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你知道“画虎不成反类狗”这个成语的故事吗

句子大全 2016-06-21 08:34:22
相关推荐

东汉初年有一位杰出的开国功臣,名叫马援,字文渊,是扶风茂陵(今陕西咸阳)人。他的祖先是战国时赵国的名将“马服君”赵奢,赵奢的后代便用“马服”为氏,后又简称“马”。马援的曾祖父在汉武帝时因军功曾被封为“重合侯”,但后来受“巫蛊之祸”的牵连而被杀,马家因此沉寂了两代。到马援这一辈时,他的三个哥哥在王莽的新朝做了品阶比较高的官。马援从小胸有大志,12岁时其父去世,他的哥哥马况觉得这个弟弟不一般,于是送他到太学,跟随那里的博士去学习《诗经》。但马援并不愿意学习书本上死板的东西,要到邻近边境的郡县去放牧。马况相信他会大器晚成,也就由他去了。

在边境放牧的日子里,马援就显露出其特殊的凝聚力和组织才能,当地的数百人家都愿意听从他的领导,很多宾客也归附于他。他曾经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的志向,应该是“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也就是在不得志时要越发坚定信心,在年老时要越发壮志凌云(唐代王勃曾在《滕王阁序》中借用马援的话,写成“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千古名句)。当时马援的财产已有牛马羊数千头、粮食数百万斤,但他把这些都分给了兄弟、朋友和宾客—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能当“守钱虏”(我们今天常说的“守财奴”一语即从此来)。王莽末年,马援先是在王莽军中效力;王莽败亡后,他又回到了西北边地,受到当地割据势力隗嚣的重用。

这时有个叫公孙述的人已经在西蜀称帝,而马援与他是同乡旧识,于是隗嚣就派他前去察看形势,看是否值得重视。马援到了以后,公孙述并没有像对待老朋友一样亲热地与他“握手欢如平生”,而是摆出仪仗队伍,夸张地搞了一大套繁文缛节,然后把他送到住处。于是马援便说公孙述不重实际而“修饰边幅”(我们今天说的“不修边幅”也从此来),乃“井底蛙耳”,不足为虑。后来隗嚣又派马援出使洛阳去见刘秀,马援被刘秀的气度所折服,觉得他可以和汉高祖刘邦相媲美,乃是真正的帝王之相。隗嚣非常相信马援的判断,便让马援护送自己的长子去洛阳当人质,从此马援便留在了刘秀身边。后来马援帮助刘秀征讨了隗嚣,又平定了西羌、交趾之乱,被拜为“伏波将军”(后人因此称他为“马伏波”),后又被封为新息侯。

马援有两个侄子,马严和马敦,都是一时的才俊,通晓经书,但沾染上一些文人儒生的习气,喜欢坐而论道、讥刺时政。因为他们的父亲马余早亡,马援作为叔父,虽然远在交趾(今广西、越南交界一带)的前线战场,还不时万里驰书,对他们进行训诫。他说:我希望当你们听到别人有过失的时候,要像听到父母的名字一样,心里知道就行了,不要说出来(古人重孝,不能直呼父母名讳),我宁死也不愿意看到后代子孙中有好议论别人长短的人。我平生敬重两个人,一个是龙伯高,他敦厚谨慎、谦卑节俭、清廉生威;另一个是杜季良,他豪侠仗义、忧人所忧、乐人所乐。我希望你们学前者而不要学后者:学前者学不好,还可以是个老实厚道的人;但学后者学不好,会变得轻薄浮夸,就像本来要画一只老虎,最后却成了狗的样子。马援的这封《诫兄子严、敦书》成为后代家庭训诫中的名典,而“画虎不成反类狗”也成为后代常用的成语。此外,汉语中像“马革裹尸”、精神“矍铄”等词汇,也都出自古代史书中关于马援的记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