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三国时期 曹操写下一关于死亡的成语(被后世沿用 老人们经常说)

句子大全 2011-05-15 12:59:13
相关推荐

成语使我们国家上下五千年来各朝各代人民所总结出来的。每个成语都有它的来历和故事,当然也会有它所包含的寓意和道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型的字典中现存的成语大概有2万多个,数量极其庞大。而常用的成语却只有那么几千个。

在古代,人们一般都会对死亡感到恐惧和敬畏。因为科技的不发达以及医术的落后,所以很多人的寿命都是普遍短的。古人认为,死后,人们的灵魂会被地府之中索命的无常鬼所带走。在经过轮回转世后,重新投胎,而生前作恶多端的人在地府之中是会受到酷刑的惩罚。所以一直以来人们都是谈“死”色变,尤其是老年人更是相当避讳。

而三国时期,曹操就发明了一个成语,成功的掩盖住了人们对谈到死亡时的忌讳。那这个成语又是什么呢?

曹操,大家都是知道的,被称为三国时期的“乱世之奸雄,治国之能臣”。曹阿瞒不仅在治理国家上有一手,更是在诗词歌赋上造诣极为深厚。“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是何其的壮哉。说实话,读曹操的诗句,总是会让人热血沸腾。

而曹操曾经做下一篇《军谯令》,此词赋本来是为了激励军心所创作的。赋中表明对将士们的承诺,让他们的家人都能得到幸福的生活。而最后一句“为存者立庙,使祀其先人,魂而有灵,吾百年之后何哉!”更是说只要士兵们奋勇杀敌,即使战死不仅可以得到宗庙祭祀,他们的亲人也会得到善待,而做到这些,他也就死而无憾了。可以看得出来,古人在“画大饼”这一手段上就早已使用的如鱼得水了。

而赋中最后一句话中的百年之后也是被后人所引用出来,形容一个人百年之后逝去归天。此后人们就一直使用它来形容死亡,一直沿用到了今天。尤其是老人们更是经常会用到,也不用避讳死亡这件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