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文化白洋淀」一幅北方水乡的风景画

句子大全 2015-05-27 01:28:51
相关推荐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素有“华北明珠”、“北地西湖”之美誉,是小兵张嘎故事的发生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它不仅风景秀丽更是荷文化的发源地,6月开始荷花盛开,芦苇丛生,淀内香气四溢,是赏荷的最好季节,它是鸟的王国、鱼的乐园、多种水生植物的博物馆。

白洋淀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白洋淀自古即是帝王巡幸驻跸之所,英雄辈出之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聚居繁衍,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在此修筑了长城,北宋名将杨六郎曾在此屯兵驻守,大败韩昌;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先后40余次游览白洋淀,并修建四所行宫,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

芦苇荡是白洋淀的标志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著名的水上游击队“雁翎队”,利用淀区芦荡遍布,沟河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强,痛击日本侵略军。《新儿女英雄传》《小兵张嘎》等抗日故事也都取材于此。

白洋淀的历史记忆

白洋淀,这是历史上人们对烟波浩淼的白洋淀一种由直观印象形成的称呼。白洋淀原来范围很大,又曾是黄河故道。据古地理典籍《山海经》记述:上古时期白洋淀一带曾是黄河故道,这里洪水滔天。到东汉永平十三年,古黄河改道南移,大量河水存积在这片洼地,形成较大面积的水域。又,《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莫州有九十九淀”。莫州包括莫县、清苑、文安、任丘、长丰、唐兴(即现在的安新)等广大地区。实际上,当时的白洋淀,西至清苑,东南到任丘、文安、徐水。这么大的水域,每逢大风卷起层层波浪时,宛如一群白羊前拥后挤地奔跑,于是便有了白羊淀的称呼。

《安新水利志》也曾记载:《宋史河渠志》中就有白洋淀的称呼。到明朝正德十二年,杨村河决口始成“泽国”,并形成徐、漕、雹、萍、一亩、方顺、唐、滋、沙九河入淀之势。人们看到淀水“汪洋浩淼,势连天际”故称白洋淀。到清乾隆二十八年,正式划定了东、西淀界限,“大清河自雄(雄县) 入,迳张青口(今文安),口西西淀,东东淀”。

白洋淀历史传说地名作为一种表称地点的文化符号,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

白洋淀的文化积淀

安新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卫东称,白洋淀历史文化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保定徐水南庄头先民早在1万年前就定居在淀区上游。此后,安新县留村仰韶文化、梁庄磁山文化、申明亭龙山文化等,体现白洋淀及周边地区文化的深刻内涵。

在史籍中对白洋淀的明确记载有三处。《史记》中“荆轲至易水上,既祖,取道”;西晋左思《魏都赋》里“鸳鸯交谷,虎涧龙山。掘鲤之淀,盖节之渊”;北魏《水经注》载,“易水又东,埿水注之,水上承二陂于容城县东南,谓之大埿淀、小埿淀。其水南流注易水,谓之埿洞口。水侧有浑埿城。”浑埿城即是安新县城,可见白洋淀在这段漫长的历史时代,只在中华文明中占据了边缘位置。

文化繁荣阶段。辽宋时代至今的一千年,白洋淀文化逐渐走向繁荣。先是辽宋百年对峙和通商,随着元代开始定都北京,白洋淀因为其区位优势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开始受到最高统治阶层和文化名人的关注,积累了丰厚的文化积淀。

《宋史河渠》记载,何承矩请旨动员士兵和民工开挖河道,堆积台田,种植芦苇和水稻,形成方园几百里“深不可行舟,浅不可徒涉”的水网沼泽,有效阻挡了辽国精锐骑兵南下,也造就了如今白洋淀3700多条沟壕和12万亩苇田的基本地貌。

芦苇荡上的文化传承

2017年4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设立雄安新区,给白洋淀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将发生重大转型,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标杆和旗帜。

白洋淀水美、荷美景色更美,安新、雄县、容城、任丘环抱淀上,独特的水乡文化,淀上人家美味小吃勾勒出一幅北方水乡风景画。

在白洋淀,芦苇只被称作“苇”,收割芦苇被称作“打苇”,简约的称呼就像喊自己的孩子那般亲昵。《安州志》载:“十年种地,未必五年有秋,所赖以养家者,唯织席耳”。更有孙犁先生的《采蒲台的苇》——亦只称呼一个“苇”字——开篇就讲:“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得是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白洋淀从古至今盛产苇席,水乡人民心灵手巧,一直有着传统的编制技艺,而芦苇画正是结合民间传统工艺与现代装饰艺术下产生的艺术佳品。近年来,随着老一辈编织技艺师傅的老去,加之芦苇画的技术难度很大,年轻一代不愿下苦心学习,使最具特色的白洋淀芦苇画传统工艺在传承上似乎难以为继。

据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苇编技艺传承人、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芦苇画大师杨丙军介绍,白洋淀的芦苇皮很薄节却很长,且韧性很好,而芦苇画正是由这类特种的芦苇加上其它材料,经选料、分类、切割、压平、雕刻、编织、烙烫等多种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其画面本色天然,古朴典雅,带有很浓郁的装饰意味,具有浮雕的性质,又有着自然天成的美感。

杨丙军认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技艺时,需要人们静下心来予以聆听和品味,唯有触动到自己的心灵,方能谈及传播芦苇画文化推广将白洋淀芦苇画技艺发扬光大。

白洋淀的红色文化

白洋淀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因电影《小兵张嘎》驰名中外。

一个以抗日战争时期的白洋淀为大背景新建景区在白洋淀悄然形成,这就是白洋淀《嘎子印象》,慕名前来嘎子村游客不仅在极具水乡特色的嘎子村渔家小院参观,更能看张嘎子堵烟囱的雕像和胖翻译官买西瓜的雕像,嘎子家,胖墩家,英子家……体会原汁原味的水乡村庄格局,品味红色文化的魅力。

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淀泊相连、苇壕纵横的白洋淀上,有一支神出鬼没、来无影去无踪的队伍。他们时而化装成渔民,巧端敌人岗楼;时而出没在敌人运送物资的航线上,截获军火物资;时而深入敌人的心脏,为民除掉通敌的汉奸;时而头顶荷叶,嘴衔苇管,隐蔽芦苇丛中,伏击敌人保运船。这支令敌人闻风丧胆,却让百姓欢欣鼓舞的队伍,就是活跃在白洋淀上的抗日武装——雁翎队。

雁翎队利用淀内沟壕纵横、港汊众多、千顷芦苇荡、万亩荷花塘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发挥白洋淀人谙习水性的特点,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顽强、机智灵活,同日寇展开了水上游击战,他们除汉奸、端岗楼、打伏击,谱写了一曲人民战争的赞歌。智取十方院岗楼、夜袭大淀头岗楼、巧用矛盾端岗楼等对日抗战的英雄事迹至今广为流传。

位于白洋淀文化苑内的雁翎队纪念馆,占地面积为1666平方米,有260多幅珍贵历史图片和100多件实物,是抗日战争时期,军民浴血奋战抗击敌人的见证。

白洋淀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3年加入共产党的辛璞田,受顺直省委的派遣到家乡马家寨开展农民运动。1927年夏共产党刘亦瑜,受中共保定地委的派遣到淀区北冯村与王家骥等人,建立起淀区第一个党支部。辛璞田、刘亦瑜、李之光、侯卓夫等革命先烈,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舍家弃业,投身革命,坚持真理,宁死不屈,成为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抗日战争时期,活动在白洋淀的抗日武装“雁翎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淀区芦荡遍布,沟河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强,痛击日本侵略军,大长我中华民族之威风,显示出燕赵儿女的聪慧勇敢。

荷花淀文学派兴起

说起白洋淀,让人想到最多是《小兵张嘎》《雁翎队》还有孙梨先生那篇著名的《荷花淀》。

白洋淀是孙梨投身抗日走向革命的摇篮。1933年,孙梨高中毕业,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月里,他在北京先后做过小公务员,小职员儿,因为找不到生活的方向,两年后辞职回家。1936年夏,经老同学介绍,他到安新县同口镇完全小学任教,从此与白洋淀结下了一生不解之缘。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他满怀激情弃笔从戎,毫不犹豫的投身到革命的抗日烽火之中。在革命的大洪炉中,他用自己手中的笔讴歌赞颂抗日英雄,编写抗战的小说,散文,诗歌鼓舞和激发大家抗日的热情。或许因为他是从同口走向革命的吧,他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是反映白洋淀地区抗日题材的。他常常向人们说:"同口是组织抗日力量的烽火台之一,在抗日的历史上永远不会淹没。″当人们问及他创作经验时他说:"我在白洋淀一带生活过,那时我在安新县同口镇完全小学教书,白洋淀边这些村镇的那种明丽景色,早晨晚上从野外吹来的那种水腥味,小镇上人们的多种劳动和生活,都给我留下了很刻的印象。″也许正是基于如此。他在抗日期间创作了一大批有关白洋淀地区全民抗战题材的作品。《白洋淀之曲》 《琴和箫》《白洋淀边的一次小战斗》《荷花淀》《芦花荡》以及后来写的《嘱咐》《渔民的生活》 《织席记》《一别十年同口镇》……等等有关白洋淀抗日根据地里人民战争的文学作品。后与刘绍棠、从维煕、韩映山、徐光耀等一些写白洋淀文学的作家一起,被文学界亲切地称为"荷花淀派″。

孙梨纪念馆坐落在文化苑中心地带,看上去更象没有围墙的四合院儿,东西正对着的两排是孙梨纪念馆展览大厅,北边儿靠东的方向是抗战英雄纪念长廊,整个长廊墙面用仿铜雕的方法,镌刻着所有牺牲在白洋淀的抗日英雄的名字及英雄事迹。南边儿靠西的地方是一处当地各种芦编工艺品展览室,装饰的古朴典雅,一尊孙梨先生的汉白玉雕像坐落纪念馆大院中央。

白洋淀民俗文化淳朴、民俗与特产造就了白洋淀独特的饮食文化。素有“白洋淀风味”之说,全鱼宴、卤河蟹、半蒸半煮贴饼子熬小鱼、咸鸭蛋、鱼肉饺子等特色饮食自古有名。

(作者:苏冬斌 图片均为刘向阳拍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