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作文365)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人生

句子大全 2008-12-22 04:42:27
相关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某小区举行了隆重的“创学习型社区,争做学习之星”颁奖活动。退休多年的孙教授获得“学习终身奖”,他出身书香世家,年轻时候留洋深造,在大学执教四十载,一生与书为伴,著作等身;快递员小刘获得“学习达人奖”,他工作日走街串户,辛勤工作,还利用周末时间给自己充电,获得了自考本科文凭;十岁的小学生明明获得“学习新秀奖”,他喜欢科技小发明,又酷爱古典诗词,兴趣广泛,以学为乐;社区的刘阿姨一家获得“学习之家奖”,他们一家四世同堂,有医生、教师、程序员等,以“博学慎思”为家训,形成了热爱学习的优良家风……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撰写一篇发言稿,在班级的“每周时评”讨论会上发言,不少于800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审题指导

此题内核有关“学习型社会”。题目材料中的“学习型社区”,可视为“学习型社会”的一个缩影。

孙教授活到老学到老,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孙教授、快递员小刘、小学生明明年龄层次不同,但都有志于学习,彰显出“全民学习”的社会风尚。而刘阿姨一家作为学习型家庭的代表,几代人形成积极向上的家风,可谓是“学习型社会”的生动注脚。

题目要求有“读了上述材料”的思考,又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不宜抛开材料泛谈“学习”和“读书”,又不能只停留在材料的层面,而要有自己的切身体会和独立思考。若能触及材料的核心——学习型社会的内核,以及“终身学习”与“全民学习”的基本点,无疑是最佳的立意角度。

学习型社会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哈钦斯首先提出的。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人类要向着学习化社会前进。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其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它们就像是坐标上的两个数轴,从两个维度标示了人们的学习与其生存、发展的关系。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更持久、更全面,全社会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应对新的挑战。学习型社会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需要人们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努力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等等。

注意发言稿的写法和基本格式。

评卷反馈

在实际评卷中,50分以上的一类卷大部分能到涉及到“学习型社会”的层面。

多数学生泛泛而谈地论“学习”,没能真正理解作文材料。

不宜全篇以“读书”“阅读”替换“学习”,因为读书只是学习的一种方式。

不宜从孙教授出身“书香世家”,刘阿姨有优良的家训家风,而得出“家风很重要”“家风好,更爱读书”等观点。

没有“作文材料意识”,认为材料可有可无,自说自话,写着写着就偏题了,全文写完,几乎看不到材料的影子,表面的关键词没有,文章观点也未能暗合材料。

本次考试中,就有大量作文罔顾料料、泛谈学习,或者断章取义,严重偏题。面批作文的时候,问起一个同学,Ta还满脸疑惑:我以为只要读了材料,得出一个观点,写一个角度即可(角度准确无误、观点中肯妥当,当然可以,但事实上Ta又做不到),没想到要写作文材料。

今天推送的几篇考场佳作,就堪称紧扣作文材料,善于“就题取材”的范文,作者从材料提炼观点,也善于运用材料事例,转述加工,为己所用。这种正面材料、读懂材料、紧扣材料、利用材料的能力,正是绝大多数学考生所缺乏的。

考场佳作

学习如灯照人生

大家好,很荣幸在今天的讨论会上发言。

人生之路上,不总是阳光、星月,还免不了迷雾、阴霾,而孜孜不倦的学习,则是指路的明灯,因为有它,再是山重水复,终将柳暗花明。

(点评:首段直奔主题,运用比喻,三言两句,形象说明学习的意义,也诠释标题的涵义。)

在一个学习型社区,无论是著作等身的刘教授、走街串户的快递员小刘,还是以学为乐的明明、博学慎思的刘阿姨一家,都在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践行着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理念。学习如灯,他们就是那点灯、提灯的人,照亮了自己,也将指引着他人。

(点评:结合材料,简要概述,提出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理念。)

泰戈尔早在百年前就说过:“当我们爱这世界时,我们便活在这世界上。”学习不可谓轻松,但乐于学习,无疑为我们打开更广阔的世界。每个人都要学习,每个年龄段都可以学习。把时间的碎片汇集起来,可以著书立说,可以提升自我,可以培养兴趣,可以涵养家风,岂非人生乐事?而一个社区,因为每个爱学习的居民,成了充盈书香的学习型社区;而万万千千个学习型社区,便集合成风气蔚然的学习型社会。

(点评:以名人名言作为议论发起点,整体阐释乐于学习对个人对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社会的意义。本段继续扣住材料内容。)

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应该倡导贯穿一生的“终身学习”。少而好学、壮而好学、老而好学,各个阶段不一样,但都能窥见知识学问的光芒。因为学习,人在倥偬之旅中得以调息,也于岁月苦寒间获得慰藉。维特根斯坦说过:“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于我而言,这地面便是用学习铺成的路,也是最为踏实的人生之路。我们惊叹于时代列车的风驰电掣,自然也要紧迫于自己的“充电”,即用知识与学习丰富自身。孙教授的学问和著作,不就结晶于一辈子的学习?终身学习,大概就是最高效、最续航的充电,也让人生在每一个阶段,有了光的指引。

(点评:从“终身学习”的角度,阐述学习的积极意义,不忘结合自身经历与感悟,也不忘从材料出发,回应材料。)

构建学习型社会,也召唤每个人都能保持学习的常态。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学习已不是专属的特权,而是时代赋予绝大多数人的平等机会。不分身份地位,不论年龄层次,没人能阻挡你迈进学习的大门,“全民学习”的时代正在到来。孙教授是饱学之士,一生与书为伴,人已退休,但学习不辍。快递小哥职业不光鲜,忙于生存,但学习让他的视线穿越平常巷陌,投向广袤世界。年仅10岁的明明同学,则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习的后起之秀。而四世同堂的刘阿姨一家,以“组团学习”的方式,告诉我们什么叫“读书继世长”。人人以学习为风尚,人人争做“学习之星”,人人都点起一盏学习之灯。设想,我们也生活在这个学习型社区中,也该受到他们的指引吧。

(点评:从“终身学习”的角度,阐述学习型社会的内涵,所用例证都源自作文材料,而又不照搬材料,同时回应标题。)

行进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是向往着更高点、更远处,而学习,会一直释放着光芒,耀眼或者微小,照着我们的前方之路。愿我们每个人,在每一段岁月,做那个点灯和提灯的人。

(点评:回扣标题,收束简洁,再次点明学习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谢谢大家!

【教师简评】

首段直奔主题,运用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接着从整体上阐释乐于学习对个人、对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社会的意义,再分两个角度——“终身学习”“全民学习”展开分析,阐述学习型社会的内涵。文章立意高度殊为难得,观点层层递进,行文逻辑清晰。文章首尾圆融,文气贯通,恰到好处的引用更显语言凝练之美。

(湖南师大附中李栋老师)

从小社区,到全社会

作者:黄卓楷 评分58分

【黄卓楷】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毕业生,高考语文128分,现就读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高中阶段热爱语文,乐于将自我诉诸笔下,继承了“理实大佬爱写作”的优良传统。最近在读《四世同堂》《一九八四》《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平时最爱跑步,看四季更迭、万物生长。(介绍来自《十几岁》)

大家好,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在讨论会上,就“学习”这一古老话题,发表一点浅见。

“学习型社区”的颁奖,让观者格外振奋,又深感欣慰——终身学习的孙教授,后起之秀小刘和明明,还有弘扬学习之风的刘阿姨一家,这样的“学习之星”,让小区吹拂起学习之风。可以预见,这种风气,将有从社区吹遍神州之势。

古老中国的血液里,本就流淌着学习的基因,战国荀子就抛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这样掷地有声的论述,敦促着千百代中国人埋头读书,学习不息。

现在的孙教授著作等身,老有所学,终身实践,这是对学习精神的完美诠释,值得年轻人敬重。小刘工作之余为自己充电,获得自考本科文凭,虽然他的基础相较于他人薄弱,但他迎头赶上,拓宽了视野,提升了个人水平。学业负荷不可谓不重的明明同学,也能好好学习,拓展兴趣,以学位乐。相形之下,每天借口忙忙碌碌、无暇学习的国人,该好好反思自省了。

高举“学习”旗帜的,还有很多人。焚膏继晷、争分夺秒的高考学子,准备论文、迎接毕业季的大学生,登录“学习强国”、每天充电的共产党员,甚至是科技兴农的农民们,都在用切身行动,掀起学习的热潮,让这个有些浮躁的社会,有了静谧祥和的书香氛围。

学习型社会,需要一种从个人到家庭到社区到全民的“合力”。社区刘阿姨一家上下四世同堂,共同践行学习之道,以“博学慎思”为家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家风,这让我们更加感受到学习传统的一脉以承、学习榜样的力量——试想,每个人带动家庭共同学习,每个家庭促成“学习型社区”,再到每个社区汇成“学习型社会”,这就是从个人到全体的“质变”过程。如此一来,国家就拥了“学习”这份更古不变的高尚徽标。

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经济提升增速放缓,我国也处于转型升级时期,要让我们的国民素质提高,创建学习型社会是必由之路,也是实现跨越发展的群众基础。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对学习的劝勉,现如今,更需要一条由全民参与、终身参与的现代版中国学习之路。

当学习之风吹遍神州大地,我们现代化的未来也真正可期。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教师点评】

作者黄卓楷,本文是作者在高三阶段的考场作文,编选时略有改动。

黄同学总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难得的是,他对语文学习非常上心,可以用一丝不苟、绝不敷衍来形容。高中几年,花费大量时间提升语文素养,在很多挤占文科科目时间来恶补数理化的理科高手中,他是“另类”。好在高考语文没有亏待一个真正付出的孩子,他最终获得128分(湖南省当年万分之一为130分以上),为他进入北大助了一臂之力。

平时学习中,除了卷面非常工整,大量摘抄名句名段,限时写作高考作文题,他还经常做直击作文材料、确保不偏题意的审题训练。此文可以说是一篇读懂材料、用好材料的范文。标题贴合材料,开篇简述材料,行文紧扣材料,就事论事,一一叙来,又非机械照搬,有所延伸,加上不俗的文笔和美观的卷面,拿高分是情理之中了。

(湖南师大附中湘滨)

素材积累

“活到老学到老”一语,出自古代雅典著名政治家梭伦之口,直译为“我愈老愈学到了更多的东西”。梭伦早年就赢得“雅典第一诗人”的桂冠;在实行摧毁氏族制度的“梭伦改革”前后,四处游历考察;晚年退隐在家,从事研究和著述,经常吟咏“活到老学到老”以自勉。

雷海为,2018年央视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他出生在湖南邵阳洞口县,7岁起开始读诗,喜欢文字的韵律感。2015年,外卖行业兴起,雷海为当起了杭州点我达外卖平台的一名外卖小哥,但他爱诗歌的心从未改变。等外卖的那些零碎时间,都被他用来读书、背诗。“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我觉得你所有在日晒雨淋,在风吹雨打当中的奔波和辛苦,你所有偷偷地躲在那书店里背下的诗句,在这一刻都绽放出了格外夺目的光彩。”(央视主持人董卿评)

“金牌讲解员”韩笑自述:小小讲解员也有大梦想:表面看似光鲜亮丽的讲解工作,背后却饱含艰辛与不易。为了讲好中华文化,我翻看古籍、查阅资料,上下班在公交地铁上的时间都用来记忆讲解词;为了展示中国形象、首都形象,我每次讲解接待时都要穿着套装和高跟鞋,脚被磨破早已成为家常便饭;为了给中外游客带来最好的游览体验,我三伏天引领游客站在树荫下,自己迎着阳光的直射,三九天引领游客站在背风口,自己迎着刺骨的寒风讲解。但这一切,在我看来都是值得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