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晏殊与红颜知己分离后 化用一千古名句(写就一首千古名词)

句子大全 2017-10-29 16:47:40
相关推荐

大道自然,万物轮回。花开花落,月盈月缺皆逃不过这个规律。而悠久的文化长河,沉浮也似乎有定数,若是将这个定数看作是一个个四季轮回,那么宋仁宗一朝,则是千年难得一见的锦绣春天。这个春天,百花争艳、光彩夺目,在本就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学史中熠熠生辉。

宋仁宗时期,许多文人名士,单独拎出来,在其他时期都可成为一代文宗或是诗坛大家。比如范仲淹、梅尧臣、苏舜钦、晏殊、韩琦、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苏辙等等。像柳永这样社会地位不高但才华横溢的读书人更是多不胜数。

不过这段历史,却很少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出现在荧幕之上。在不久之前,古装电视剧《清平乐》播出,虽然其情节故事性不强,但却展现了许多这一时期的文人风采。

得益于演员精彩的演绎,让我们对这些尘封在历史中的人物,有一个鲜活的印象。

尤其是喻恩泰饰演的晏殊。

晏殊千古名作《清平乐》

晏殊是富贵平和儒雅的,他自幼聪慧,十四岁就赐同进士出身,至仁宗一朝已是宰相。他在词学一道,与欧阳修并称欧晏,又与儿子合成二晏。晏殊极善小令,今天我们就一起品析他的一首小令,词牌正是《清平乐》: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上阙:红笺又名薛涛笺,唐朝的时候,女诗人薛涛在浣花溪畔定居,并在此想出了一种染色法,制造了许多彩色笺纸,这种笺纸被时人称之为薛涛笺,共有十种颜色。当时薛涛特别喜欢用深红色的笺纸写诗与元稹、白居易、杜牧等人唱和。

后来,红笺基本上成了情书、情诗的代名词。如果在唐宋之后有女孩子用红笺写诗送给你,那一定要多品味品味这首诗。这与90后少年时期,把纸折成爱心状送给心上人一样。

赠给词人的红笺小字,字里行间全是红颜知己所倾述的爱慕之意,无意间看到,最令人感慨。曾经相逢,有许多快乐的瞬间,如今只空留回忆。想“雁传书信”、“鱼传尺素”,可是秋雁在云端,鱼儿在水底,皆触不可及,实在令人惆怅,满心的思念,无人可诉,连寄一封书信也做不到。

下阙:正望着红笺发呆,不觉日已西下,斜阳余晖,更觉得清冷。词人独自倚靠在西楼,望着远方,然而远处的山峦起伏,遮住了视线。言不能、目不能及,孤独随着逐渐黯淡的阳光不断扩散。

词人不禁感叹,那笑靥如花,已经不知在何处了,只有楼下的绿波依旧向东流去。这一句,想必大家都能看出,是化用了那句千古名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前半句几乎没有改变,后半句将桃花春风改为绿水东流。

这首《清平乐》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堪称是千古名词了,也体现了其闲雅流丽的词风,尽显其太平宰相的格调。清代著名词学家余陛云极为推崇这首词,认为其“词格甚高”。

晏殊词风

宋初写词,内容大都离不开一个“情”字,诗言志,词写情,晏殊写情,却不浓艳纤佻,写富贵而不鄙俗,这是他词中的特点。

晏殊这种风格,是受晚唐花间派和五代冯延巳词作的双重影响,同时受冯延巳影响的还有欧阳修,就像刘熙载所说,晏殊的冯延巳词风之俊,欧阳修的冯延巳词风之俊。也正因为二人一脉相承,所以晏殊与欧阳修被并称“欧晏”,并且后世将二人视为江西词派之宗。

晏殊可以说是开北宋倚声之祖,开婉约派之先,对宋词小令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晏几道便是受其父影响。不过晏殊一生没有经历什么逆境,又生活在太平盛世,所以其词少了一些情感的起伏,多是富贵闲情,以及宴饮之作,读来冲淡平和,题材内容有些单调。

柳永曾经因为科举不顺利,拜访晏殊,听说晏殊喜欢填词,于是套近乎,说:“我和您一样,也喜欢填词。”结果晏殊气得不行,面色不悦地说道:“谁和你一样,你填词能跟我一样吗?”

晏殊之所以生气,是他不喜欢柳永那种浓艳浮奢的词风,毕竟柳永大部分词作的灵感都是来自烟柳之地,内容可想而知。晏殊听到柳永把自己的词和他的词相提并论,当然生气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