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呻吟语》:古人对生命与生活的感悟

句子大全 2019-08-03 20:51:37
相关推荐

正命者,完却正理,全却初气,未尝以我害之,虽桎梏而死,不害其人正命。若初气所凿丧,正理不完,即正寝告终,恐非正命。

德性以收敛沉着为第一,收敛沉着中又以精明平易为第一。大叚收敛沉着人怕含糊,怕深险。浅浮子虽光明洞达,非蓄得罪之器也。

能按照正常完成人生使命而死的人,就圆满地保持了人世间的正理,保全了生命之初的元气。正理和元气都没有因为自身而受损害,因此,即使带着刑具而死去,也可称之为正命。如果最初禀受的元气损伤失尽了,正理不完善,即使是寿终正寝,恐怕也不能算是正命。人的德性以自我收敛沉着为第一,收敛沉着中,又以精明能干、平易近人为关键。一般情况下,收敛沉着的人害怕含糊,害怕深险。轻浮浅薄的人,看上去虽然显得豁达开明,但仍然算不上是一个具备高贵品质的人。

真机、真味要含蓄,休点破。其妙无穷,不可言喻,所以圣人无言。一犯口颊,穷年说不尽,又离披浇漓,无一些咀嚼处矣。

性分不可使亏欠,故其取数也常多,曰穷理,曰尽性,曰达天,曰入神,曰致广大、极高明。情欲不可使赢馀,故其取数也常少,曰谨言,曰慎行,曰约己,曰清心,曰节饮食、寡嗜欲。

体会人生的真机真味要含蓄不露,不要轻易点破,其中的奥妙无穷无尽,是不能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因此,圣人常保持沉默。有的一旦犯了口舌,长年累月也说不尽,而且支离破碎,让人难得要领,就没有什么呻可以让人品味的地方了。人的本性,不能让它亏损欠缺,因此,其可取法的形式也常常比较语多,如有穷究物理,有尽量发挥扩充人的本性,有通达天意有定神静心,有达到广大宏远、最高的聪惠洞达的境界。人的情感和欲望不能太贪婪,因此,取用的方法要尽量少。要谨慎言语,要三思而行,要约束自己,要清心寡欲,要节制饮食,减少不良嗜好。

深深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英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辨是第三等资质。六合原是个情世界,故万物以之相苦乐,而圣人不与焉。

深沉、忠厚持重是第一等的天资,襟怀坦白、豪爽仗义是第二等的天资,聪明、有才干、能言善辩是第三等的天资。天地自然原本是个情感交融的世界,所以万物生于其间,也因之体现着愁苦和快乐,但道德修养极高的圣人就不会受情感世界的苦乐而困扰。

凡人光明博大、浑厚含蓄是天地之气,温煦和平是阳春之气,宽纵任物是长夏之气,严凝敛约、喜刑好杀是秋之气,狂肆是疾风之气,错惑是霾雾之气,从容是温润是和风甘雨之气,聪明洞达是青天朗月之气。有所钟者,必有所似。

有的人光明磊落胸怀宽广,浑厚大气含蓄内敛,这种人是禀天地之气而生的。有的人温和平静,这是禀受和曦的暖春之气,有的人宽厚纵性、随和任意,这是禀受了热情奔放的夏日之气;有的人严肃凝重、收敛简约,喜欢刑罚,爱好杀戳,这是察受了秋天萧索肃杀之气;有的人沉腹很深、固守吝啬,那是禀受了严冬寂寞宁静的气象。暴躁易怒是察受了惊雷之气,狂放恣肆是禀受了疾风之气,昏庸糊涂是禀语受了阴晦迷雾之气,隐埋仇恨、流连恩爱是禀受了阴气堆积之气,从容不迫、温文尔雅是禀受了和风甘雨之气,聪明伶俐、洞达世象是禀受了晴空明月之气。所以,一个人禀受了什么样的气象,就必然会表现出与之相似的气质。

先天之气发泄处不过毫厘,后天之气扩充之必极分量。其实分量极处原是毫厘中有底,若毫厘中合下原无,便是一些增不去。万物之形色才情种种可验也。

蜗蒧于壳,烈日经年而不枯,必有所以不枯者在也。此之谓以神用先天之造命脉处。

兰以火而香,亦以火而灭;膏以火而明,亦以火而竭;炮以火而声,亦以火而泄;阴者,所以存也;阳者,所以亡也。岂独声色、气味然哉?世知郁者之为足,是谓万年之烛。

每个人生来具备的气质,可以发泄扩充的地方只不过一点点而已,然而,通过后天的修养和扩充则必然能够达至高至大的境界。其实,修养扩充达到至高至大的境界还是靠原来那点先天之气做底子,如果本来的气质一点都没有,便丝毫也不会增加。

世间万物的形、色、才、情,种种都可以验证这一道理。蜗牛隐藏于壳中,在炽热的太阳曝晒下,长年累月而不会枯死,这中间必然存在着不枯死的原因。这说明天地间造物主创造万物时赋于生命的神奇巧为之处。

兰草用火点燃才能散发芳香,也是因为火的燃烧才使它消亡;灯油因为用火点燃而发亮,也是因为火的燃烧才使它耗尽;炮竹因为火的点燃而发出响声,也是因为火才使它分解流散。由此可见,阴暗而不显露则使它们赖以存在,光明显露而不会隐藏就会导致它们的灭亡。难道只呻有声、色、味是这样的吗?世上那些知道处于晦暗之处而能充实满足的吟人,才算得上是万年不灭的蜡烛啊!

火性发扬,水性流动,木性条畅,金性怪刚,土性重厚。其生物也亦然。一则见性,两则生情。人未有偶而能静者,物未有偶而无声者。声无形色,寄之于器;火无体质,寄之于薪;色无着落,寄之草木。故五行惟无体而用不穷。

火的本性是勃发昂杨,水的本性是流动不止,木的本性是条理顺畅金的本性坚硬刚强,土的本性是凝重厚实。由这五行所生成的万物它们的天性无不是如此。事物独处时就能见到它真正的本性,两个掺杂相伴就会生出感情。人不能在两人相处时保持心静,物体没有在两物相碰时而不发出响声,声音没有形状和色彩,它依靠器物而发声;火没有形体品质,它只依靠柴草的燃烧方可显现出来;颜色没有着落,它都寄托在花草树木上在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中,只有火没有形状,却有无穷无的用途。

人之念头与气血同为消长。四十以前是个进心,识见未定而敢于有为;四十以后是个定心,识见既定而事有酌量;六十以后是个退心,见识虽真而精力不振。未必人人皆此,而此其大凡也。古者四十仕,六、七十致仕,盖审之矣。人亦有少年退缩不任事,厌厌若泉下人者;亦有衰年狂躁妄动喜事者,皆非常理。

若乃以见事风生之少年为任事,以念头灰冷之衰夫为老成,则误矣。邓禹沉毅,马援矍铄,古诚有之,岂多得哉!

人的思想念头与气血随着岁月的进程而同生同灭。四十以前具有上进心,此时认识和见解还没有完全固定下来,因此敢于闯荡有所作为,四十岁后心思逐渐稳定,此时见识已形成,所以凡遇事都有个思量斟酌。心有余而力不足。当然,并非每个人都是如此,但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

古时候的人,四十岁出去做官,六十岁或七十岁就辞官告退老归里,大概就是因为很慎重思考了这个道理的缘故。当然,人们中间也有年纪轻轻却畏缩不前,不愿有所作为的,无精打采就像一个垂死之人,也有年纪老了还痴狂浮躁轻举妄动喜欢多事的,但这些都不合常理。如

果把那些遇事风风火火的年轻人当可以担当重任的人,把那些心灰意懒的衰老之人当做老成持重的话,那也是错误的。东汉光武时的邓禹年少时就深沉坚毅,而马援到老而依然勇健焕发,古代确实有这样的人,但是多么的不可多得啊!

命本在天。君子之命在我,小人之命亦在我。君子以义处命,不以其道得之不处,命不足道也;小人以欲犯命,不可得命而必欲得之,命不肯受也。但君子谓命在我,得天命之本然;小人谓命在我,幸气数之或然。是以君子之心常泰,小人之心常劳。

性者理气之总名。无不善之理,无皆善之气。论性善者,纯以理言也;论性恶与善恶混者,兼气而言也。故经传言性各各不同,惟孔子无病。

人的命运由上天安排而君子的命运却掌握在自己手中,小人的命吟运也掌握在自己手中。君子用道义来对待命运,不用正义的方法得来的语命运就不接受,把命运的好歹看得微不足道。小人用自己的贪欲去触犯天命,不该得到的却一定要得到它,不肯接受天命的安排。但是,君子所说的命由自己掌握,是因为他顺从了自然的客观规律;而小人所说的命掌握在自己手中,是他侥幸或偶然走运。所以,君子的内心经常平静泰然,小人的内心经常劳碌不安。

性是理和气的总称,没有不善的理,也没有都善的气。论性善的人,只是纯粹从理方面来说的;论性恶或论善恶相混的人,是从理、气两方面兼说的。所以,儒家的经典与传注在谈论性时,见解都各不相同,惟独孔子的论述没有毛病。

气、习,学者之二障也。仁者与义者相非,礼者与信者相左,皆气质障也。高髻而笑低髽,长裾而讥短袂,皆习见障也。大道明率天下气质而归之,即不能归,不敢以所偏者病人矣;不与焉制一齐天下趋向而同之,即不能同,不敢以所狃者病人矣。哀哉!兹谁任之?父母全而生子,子全而归之,发肤还父母之初,无些毁伤,亲之孝之也;天全而归之,心性还天之初,无些缺欠,天之孝子也。

气质与习惯,是做学问的人的两大障碍。坚持仁与坚持义的人互相攻击,坚持礼与坚持信的人互相违背,这都是气质造成的阻碍。梳高发髻的讥笑梳低发髻的,穿长衫的讽刺穿短衫的,这都是习惯造成的障碍。大道昌明,天下持气质的人都会归向它,即使不归顺它,也不敢用偏离大道的理论去指责他人。国王的制度统一了,普天下的趋势归向就会统一,即使不能一致,也不敢用偏离国王制度的东西去指责别人了。可悲呻啊!大道昌明、王制统一如此重任由谁来担当呢?父母将孩子完好地降生,孩子就应该将自己再完整地归还给父母,语身体发肤和降生时一样完好无损,这才算是父母的孝子。上苍使人完整地降生,人也应该将自己完整地归还给上苍,心性也和降生时上天赋予的一样,没有丝毫欠缺,这才算是上天的孝子。

性,一母而五子。五性者,一性之子也。情者,五性之子也。一性静,静者阴;五性动,动者阳。性本浑沦,至静不动,故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才说性,便已不是性矣。此一性之说也。

如果把人的本性比作母体,仁义礼智信便如一个母亲所生的五个儿子一样。所谓五性就是善性繁衍出来的儿子。情感是五种子性的产物。本性是宁静的,属阴性;而五性衍生形式是多变的,运动的,属阳性本性本来是浑沌不清,寂静不动的,因此说:“人生来喜爱宁静好静是人的天性。”当说到具体的性时却又离开人的本性了,这只是对人的本性的阐述。

满方寸浑成一个德性,无分毫私欲便是一心之仁;六尺浑成一个冲和,无分毫病痛便是一身之仁;满六合浑成一个身躯,无分毫间隔便是合天下以成其仁。仁是全体,无毫发欠缺;仁是纯体,无纤芥瑕疵;仁是天成,无些子造作。众人分心为胡越,圣人会天下以成其身。愚尝谓“两间无物我,万古一呼吸。

整个心中浑然而成一个德性,没有一丝一毫的私欲,就算是一心吟意的仁;六尺之躯浑然而成冲和宁静,没有半点的病痛,就是一身一体的语仁;天地四方浑然而成一体,没有一丝间隙,就是全天下以成其仁。仁是全体,没有半点欠缺;仁是纯净的形体,没有细微的瑕疵;仁是天成的,没有一丝一毫的造作。平常人把心分成相隔遥远的南北两部分,圣人却汇集天下万事万物来成就自己本身。我曾经说:“天地间没有物我的区分,万古之间不过一呼一吸而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