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20年后 刘过故地重游写下一词(末二句惊艳千年:终不似 少年游)

句子大全 2008-07-30 05:53:45
相关推荐

刘过词风类似稼轩,但却能在豪迈纵横之中显现出俊逸个性,因此自成一家,在辛派阵营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正如刘熙载所评价的:“刘改之词,狂逸之中自饶俊致,虽沉着不及稼轩,足以自成一家”。无疑,下面这首登临名作《唐多令》便是这样一首独具风格的佳作。

一、安远楼前曾“少年”

安远楼在武昌黄鹄山(武汉蛇山,又名黄鹤山)上,也称为南楼,姜夔曾在词序中记载过此楼的建成时间,即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淳熙丙午冬,武昌安远楼成”。

刘过年轻时,曾和一群知己朋友,登上安远楼,怀着一腔热血,饮酒论势、纵情豪迈,大醉之后,乘着一叶扁舟,各自去寻找报效国家的门路。那一年,刘过年近三十,似乎尚能以“少年”呼之,因为词中的“少年”,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非年龄上的绝对划分。

然而,弹指一挥间,二十多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年过半百的刘过,没有了少年时的张狂,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再次重游安远楼,酒宴之上,一位黄姓的歌妓向他乞词,刘过不禁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让“楚中歌者竟唱之”的千古佳作。

二、重过南楼浑是愁

武昌是荆湖北路首府,扼据南北交通要道,是兵家纷争之地,词人二十年后重游此地时,中原不仅没有收复,自己反而变得衰老而憔悴,且一事无成。此时,韩侂胄掌权,南宋朝廷更是衰弱不堪,将才难觅,然而,侂胄为了成己之名,不顾当时宋朝的疲弱之态,随时将要挑起战乱,那种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的担忧,那种国仇家恨的辛酸,年华易逝的无奈,一时涌上心头,全都深深反映在了这首简短的小词中。

序曰:【安远楼小集,侑[yòu]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唐多令刘过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起句写景,点明登楼之所见,“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但因为带着愁情,因此词人所见之景,只聚焦在一泓寒水、满目芦苇而已,萧疏的景象和低徊不定的心境,交融在一起,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黯淡且微冷的凄凉画面。词人心中的哀愁,一如这长满汀洲的芦叶,略带浅流的寒沙,不可胜数、不可排遣。

接着,词人从空间转到时间,“二十年、重过南楼”,以虚带实,直接跨越二十年的时光!二十年前,词人年纪不大,意气风发,安远楼也落成不久,词人在这里,着实有过一段放荡不羁、激扬文字的生活,“黄鹤楼前识楚卿。彩云重叠拥娉婷”、“醉槌黄鹤楼,一掷赌百万”,潇洒之极。

但,转眼间二十年弹指一挥,以身许国的刘过,却一事无成,如今故地重游,想到国家危机四伏的态势,想到自己年过半百的残身,如何不勾起心中的凄凉?更何况“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柳下的行舟还没有系稳,就又要离开了,不消几天,中秋又要来了。这是催人心肝的无奈,象征着漂泊不定,也象征着时光流逝之快,这种无可奈何,词人只淡淡地一点,但却让每一个人感动。

下片纯是言情,都从“故地重游”四个字中来,无论是故人还是旧江山,似乎都已经变得似曾相识。“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残山剩水,故人还在吗?词人难道只是悲秋、叹老、感怀故人吗?不,这位被誉为“天下奇男子,平生以气义撼当世”的刘过,还有着深深地国愁,“旧江山、浑是新愁”,原来种种黯淡的心绪,均是从这里而来!

壮丽的山河,可能又要遭受巨大的摧残,而江河日下的大宋、虎视眈眈的敌人,更是让人感到悲从中来?词人说“浑是新愁”,当真丰富无比:既有新愁,必有旧愁,那么旧愁是什么?是不能收复失地的家国之愁,是报国无门的怀才不遇;又添了新愁,新愁如何?新愁是对大宋局势衰颓、天下百姓即将糟苦的担忧,是时光易逝年华不再的哀伤。这新旧之愁,让词人不忍解脱、更不能放手。

于是,词人欲买花载酒,苦中求乐,暂时驱散一下心头的愁情。可是,“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国家之恨、身世之愁,又怎能是买花沽酒所能冲淡的?经过二十多年的漂泊,词人知道,即便是再好的诗酒花茶,也无复当年之乐了。垂垂老矣的刘过,还能做些什么呢?这种沉郁又天真的感慨,令读者感到无穷的哀叹。

三、终不似、少年游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论述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刘过的这首《唐多令》,无疑便是情真、景真、意真的佳作,尤其更令人感动的,是词中暗喻的家国之愁。

词人面对浩浩江水,所见只有芦叶汀洲、寒沙浅流,这并不是词人没有见到大江,而是自动忽略了与其心境不合的景物,柳下系舟未稳,中秋转眼又到,黄鹤矶断、故人不见,江山未改、又添新愁,欲纵情声色诗酒,可是已无少年豪兴……恢复失地尚且无望,国家还要面对日渐衰颓的国力民生,一种不祥的预感,压向心头,令人肝肠寸断,甚至不寒而栗!

刘过的爱国词篇,大多豪放奔腾、痛快淋漓,但是这一首却蕴藉含蓄,耐人咀嚼,且工整上口,尤其是词中流露的多方情感,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含蓄中有深致,虚处见真景、真意、真情。

这也就难怪,刘辰翁读之大为倾倒,周密因之而有“重过南楼”之语,更为其更名《南楼令》。《唐多令》本是僻调,填者本少,但刘过这首词一出,和者如林,也足见此词影响之大!甚至直到今天,虽然没有了刘过的登临之恨,但当我们读到“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时,仍然能激起心中的波澜,仍然能让人感动不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