登场了(敦煌》看人类文明的骄傲)

句子大全 2013-03-08 03:22:55
相关推荐

“以青春视角,看千年敦煌的活力涌动;以时代触觉,感受古老东方的华彩篇章。”这是最近热播的《登场了!敦煌》中令人心潮澎湃的经典语录。其中第一期的节目主题——匠心,通过敦煌守护者一生的奉献,展现了敦煌在我国历史文化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

说起敦煌,第一位不得不提起的名字便是常书鸿了。

常书鸿在塞纳河畔与敦煌文物的一次偶然邂逅,彻底改变了他的生命轨迹。为了心中那份召唤,他放弃了繁华优越的巴黎生活,来到黄沙漫天的莫高窟,更将此后六十年的荣辱沉浮和恩爱情怨都留在了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中。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赞誉他“筚路蓝缕,厥功至伟,常公大名,宇宙永垂”。

常院长一生致力于敦煌艺术研究保护等工作,被人称作“敦煌的守护神”。常先生把他的一生奉献给了敦煌艺术。他放弃了个人的艺术创作,带领研究人员清沙筑墙、整理资料、修复石窟塑像、临摹历代壁画,为敦煌的保护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8年,全国还在动荡之中,敦煌研究院也面临着不知何处去的命运,常书鸿先生给上海的《大公报》写了万言文章:《从敦煌近事说道千佛洞的危机》为敦煌的生存大声疾呼,引发全国读者的热烈反响。

大国工匠,六十四载潜心修复——李云鹤

1956年,为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正读高二的李云鹤从山东出发,踏上了西去新疆的漫漫征程。因中途探望在敦煌工作的舅舅,李云鹤在当地逗留了几日,未曾想,这一留,竟是一辈子。

一件事干一辈子,时间好似很快;一辈子就干一件事,时间又好像很慢。以心为笔,以血为墨,六十四载潜心修复,八十八岁耕耘不歇。被誉为“壁画医生”的他,六十多年中,让4000多平方米壁画和500多尊塑像“起死回生”,并开拓出“空间平移”“整体揭取”“挂壁画”等众多国内首创的壁画修复技法。

最小号的医用注射器、包裹绸布的棉球、专用的回贴木刀、洗耳球、除尘器……文物修复绝对称得上是最考验技术和耐心的工作之一,稍有不慎,一块凝结千年前祖先心血的文物就将彻底泯灭于历史尘埃中。

64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已是一生,对于1600多岁的敦煌而言,却只是一瞬。莫高窟一共4.5万平方米,李云鹤忙碌了一辈子,只修复了不到十分之一,这一生的坚守,令人敬仰。

敦煌的壁画美得不可方物,若是能亲眼见到那栩栩如生的人物形态,以及宏大的场面,恐怕也是一份极其重要的礼物。

樊锦诗先生说过:“我们这些人,用毕生的生命所做的一件事就是与毁灭抗争,让莫高窟保存得更长久一些,再长久一些”。

来源:敦煌写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