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高丽中期主题意蕴与中国文学的关联 针砭时弊(忠君爱国的情怀)

句子大全 2008-07-19 12:00:43
相关推荐

高丽中期主题意蕴与中国文学的关联,针砭时弊、忠君爱国的情怀

高丽诗人学诗,经史百家为必读书目。诗人不仅对中国典籍精通,诗中运用典故信手拈来,还对中国诗人传奇的人生、不拘的人格和非凡的诗才都津津乐道,他们在模仿名家名作的基础上,逐步开始追求一种诗作主题的“神似”。

比如,李仁老续写了李白的名作《行路难》三首,取名《续行路难》,其中第一首与李白的《行路难》第三首形神达到高度相似。

李白的《行路难》是被权贵排挤离开长安之时所作,才学见识如李白,也因小人进馋而“赐金放还”。诗中吟诵到“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不要学许由用颍水洗耳,不要学伯夷和叔齐隐居收养采薇而食,诗人在首联即对许由、伯夷与叔齐的弃世提出非议,随后对伍员、屈原等人殒身政治表示不满,意在暗指揭露宫廷政治的黑暗和险恶。李仁老结合自己的生平遭遇续写此诗,同样释放了自己因理想不得实现的悲愤和对武臣执政下黑暗世界的控诉。在首联李仁老说,不要拈虎须、惊卧龙,人生路上每一步都艰难异常。

与人生路相比,险地要塞的太行和孟门都似坦途,这一句同样是对李白“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句诗的化用。据《高丽史》记载,李仁老出身于当时八大家族之一的庆源李氏家庭,但父母早亡,由廖一僧人抚养成人。高丽王朝重文轻武,文武臣之间矛盾积怨很深,武人长期备受压抑,直至毅宗达到白热化。

1170年爆发了以郑仲夫为首的武臣之乱,从此,文人不断遭受迫害,有的被杀、有的被流放、有的不得不避隐至山林。李仁老则为了避乱削发为僧,入山十年不出,虽之后出山曾努力在政治舞台上活跃,但仍不被重用。他与当时名士林椿、吴世才、李湛之、皇甫沆、赵通、咸淳等七人结为密友,诗酒相娱,以知识分子自己的方式发泄不满。可以说,李仁老对李白的接受并未停留在景仰和赞赏的层面,他的人生态度和诗文也深受李白的影响。而他随之续写的《续行路难(其二)》更是明显看出模仿李白诗作《梁甫吟》的痕迹。

李白放荡不羁、傲世独立的个性,抨击权贵、鄙夷富贵的情操,诗歌大胆直接的抒发手法等等无一不对李仁老产生深刻影响,“我欲伸曲钩斩曲几,要须平直如金矢”与《梁甫吟》中“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如出一辙,与李白惯常的豪迈气势并无二致。《高丽史》中评价李仁老“性偏急,见忤当世,不为大用”,其子李世黄在为《破闲集》作跋时也写他“心中汹汹,居常郁郁”,可见他在武臣执政的压迫下,仍旧不肯向豪强势力妥协。

可以说,李仁老的个性和所处的武臣中期的时代背景均为他接受李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他一直深受儒家传统观念影响,追求兼济天下,他有着宏伟的政治抱负,以治平天下,流芳千古为人生目标,因此他对国家和社会也有着非同一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是这种思想让他对李白人格和诗作产生了共鸣,写下了《续行路难》,大胆揭露高丽王朝的腐败,遭受武臣集团压迫的悲愤。李白有才却苦被奸人所害得不到施展,李仁老的雄心壮志也因现实的黑暗得不到展示,政治上相似的不幸遭遇使两位诗人的思想有了某种共同点。

李奎报诗作也有许多反映黑暗现实,同情下层人民生活的内容,同时诗作中还流露出对祖国、人民深沉的爱,这与杜甫的很多诗作主题不谋而合。比如,在李奎报的《闻官军与虏战捷》与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首诗中便这样写道,

胡骑犹未歼,夜卧难交睫。邮筒疾似飞,报导官军捷。一国喜浓浓,蔟贺如云合。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李奎报诗中是听闻高丽战胜契丹的喜悦,杜甫诗中是忽闻安史之乱结束之后的喜悦。虽然李诗不及杜诗之快意,读来略逊一筹,两首诗也没有使用任何相似的典故、诗句,却洋溢着同一份热爱祖国而又饱经战乱的诗人之心。战乱给人民带来难以忍受的灾难,李奎报与杜甫虽然身处不同时空,却都感到深深的忧虑和痛苦,因此才有两位诗人听闻战争胜利同样又惊又喜,挥毫而作的诗歌,诗人的喜悦之情正是诗人内心的爱国爱民的另一种形式的表现。

在高丽中期,对杜甫的评价离不开“忠孝思想”。高丽文人对其忠君、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责任感也是大力赞美和高度评价,李仁老在《破闲集》中便称其“毅然忠义之节,根於中而发於外,句句无非稷契口中流出”。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宏伟抱负、热爱祖国和人民,他嫉恶如仇,对朝廷和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大胆批评和揭露。

他同情人民,愿为解救人民的苦难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的忠君思想,这与高丽中期文人的思想感情相契合。韩国直到朝鲜时期一直把儒教作为根本思想,而杜甫的爱国忠君精神恰恰符合这一根本思想。即使李仁老、李奎报等人生不逢时,得不到重用,即使社会的动荡和武人执政的黑暗让他们很失望,他们却从未放弃对政治抱负的追求。这种对杜甫的喜爱和赞扬,不仅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文坛思潮,更源于他避世却又关心国家的责任感和文人的自尊心,源于诗人间那种共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