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魏晋南北朝文学:对乡土情结的继承与超越

句子大全 2016-12-01 22:47:11
相关推荐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交替频繁,人们多过着背井离乡的生活,基于这一现实,这一时期文人的文学作品中显现出浓厚的乡土情结。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善于在乱世中抒写自己的乡土情结,后世诗文在继承魏晋南北朝时期拟古思归、落叶归根、他乡故知、乡音乡物等内容的基础上,抒情方式和情感基调有了明显的变化;

同时,后世文人在继承魏晋南北朝时期显现文人乡土情结的文学意象的基础上,不拘泥于使用一种或两种意象,他们在作品中运用多种意象,多方位、多角度地抒发自己乡土情结。此外,后世显现文人乡土情结的小说也继承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同类型作品的内容和意象,并且逐渐形成“季节与动物”“时间与乐器”“季节与植物”等模式,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鸣。

一、魏晋南北朝文人乡土情结产生的原因

魏晋南北朝结束了秦汉以来的大一统局面,成为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权分裂,战争频发,致使人们远离家乡亲人。正因如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留下了数量可观的文学作品,其中蕴含文人乡土情结的佳作艺术成就颇高。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文学作品并非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横空出世的,先秦两汉时期为此类文学作品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土壤。寻根溯源,有助于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乡土情结产生的原因。

(一)乡土情结渊源

念乡怀土是远行之人的普遍心理,魏晋南北朝时期流传着大量满含乡土情结的文学作品,这种文学题材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乡土情结发轫于先秦两汉时期,与古代人民安土重迁的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又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

乡土情结是历代文人共通的情感之一,其思想根源是古人在农业社会中形成的安土重迁的观念。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他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对土地的崇拜与眷念成为游子的精神寄托和归宿,是人们产生安土重迁思想的重要原因,更是远离故土的人们产生乡土情结的情感基础。

乡土情结是每一个漂泊他乡的人对故园的怀念,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游子的思乡怀归情怀。古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无处寄托,于是他们把心中对故土的依恋记录下来,成为流传至今的佳作。

乡土情结既受到农耕文明的影响,又得到儒家文化的熏染,在《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等诗文中传承拓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

(二)魏晋南北朝文人乡土情结产生的原因

去家怀乡、异地思归是中国文学史上亘古不变的主题,经过文人千百年的吟唱,这种眷恋故乡的情感已经内化为乡土情结,成为一种刻骨的“烙印”,深深根植在每个人的心中。

任何引发众人产生共鸣的情感都不是凭空虚构的,它有一定的诱因。如果说政权分裂、徭役严苛是魏晋南北朝文人产生乡土情结的外因,那么在此社会现实下个人离乡求仕、建立功业就是引发魏晋南北朝文人乡土情结的内因。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文人乡土情结

(一)文人乡土情结在魏晋南北朝文学中的具体显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不稳定,这一时期的文学大都蕴含着文人的乡土情结,寄托了人们的乡土之思。他们以不同的文学体裁表现出来,缓释自己难言的乡关之思,也抒发着每一位游子的共同心声。

他们或代拟古人有口皆碑的行文,借古人之口倾诉自己的思乡怀归的情感;或书写渴望死后叶落归根,长眠桑梓的愿望;或是念着乡曲之情,向君主推荐同乡为官;亦或怀念记忆中的乡音,由眼前事联想到故乡的事物从而触动文人的乡关之思。

在乱世,乡土情结已然演变成每个人挥之不去的乡情,以乡土情结为基调而衍生出的文学作品,呼唤着每一个恋乡人。乡土情结是文人们共通的文化情怀,是大家的精神归属。

可以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开始重视个人情感的表达,他们在前人模拟之风的基础上,尝试不同的诗体、内容;并拓展了落叶归根的文化内涵,将落叶归根这一普通的自然规律赋予长眠桑梓的深意;由于战争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表现出了他乡逢故人既可以是遇故知的慰藉,也可以是相逢即别离的悲痛;

不仅如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离家的文人将记忆中的乡音乡物当作缓解思乡的手段,他们不遗余力地在作品中回忆乡音乡物,寻求心灵上的安慰。

纵观魏晋南北朝蕴含乡土情结的文学作品,我们不难看出,这一时期的文人极力寻求新变的态度,他们开拓出以游子和女性角度叙思乡情的方法,以及写作时字斟句酌,借季节变化刻画作品色彩来抒发作者怀乡情绪。

不仅如此,这一时期的文人在作品中化用典故,使得作品典雅化的同时增强说服力,引起大家共鸣,这些求新求变的做法,使得文人怀土思乡的情感更加饱满。

(二)魏晋南北朝显现文人乡土情结的文学意象阐释

魏晋南北朝的诗文中就形成了许多表达文人情感的意象,就以思乡怀归为主题的文学意象而言,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就有很多。

历代诗词歌赋、神话小说大都有关于植物的描写,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一草一木都被文人寄托深厚的情感。魏晋南北朝时期,受政局跌宕和个人入仕心态的影响,这一时期出现了近 300 篇满含乡土情结的作品,其中约 50 篇诗文涉及到了多种植物意象。

不难看出,这一时期的文学朝着重抒情的方向发展,文人更注重借动物意象抒发个人思乡的情感。此外,这一时期的文人善用典故,学习先贤写作技巧,将动物意象融入诗文,在作品中,作者与动物融为一体,行文掺杂着动物思故巢的行为以及悲鸣,视听结合,使人闻之落泪,见者泣然。

魏晋南北朝时期显现乡土情结的文学作品中惯用的意象主要有植物意象、动物意象、乐器意象和陇山流水意象等。植物意象、动物意象、乐器意象是在前代文人所赋予的情感基调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这一时期的文人开借陇山流水意象抒发个人怀乡思归情怀的先河,并且快速传播,促使陇山流水成为一个独有的、经典的文学意象。

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的文人在塑造文学意象时呈现出两个特点,第一,这一时期的人们在创作时不再单一地借某个意象抒发情感,而是多个意向连用,对表达自身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受文学风气的影响,这个时期的文人观察细腻,善于描写景物,平于叙事,重在抒情。总而言之,魏晋南北朝含有乡土情结的文学意象既体现了社会现实,又在每部作品中倾注了文人浓厚的乡土情结。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乡土情结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大多有着坎坷的人生经历,他们的作品中饱含着深切的念土怀乡情感,这种基于生活体验的怀乡情感真挚、朴实,引起唐宋及后世文人的共鸣,他们在表现文人乡土情结的时候对魏晋南北朝文人文学作品中思乡怀归的内容和意象都有所继承。

(一)对后世诗文的影响

唐宋及后世文人在客居异地时,常常流露出眷恋家乡的愁思,这个时候,他们便借鉴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中显现文人乡土情结的内容和意象,以表达自己怀乡思归的情感。

唐宋以来的文人对前代文学作品中显现乡土情结的作品内容和意象的继承,丰富拓展了后世显现乡土情结诗文的题材、内容以及意象。

有唐以来,边塞诗数量大增,这一时期的文人以上述意象入边塞诗,既拓宽了意象的使用范围,又促进了意象的发展,文人不拘泥于某一种意象的使用,使得作品所抒发的思乡怀归情感更加真挚、丰富,具有感染力和凝聚力。

值得注意的是,唐宋以后的文人在继承魏晋南北朝时期显现文人乡土情结的文学作品的内容与意象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及个人经历,利用自然环境渲染情绪,直观地传递出明朗昂扬的怀乡情感。

(二)对后世小说的影响

唐宋以来,小说迅速发展起来,内容广泛,题材丰富多样。其中有一部分小说继承和发展了魏晋南北朝显现文人乡土情结的文学作品中的内容与意象,抒发人物怀土思归的情怀。首先,后世显现文人乡土情结的小说在内容方面具有传承性。其次,后世显现文人乡土情结的小说中的很多意象也具有传承性。

总的来说,唐宋以后的小说,受到魏晋南北朝显现文人乡土情结的文学作品的影响,多以逸闻轶事的形式记叙古人思乡怀归的情感,后世作者在撰写这些事件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史传文学与各家文学作品的启发,使得后世显现文人乡土情结的小说作品的内容具有传承性。

同时,唐宋以来显现文人乡土情结的小说还继承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显现文人乡土情结的文学作品的意象,值得注意的是,这类表现文人乡土情结的小说将表现文人怀土思归的意象融入作品中,使得小说的故事的情节更加丰富,内容雅化,具有吸引力。

结语

魏晋南北朝文学显现的文人乡土情结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诗文在继承这一时期显现乡土情结文学的内容和意象的同时,后世文人又根据自己所处的时代环境,拓展了表现文人乡土情结的题材,在作品中更加灵活、熟练地运用各类意象。

后世小说内容广泛,其中表达了文人怀土思归情感的小说继承了魏晋南北朝显现文人乡土情结作品的内容,还有一部分小说在继承魏晋南北朝显现文人乡土情结的文学意象的同时,创造性地运用了意象组合的方式,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小说在表现乡土情结方面内容更加丰富。

乡土情结作为人们共通的情感,任何时候都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魏晋南北朝显现文人乡土情结的文学就是这一时期的文人基于社会现实的生动、深刻的情感记录,对后世同类文学作品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