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词作者孙文继谈歌曲《梅》内涵意境

句子大全 2013-07-15 21:05:20
相关推荐

词作者孙文继谈歌曲《梅》内涵意境

1.构思立意:

歌曲《梅》以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自然物像“梅花”为艺术意象,融合多种艺术手法创作而来。在歌曲设计上经过了歌词的视角取舍、题材过滤、资料查阅、意境构思、形式设计、情感安排、结构排列、形象选择、艺术重组、风格塑造等一系列过程。比如,自古以来咏梅者众,采用国画视角赞梅者却没有,词作者经过查阅历史资料,翻阅自古诗词歌赋历史名篇,尽可能避开已有视角,从崭新的视角切入。最终在一次拜访著名画家朋友,看到朋友在伏案泼墨勾勒梅花图,瞬间灵感而来创作了歌曲《梅》的歌词。

2、艺术融合:

在艺术融合上,词作者以传统国画绘画为独特视角,把国画绘画、古今咏梅、乐器弹奏、京剧唱腔、歌曲演唱等几种不同的传统艺术相结合,把戏曲这一经过了几千年历史文明长河的洗礼和沉淀,又在不断继承弘扬再发展,并积淀了丰厚文化底蕴的中华传统国粹文化融入其中,然后再站在国画绘画的艺术角度,把文学,音乐,声乐相融汇,最终实现了“国画+戏曲+文学+音乐+声乐+人文+自然”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使其艺术含金量大大增强。

3、风格安排:

在风格安排上,结合梅花、戏曲、歌曲、梅品、人品等融合,把歌曲与京剧唱腔相结合,打造成把京腔风格和歌曲风格相融合的京腔京味歌曲。

4、意境设计:

在意境设计上,将包括雪景、梅图、人物的静物环境与落雪、花开、飘香、绘画、奏琴、演唱、表演等动感动作以及因此而产生的人物内感外情相融合,共同勾勒出一副静动相宜,雪梅相惜、景情相溶,内外融合,天地人和的多层次立体,多视角饱满的唯美画面;

5、画面布置:

在画面层次上,有人挥毫泼墨,有人倚窗凝望,有人翩翩起舞,有人醉袖拨弦,有人含情吟唱;窗外有雪漫天飞舞,枝头有梅滴滴娇艳,花蕊有吻点点凝香;低头细观,一丝丝春意跃然纸上,轻轻触摸,一缕缕清香缠绕枝头,墨香与花香混合在一起,分不清哪是自然哪是人情;点点红妆,卧霜温情;滴滴娇艳,楚楚动人;雪花如约而至,含情脉脉轻吻着花蕊。

6、情感安排:

在情感安排上,冰封下的万物还在酝酿着勃勃生机,寒冷中的初探还在迷茫,披雪挂霜的梅花在大雪飞舞中翩翩而至,她向大地送来第一缕暖阳,向春天送来第一丝希望。不要说她孤芳自赏,也不要说她傲视群芳,那是她不愿与春天争艳,也不想与万花争强,她谦和的内品始终提醒着自己和人们自立自强。

7、个性特点:

这首歌曲《梅》,就像一件优雅大方的艺术外衣,唯美典雅、古朴厚重,不管歌曲对应的色调、款式、绣工、针脚、尺寸、肥瘦,还是一丝一缕,一针一线,都倍显讲究细致,算是一件个性独到的艺术旗袍。

8、精神弘扬:

在歌曲精神上,传递着艺术家们对生活和工作的积极态度,散发着用歌声美化生活的个人心声和表达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大心声。

9、技术手法:

整首歌词除去开篇的引子句中“梅韵悠扬”中的梅字外,真正进入歌词主体后,通篇没有一个“梅”字。说的是梅花,歌词中却没有提到一个“梅”字。这种写法也叫“抛弃外形,取其神韵”的写法。犹如“说山不写山,说水不写水,字里行间全是山和水”的技术用法,虽说没有提到山和水的文字,观众和听众却能从文字勾勒中看到了山和水的真实,这就是取其神韵。写作中高度提炼自然景物之外形特征和属性特点,把其内涵的文化提炼出来。就像歌词《梅》,没有提到“梅”字,字里行间全是梅神梅韵,梅花的形态、神韵、品质、文化等在歌词中一览无遗。

主歌A第一句 “淡墨飘香描几笔春光”,从国画技法上讲,水墨画用的水彩淡墨散发着的不仅是“墨”本身的墨香,同时还有“墨”作为文房四宝在中华传统文明中的文化内涵,它既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缩影,又是历史文化的化身,它飘散着的清香也是中国文化醇厚而又含蓄的风雅意象,凝练的是国画艺术在勾勒人文点滴中折射出来的值得赞颂和弘扬的精神清香。淡墨勾勒的是梅花的文化符号,散发的却是梅花内涵中值得称颂的品质。“描几笔春光”一句,看似境中人在轻描淡写,随兴勾勒,描的却是一份看似随意背后暗藏着的刻意。在境中执笔者眼里,不是刻意专注于画画这一技术本身的过程,而是享受于以笔代步和边走边赏的意境中,用画画的艺术形式还原着置身自然的真实。描的春光,也一定是梅花作为春天的使者,送给大地的丝丝希望和缕缕暖阳。

主歌A第三句的“笔墨酣畅挥毫奔放”。笔墨和挥毫,是指书画执笔人的人的身影;酣畅和奔放,是指执笔人(画家)挥毫泼墨中画梅花的情感状态,折射出画家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的痛快淋漓和热情奔腾又率性忘我,不受任何约束的洒脱气质。以“笔墨”和“挥毫”的对仗,从两个不同角度拟人化描述了画梅中“酣畅和奔放”的细腻过程,又拟物化指向了梅花的绽放形态。也只有懂梅,爱梅,尚梅的群体,面对心中的梅花才会表现出此等豪放。

主歌B第一句“丹青卧霜奏几段乐章”。“丹青”字面意是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画家又被称为丹青手,画画范围里还被成为水彩画。卧霜,字面看是趴在霜雪中,词句中是卧在白沙沙的宣纸上。谁卧在宣纸上?梅花图构成的水彩画卧在宣纸上形成了静态平面的立体,那暗香浮动的娇艳身影通过一个“卧”字,立体了整个画面。这里的室内宣纸上的静态与室外寒风中浮动在枝头的鲜活梅花形成静动、虚实、里外的鲜明对比。从另一个角度,画笔在运笔中轻卧纸面和画家伏案,都在一起指向那个“卧”的朦胧身影。在画笔“提按使转”中,深深按下的那一笔,把执笔人那份对绘画艺术的酷爱和对赏梅情怀的热忱,心怀对工匠精神的尊重,彻底折服地跪倒在大自然和中华传统文化面前,一笔下去入木三分,跪得多么真诚,尊重的多么深刻!“奏几段乐章”,既然是乐章,旋律在哪?词句的符号线条,旋律的曲线线条,枝条的“疏影横斜”线条,心中的情感丝缕线条,一起交织在由文学,音乐,自然,人文构建的层次篇章中,形成了一篇立体乐章。伴随着笔画的顺势一勾,逆势一勒和对线条琴弦的向前一批,向后一把(大约秦朝时古乐器琵琶的弹奏技法,向前弹为批向后挑为把),终于在勾勒技法和弹拨技法的交互中,把这一条条综合寓意的情感琴弦拨响出动人的旋律。

主歌B第三句“红妆意象端庄大方”,红妆是梅花的红色霓裳,这里也是拟人化用法。意象是自然物像映衬在艺术眼光下的艺术影像,是经过艺术思维后的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符号与端庄大方的人物形象形成对比。写梅的目的是赞颂生活中人的品质,端庄大方的优雅气质背后,内涵的是经过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文化气质。纸面上的滴滴娇艳和点点红妆,既是画家对梅花的艺术特写,又是词作者对梅花拟人后的人文的精神倡导。这里的“红妆意象端庄大方”的女性形象与主歌A中的“笔墨酣畅挥毫奔放”的男性气质又形成了段落上的对仗对比,伴随着歌词意境中画家身影和词作者构思的一系列动感交织,共同勾勒出由男女对称,画景相应,人梅呼应,雪梅相惜,人文自然及技术上虚实结合,上下对比,有画有看,有品有赏,有动有静的不同视角,人物,修辞,艺术,文化和情感变化的多层次立体画面。

五、歌词欣赏:

《梅》

作词:孙文继

>>>>

前引:凝眸望,雪点香,梅韵悠扬。。。。。

A1

淡墨飘香描几笔春光,

滴滴娇艳绽放在枝头上,

笔墨酣畅 挥毫奔放 ,

疏影横斜勾勒迷人影像;

B1

是谁说她孤芳自赏,

哪知她无意苦争强,

一切繁华还在冰封下酝酿,

她向大地送来第一缕暖阳;

A2

丹青卧霜奏几段乐章,

楚楚寒影炫丽在琴弦上,

红妆意象 端庄大方,

暗香浮动舞醉迷人霓裳;

B2

是谁说她傲视群芳,

哪知她谦和又自强,

一切萌动还在寒冷中迷茫,

她向春天送来第一丝希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