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负空间》:在散文诗的意境里(蕴藏着苦中带甜的父子情)

句子大全 2019-01-20 11:29:47
相关推荐

豆瓣8.8分的《负空间》荣获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提名,第45届动画安妮奖最佳动画短片提名。

影片的导演是美国的马克斯波特(Max Porter)和日本的茹库瓦哈特(Ru Kuwahata),是一对动画创作搭档和夫妻,从2008年开始搭档做动画,共同创造了Tiny Inventions动画工作室。

这部动画讲述了一个关于父亲和儿子聚少离多、苦中带甜的故事:随时都要离开去出差的父亲通过传授儿子打包行李技巧的过程,与儿子建立起父子关系。

今天我就从创作背景以及表现手法来看看这一部高分神作的精妙之处,以及它带给我们的亲情反思。

01 创作背景:《负空间》的灵感源于优美的诗歌,却与导演的童年经历碰撞出绚丽的火花

影片创作的灵感来自美国诗人罗恩科尔奇(Ron Koertge)于2014年发表的一首同名散文诗,库瓦哈塔被这首诗的故事所吸引,这首诗让她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也让她想起了她的父亲。

因此,她选取了这首诗作为了影片的旁白,除了必要的音乐烘托外,几乎没有加任何台词的解释。这首诗诗句间的情感极度克制,没有过多的感情上的渲染,却给读者留有大量的想象空间。

导演茹在采访中谈到:“我的父亲是一名航空公司飞行员,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他常常都在旅行。我的童年记忆中并没有去动物园或主题公园那样的经历,但父亲打包整洁的白衬衫的景象深深烙印在我脑海。我记得父亲在出行前总会准确地校准他的手表,还记得父亲钉在书房墙上的行李箱清单。我童年最生动的记忆总是与行李物件、材质以及例行日程相关。”

她对于父亲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收拾行李的模样。童年里留下的印迹,在她长大的过程中不断发酵,于是以这样的一种形式表现在影片当中。

02 表现手法:定格动画《负空间》的魅力之美

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当今,各种动画技巧层出不穷,而定格动画始终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表现手法。

1、独特的表现形式:定格动画

定格动画(stop-motion Animation)是通过逐格地拍摄对象然后使之连续放映,从而产生仿佛活了一般的人物或你能想象到的任何奇异角色。

通常定格动画一般都是由黏土偶,木偶或混合材料的角色来演出的。这种动画形式的历史和传统意义上的手绘动画(Cel Animation)历史一样长,甚至可能更古老。

不同的材质决定了定格动画角色和场景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决定了整个定格动画的艺术风格。

从技术角度来看,导演在角色设计上坚持大大的球状的脑袋以及细小的双脚这样的风格。这种角色设计的比例在定格动画电影中十分少见,因为这样的设计需要小木偶们对抗重力法则。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每一个镜头中为每一个角色制作支撑装置。这为后期制作中带来了不少的问题,意味着在后期中必须逐个删除掉重叠在一起的支撑装置和阴影。

所有场景感觉都很有难度,不过难度最大的要数水下的场景拍摄。它是拍摄的最后一组序列,而且还是最大的一组,是全片镜头最长的序列之一,并且还有许多不同的元素翩翩起舞。

定格动画需要一帧帧拍摄,这样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而且每一个人物的各种表情也要花费大量的制作精力。如果没有对自己的作品有相当的自信以及强大的制作功底的话,是不敢轻易尝试拍定格动画的。

导演选择定格动画的形式,是因为她认为定格动画最能真实展现收拾行李的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能展现不同物品的材质,如衣物的布料、鞋子和腰带的皮革等,这些真实的材料有助于展现生活气息,为物品注入生命力。

所以尽管影片的创作过程遇到了诸多困难,但导演和制作团队还是克服了重重的困难,最终在观众面前展现了这一神作。

2、独特的材质搭配:木偶动画

定格动画本身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通常以制作材料的不同而进行分门别类,一般可分为木偶动画、泥偶动画、布偶动画、沙土动画等。

本片中采取的就是木偶动画为主,配以粘土和颜料等其他元素。木偶动画比较适合表现立体的三维真实空间,特点就是逼真性强、画面生动,具有较强的表现力,让观众产生亲切感。

从拍摄的人偶来看,导演是在故意追求人物的粗糙感,以显露人物心灵上的“伤痕”。其次,在制作打包收拾这一场动画时,里面出现的衣物道具,均使用了相对应的真实的布料来进行制作,导演认为这样能更真实地展现收拾行李的具体过程,而且还可以从材质上突出衣物的褶皱,更具现实感。

正如导演本人所说“服装会比人更有生气,更有活力。”因为它们是父子情感交流的媒介,所以要塑造得比人看起来还要有活力,人反而显得有些冷漠,甚至是面无表情,但父子俩能够通过手提箱里的东西的表现力联系起来。

木偶动画的形式还能巧妙地刻画人物表情的差异:孩提时,男孩的表情大多是轻松自然的,因为徜徉在父母的关爱当中,即使父亲经常出差,却也不忘与他通过打包行李互动;长大后,男主的表情基本上是僵硬古板的,看似冷漠,却也饱含了对父亲的缅怀与思念之情。

木偶动画的制作,极大得增加了影片的细致度与真实度,让人很有代入感。导演的用心和努力,也给我们带来一场视觉的盛宴。

3、独特的场面调度:虚实结合

纵观全片,本片中的场面调度结合了场景,人物,镜头以及转场,众多因素协同作用之下,营造出兼具诗性和魔幻现实手法的场面调度。

在摄影方面,导演用了许多全景镜头和长镜头,来拉开观众和人物之间的距离,使得观众一直在以第三人称视角来观察着这对父子。

这样做,一来可以避免让观众过度沉浸在浓烈的气氛当中,二来也很好的衔接现实场景与男主回忆场景的过渡。

在转场方面,相信很多观众第一次观看的时候都会被如此天才的转场所震撼。Ron Koertge的诗文中:“He puts me into the suitcase.”要在画面中用画面逻辑来连接诗句,是十分困难的。

导演为了表现儿子是享受这样的时光的,于是便设定了“儿子在行李的大海中畅游”这一场景。

而这样转场正好连接着虚与实,连接着现实与回忆,连接着儿子与父亲,并且与诗文相契合,可谓处理得十分精彩。

无论是从摄影的镜头还是转场的处理,都很好地衔接了现实场景和回忆及想象的场景之间的过渡与穿插,这种独特的场面调度方式,让虚实的转变没有那么突兀,反倒叫人拍案叫绝。

03 现实启示:影片给我们带来父子间的亲情反思

在大多数的社会形态中,“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让很多父亲“淡出”了家庭教育,认为母亲是孩子的主要抚养者,在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方面比父亲的作用要大,父亲只是亲子关系的补充。

实际上在亲子关系中父亲角色的成功与否,父亲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社会性的发展有着比母亲更为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是母亲所不能替代的。

1、父亲是孩子重要的依恋对象

在影片中男主从很小开始,父亲就一直忙碌,常常出差,唯一亲近的方式就只有帮父亲打包行李这件事。因此,在男主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如何帮父亲整理行李。

在孩子的眼中,父亲是谁都无法替代的一个重要角色,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去与父亲亲近。因此父亲的长时间缺席,也会让孩子形成回避型的依恋模式。

在回避型的依恋关系中,父亲和孩子的情感交流较少,拥抱等亲密举动也较少。成年后的子女会用“冷淡”、“不会表达爱”等词汇来形容他们的父亲。

当然这样的父亲是爱子女的,但是不知如何表达,或者是羞于表达。结果会让孩子长大后习惯于独自一人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在职场中也会与他人保持距离,经常保持极度的理性去看待周围的事物。

所以父亲们再与子女的相处中,要更多地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加身体的亲密举动。让孩子能更多地感受父亲的爱,才能让他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爱。

2、父亲是孩子重要的榜样和伙伴

在剧中,打包行李在母亲看来可能是一项家务,会劳神费力,也一直都不得要领。但是在孩子的眼中,这是父亲对他独有的沟通方式。他也希望父亲多陪陪他,甚至想让父亲把他打包带走。在孩子的心中,父亲忙碌的身影是另一种言传身教。

心理学者研究发现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意识到父亲的权威和力量,就会对父亲产生敬畏的心理,从而去模仿父亲的行为,并掌握社会的道德规范。

此外,父亲是孩子的重要游戏伙伴。父亲与孩子的交往有助于扩大孩子的社会活动范围,丰富孩子的社交内容,满足孩子的社交需要。

所以,当父亲积极参与到与孩子的互动当中,能够激起孩子的积极反应和兴趣,使孩子在交往中更加主动和自信。

父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启蒙老师,孩子喜欢模仿父亲的行为,以及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自己的人格发展。因此,父亲在孩子们的教育中不仅是要成为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提供者,而更应该是他们成长的参与者。

04 总结

《负空间》用一件平淡无奇的小事讲述了深沉而感人的父子情。不禁令人感概真实而深刻的感情都是由平淡的生活細节组成的。影片哀而不伤的叙事基调并没有让我们沉浸在悲伤之中,更多的是带给人们一些对亲情的思考和关注。

这部5分钟的定格动画,言简意赅,韵味悠长,在父亲的棺木前戛然而止。父与子一生的交际,寄托在一个小小的行李箱中,让观众在涩中带甜的父子情感中感慨不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