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王思聪:学英语无用论(看他到底怎么说)

句子大全 2019-08-13 23:07:55
相关推荐

文/兰桂姬 LANGUAGEE

笔者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习者最近看到如此大热的话题不免也想来凑下热闹,如果不是因为王思聪,恐怕也很难引起这么大的轰动,私以为,这恰好反应了我国的国力崛起,包括国民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自信,是属于时代引爆的一个现象及话题,那么,学英语到底有没有用呢?

当然是有用的!

但我想之所以引起热点讨论,兰桂姬协会认为主要问题还是集中在目前国内对于英语教育定位和教学方面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和差异导致的。

学英语当然是必要的,这也是时代的要求,因为目前全世界用得最广泛的仍然是英语,国际上几乎所有普通和重大的领域,科技,人文,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论文大部分都是通过英文来撰写,尤其是计算机语言的根也是由英语构造的,即便现在全世界想要废除英语也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除非和这个世界脱节,因此,学习英语是必要的,理智的,也是时代的要求。

虽然英语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兰桂姬认为,当前国内的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才是导致这场全民关于“学英语有无用”论出现的最大的根源。巧的是,笔者最近也在深度地思考关于中国英语教育相关的论文,王思聪引爆的这场争论恰好可以成为一个素材,至少可以提取出一个论点:那就是争论的发生反应了国内的英语教育仍然是存在重大问题的。

争论的起因,首先是因为现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逐渐崛起和国民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感的提升,全世界都说中国话,现在反过来成为了一种更加流行的潮流,因此,有部分的人认为应该将英语在国民教育中的比重弱化甚至是剔除出去,但是,盲目地将英语剔除是危险的,也是自负自大的体现,这种做法当然不可行。

争论的第二个起因,笔者以为也是最关键的起因,那就是,英语教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根据兰桂姬协会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在中国全面掌握英语综合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的比例只占所有学习英语的8%,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基本掌握比例最高的是读,占比为85%,写,66%,听,35%,说,9%。这些数据仅仅针对学习英语活跃期的调查对象而来,也就是说,不包括那些超过一年以上没有使用英语的调查对象,如果将这部分也纳入进去的话,调查结果可想而知!所以,结果就是,目前中国英语学习者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听说技能相比读写技能差距太大!

而现在和未来的社会将会越来越全球化,国际化,全面和综合地掌握英语不仅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同时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个人在和外国人交流的时候,主要还是取决于听说,而国内对于情景交际能力,比如听和说的科学训练要远远落后于语法和词汇的训练!国内缺乏科学的英语教学资源和政策支持直接导致了许多特色的结果,比如“哑巴英语”“中式英语”便是典型的问题案例。而国内在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后依然无法培养出优秀合格的英语技能获得者是非常不符合时代的潮流和国情的。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压力和时间成本,同时又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呢?

兰桂姬协会在研究了大量的相关语言学和教育学相关的理论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必须科学地进行英语教学,全面地彻底地进行英语教育改革,从目前的注重语法和词汇的训练转入更加侧重语言文化交际方向的听说能力的培养。

1,首先消除多余繁杂不常用的语法和词汇的干扰,采用地道的,常用的英语语法和词汇,相关教材可参照《新概念英语》,词汇记忆实践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理论进行科学地安排。尽量采用常用的本地词汇,不采用外来词。比如能用ask就不用question。能用say就不用state,降低负迁移和干扰。

2,语法和词汇的时间和训练的占比要降低15个百分点让位给听和说。全部采用地道原文的材料,如英文广播,电影,书籍等,并进行大量重复地模仿和训练。

3,政策上,采用三次综合考试取平均值的做法取代目前全国统考一次性的做法,偏重对语言的理解和交际使用功能,弱化对语法,词汇的死记硬背和钻牛角尖式的测试。废除选择题,增加口语题,日常测试学分制纳入高考口语标准计分制。

4,采用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训练学生的句子分析能力,废除目前大量练习单项选择和重复测试固定搭配选项以及完型填空题性,转而侧重日常训练地道英语口语,听力,和文化交际的能力。保证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词汇和交际的能力。这一项将至少从目前的英语练习时间成本上减至一半,而保留给听,说上的训练。

5,国家层面统一基本词汇和语法大纲,从现有的语法和词汇要求中降低一半的大纲要求,笔者以为,现阶段许多语法和词汇被证明是极少用到的,尽量采用一般过去,一般现在和一般将来时来训练,其他更复杂和高级的时态要求理解和进行一些训练但不鼓励进行强化训练,这部分占用的时间将被分配到用常用地道的词汇搭配和语法框架下进行口语交际。因此现阶段国家对英语高考的语法和词汇大纲要求有一半是多余和不实用的。

笔者只粗略地列举一些提议,当然了英语改革教育牵一发而动全身,笔者见证了太多的中式英语和”中介语“,这对于一个教育大国来说是非常尴尬的,不仅浪费了资源也浪费了许多学生的大好潜力和青春,原因的根本就在于,教和学,都出现了问题,老师教得不够好,不够科学,学生学得也不好,学得厌烦,没有一蹴而就的方法和教材,但是科学地编排和训练,笔者相信还是有的,记忆力好的学生直接安排背诵,记忆力差的学生可以根据遗忘曲线进行笔头重复地标记式记忆,让学生有获得感。

笔者以为,英语语法并不难,难得是重复和大量地不科学地训练地干扰,所以,应该去繁就简,中学时代,不是学究时代,更不是学术时代,应更强调基本语法的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全面和细节语法地死抠钻牛角,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而不是搞乱和干扰学生的思维最终形成四不像的英语,比如中介语,中式英语。 语法部分,只需要一本通行教材即可。

英语词汇也不难,难的是教师教学素养缺乏无法同时兼顾记忆力好的学生和记忆力差的学生,在笔者看来,这两种学生只要不是智商和弱智,都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其建立自信并获得学业要求的词汇要求。笔者推荐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相关的词汇教材。中学时代,可以高举类似掌握地道英语核心词汇和搭配6000-7000即可,而这部分词汇,笔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能通过不同训练让学生完全掌握,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需要三年的时间去纠结词汇呢?所以很显然是不科学的!

英语口语也不难,难的是没有培养出地道的英语口语思维和用法,以及缺乏语言训练环境,那么这一环就是笔者要强调强调再强调的问题,我们的英语改革也要围绕着真正的重点来改革,任何语言都来自于语音,也就是说,语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因此口语的训练和思维才是重中之重!如果非要说难,笔者也只有认为这个相比要比较有难度,因为需要大量的实际操练,和听力的吸收和理解,这需要我们知晓和理解大量的常用搭配和基本词汇,还有听力的摄入量,当然了,这方面也不难提高。

最后再说听力了,这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和训练,但是我想如果将目前的大量语法和词汇的枯燥操练的时间用来训练听力绝对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总而言之,正是因为当下的英语教育的问题导致了人们普遍很难掌握英语,而这部分原因造成了目前广泛讨论的英语学习无用论,但是如果我们当时都通过科学的教学让这些人都学会了英语,或者至少让他们尝到了语言的获得感和参与感的话,现在他们还会这么认为英语无用吗?不是英语无用,而是人无用,是人们将一个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把英语教育搞得复杂化,混乱话,不科学化和学术话,属于大学和专业的语言知识和分析技能不应该纳入中学,国家应该将英语的定位调整为全民性的,类似于扫盲式地教育,而非目前的专业性的,我们应个更多地培养实际的交际能力而不是书面的能力,但笔者并不是忽视书面,语法和词汇,笔者只是认为目前的编排和设计不科学,以及侧重面出现了问题。

英语当然有用!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和认识英语这门语言,但也不可过高地捧它,我们需要做的是应当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以更好更快的速度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英语能力者,我相信,这一定能够做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