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申论范文丨你知道你的文化观属于什么级别吗

句子大全 2019-03-21 00:16:28
相关推荐

(王国维遗嘱手稿,图片来自网络)

风雨谈

按:关于文化,我们常常讨论的是传承和发展的问题。传统文化的式微,地方戏曲的消亡,确实让人惋惜。但是我认为,也要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文化的此消彼长。说到底,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生命体,有生老病死,有新陈代谢。文化的消亡和新生,是历史的必然。古语有云:“新故相推,日生不滞。”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的一个过程。旧的文化逝去,新的文化生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于这一点,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王国维的自沉。在知音陈寅恪看来,观堂不是逊清,而是逊文化。“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这不能不让人动容。但另一方面,“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刺猬乐队歌词)。王国维自己也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文学如此,文化亦然。新旧之间,如何选择,不必强同。但是不管如何选择,文化的河流是奔流不息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想补充的是,文化生命力的源泉在于生活,只有根植于时代、根植于生活,才能焕发生机,守住文化之根。因此,文化的传承就应该是赋予它新的生命力,用传统文化传唱当代经典,而不只是制成标本藏进博物馆。此外,文化要传承、要保护,但不能总是把眼光停留在过去,还要更多地关注当下、看向未来,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正视文化的新陈代谢

人有生老病死,文化也有新陈代谢。有句话说得好:“‘活着’的历史是文化,‘死去’的文化是历史。”其实,活着、死去,历史、文化,都是文化的必经阶段。没有长生不死的人,也没有长盛不衰的文化。很多文化失传了,但也有很多文化诞生了;很多艺术消失了,但也有很多艺术兴起了。我们要正视这一历史规律,正视传统文化的“生老病死”、新陈代谢,正视新旧文化的交替。

【风雨谈】亮明观点。

“活着”的历史是文化,要让传统文化活下去。什么是“活着”的历史?其实就是还没进博物馆的传统文化、传统艺术,尤其是一些生长在传承人身上、根植于老匠人心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文化还活着,但很多也是命悬一线。从“遗产”这个词也能看出来,他们正在经历新陈代谢的尾声。这些文化遗产,都是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千万人的心血结晶,弃之太可惜。如果我们保护得当,利用新思维、新技术,你不能说没有恢复生机的可能。更何况,很多传承人还在坚持,很多老匠人还没有放弃,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试一试?新时代,新机遇,各种想法、各种创意开花,我们要找到延续文化生命力的“黑玉断续膏”,让传统文化活下去,在新时代发光发热。

【风雨谈】分论点一。谈文化传承。文化是民族之根,是精神之源。传统文化的消亡,有失根的危机。我们说得小一点,它也承载着一代人的生活智慧、一代人的思想情感,是一代人的精神家园,是后人了解前人的文化时空隧道。一种文化消亡,我们就失掉了了解上一代人的一个文化窗口。

“死去”的文化是历史,要让新兴文化长出来。什么是“死去”的文化?其实就是已经进博物馆成为死的文化标本,甚至完全失传烟消云散的传统文化、传统艺术。这样的文化或许滋润过人类的心田,涤荡过人类的灵魂。但是,时间过去,这些文化的历史土壤逝去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随之消失,这些文化也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终将逝去。对于这些逝去,我们不必耿耿不忘,反而应该用历史的视野,开阔的文化视野,想想如何创造新的文化。正如诗经之后有楚辞,乐府之后有唐诗,宋词之后有元曲……新时代,也应该长出新的文化。

【风雨谈】分论点二。谈文化创新。一些传统文化之所以消亡,是因为它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和人民的文化消费习惯消失和改变了,文化生态不复存在。比如地方戏曲,以前人们之所以爱看戏,之所以全村全寨聚在一起听戏、看戏,是因为没有多少文化娱乐活动可选择,尤其对于底层群众。而今天,有了互联网,有了手机,有了游戏、电影、短视频等更多的文化消遣,戏曲就式微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至少从文化多样化、选择多元化来讲是如此。至于文化内容,基本无从比较,诗经楚辞,并不生来就高雅,也是最俗的民歌;网文、短视频,并不必然就低俗,也会有一代之经典。厚古薄今、“一蟹不如一蟹”是常见心态。著名的“道格拉斯·亚当斯的科技三定律”对此有很辛辣的讽刺:“第一,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第二,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第三,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对待文化,我们也不能“双标”。喜新厌旧是渣,怀旧复古是雅,没有道理。这方面,诗圣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杜甫《戏为六绝句》)是很难得的态度。

历史和文化都是精神财富,传承与创新也要双管齐下。没有石头里蹦出来的创新,传承是创新之基;也没有不创新的传承,创新是传承之翼。那么,如何兼顾传承与创新,让古文化和新文化并茂、齐放?我认为,各地政府为传统文化保驾护航,尤其是对于一些有着真善美的精神内核的传统文化,要让它们流传下去,让新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年人认识、欣赏传统文化之美,增加他们的乡土情怀、文化认同,美人之美也各美其美,而不是一味的崇洋媚外,精神上和文化上认同别的国家。此外,文化单位和文化事业从业者也应在文化的传承中坚守传统文化的内核,在文化的创新中反映时代风尚,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打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精品和文化经典,真正传之久远。当然,文化是每个人的,惠及每个人,也需要每个人参与。作为新时代的公民,我们必须有文化自觉,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中增强文化自信,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在新兴文化中赓续文脉。

【风雨谈】分论点三。谈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和对策。要让传统文化恢复生机,就必须让它根植于互联网时代的活动空间和生活土壤。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互联网的特点非常的契合,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播,互联网的本质精神在于分享。这对组合若合符契,本地可以看,全国也可以看,国内可以看,国外也可以看,实现真正的文化传承。由此,还可以迸发许多文化创意、文化创新甚至新兴文化产业。不过,传承要警惕复古之弊,创新要警惕流量之弊。比如,一些机构打着“国学”的旗号,开“女德班”,学《弟子规》《二十四孝》这些糟粕,这不叫传承,这叫开历史倒车。再比如,一些直播平台、一些短视频挂着传播文化的招牌,干着亵渎文化、收割流量的勾当,这能叫创新吗?这叫唯利是图。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警惕的。

文化有生有灭,有起有落,有盛有衰。承继古文化,拥抱新文化,珍惜活着的历史,让它成为生生不息的文化;不纠缠于死去的文化,而面向现在、面向当下,开创郁郁葱葱的新文化,我们的文化才会薪火相传、弦歌不辍。

【风雨谈】收尾。重申中心观点。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