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已经装了中国移动 还发短信叫装北京移动(这操作我真的迷)

句子大全 2010-06-22 10:08:02
相关推荐

自从装了聊天软件以后,手机短信最大的作用就是收各种银行、邮箱和各类登录验证码,其他绝大部分都是我不感兴趣的广告。其实大部分广告我都是懒得点开看的,除非是特别提醒某些活动快到期或者送积分的。

最近几天,我连续收到了移动发的短信,上面说我有一些积分还没有领取,然后给了一个链接。其实看完我是很莫名其妙地,因为我手机上装了中国移动APP,并且每个月都收到账户和积分变化的短信。照理来说,我不应该再有什么额外积分了。

结果有天我手一滑,点了链接过去,结果居然在应用商店里跳转到了“北京移动”APP的下载页面。这个结果我真的是惊呆了。所以我仔细又看了一下短信,原来上面写的也确实是,我在北京移动(不是中国移动)上有积分没有领取。

所以回味起这个事情就搞笑了。大概3、4年前吧,那个时候我才从网站办业务改成手机APP上面办业务,当时就下载的北京移动APP(当时可能还叫北京移动网上营业厅什么的,具体名字记不住了)。后来10086隔三差五就给我发短信,让我装中国移动APP,我印象最深的一条意思大概是:尊敬的用户,从下个月起北京移动APP将全面升级为中国移动APP,此后北京移动APP将不能办理其他业务,请尽快下载以保护您的权益。

我当时就是冲着这一条短信,把北京移动APP卸载了,然后换成了中国移动APP。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北京移动APP居然还在呢!我搜了一下应用商店里还真的有!说好的升级呢?人和人基本的信任呢?

不过这件事,让我作为一个企业管理的爱好者又想起来了许多别的事情,其实总部和地区子公司“打架”也不是第一回见了,但是真的要把总部和子公司管理好其实是很困难的事情。下面说说我最近几年的一些见解:

1.信息化手段普及后,总部和子公司不得不“抢客户”

在没有大规模网络普及之前,总公司和分公司很少在客户层面上有矛盾,因为总部接触不到客户,展业也基本都靠地区分公司,大家基本上是各干各的,很少有矛盾。这种情况第一次遇到挑战是在电话销售中心普及的时候,不过好在这个不是很多公司愿意去做,而且电话中心有一些还没做起来就被网络销售、手机APP销售给干掉了。

网络普及之后,情况就大不一样的。就比如国内这些大银行很多都有电子银行部,全力来搞“线上业务”。这样一来的结果就是,某些地方性特色的大银行,在北京也有很多网点,原先网点里有很多人,现在都用手机银行了,经常冷清的不得了。大银行因为不太用手机银行的上年纪用户多,所以情况相对还好点,其他银行网点一天也见不到人,业务都搞到线上去了,网点“沦落为”广告牌子。

不过,客观地说银行还算是比较规范的,总部一抢,下面就抢不过了。其他公司那可就不一样了,就比如保险公司,每年一到车险续保的时候,那简直是厉害。就以我投保的车险为例吧,总部直销中心要给我打电话,北京分公司要给我打电话,委托的车行服务商要给我打电话,而且给的优惠还都不一样。

不过他们跟移动有一个情况是非常类似的,那就是我在北京分公司直销渠道续保了以后,给我提供后续服务的是北分服务号,总公司官方则一直发消息催我续保。(哪家我就不说了,留点面子。)

从一个公司整体的角度出发,都是公司一个客户,总部和分支是没有“抢客户”的必要的,花在“抢”上面的时间和资源都是公司内部的损耗。但是,客户关系到业绩,关系到总部业务部门、分公司人员的业绩和奖金啊,所以大家都出于自己的利益不得不抢。

2.总部直营对公司最优,但是分公司的利益却没了

在网络直销的背景下,其实分公司的定位跟之前已经有所不同的,但是现在还没有非常成熟的理论和实践来做这些事情。在传统理论下,除非分公司就是个“传话筒”,就是个“代表处”,用来见见客户、搞搞关系,不干业务、不背指标,那么分公司跟总公司是不存在这个方面的矛盾的。

传统理论通常都推崇,随着企业业务规模的发展,分公司一般都要向区域事业部制度来转变。也就是说,分公司要贴近客户,直接开展业务。那么这样一来矛盾就有了。

一方面,通过分公司来搞业务,业绩工资、提成、各种管理费就必不可少,甚至还要花很多时间来监督以避免分公司弄虚作假。另一方面,总公司通过电话或者网络方式来直营,则可以大幅度的减少前面费用和潜在问题,同时提高客户的整体黏性。

所以,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在总公司层面一定会大力地来推广直营业务,这对整体公司也是有利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上收权利,比如说统一APP、统一客服、统一服务号等等,前面中国移动就是很好的例子。通过这种统一,权利收上来,分公司就得乖乖听话。

所以,总公司一方面会把分公司定位于某地区业务销售总负责,同时又希望能够通过直营平台的客户,不计入分公司的业绩。那分公司又不傻,能同意吗?

分公司通常也不会坐以待毙的,分公司也会有自己的手段来“笼络”自己的客户,最常见的就是在总公司统一政策的基础上,玩一些小手段,变着法的用公司的费用给客户一些额外的“好处”,从而保证自己手上还能留着一些客户基础。只不过这一来一回,内耗就更严重了,客户也经常摸不着头脑。

3.不懂考虑分公司利益,最后就是经营管理的大炸弹

随着网络发展,运营等各个方面向总部集中难以避免,这也是大趋势所在。但是遗憾的是,从我目前来看,许多公司并不懂得考虑分公司利益,反而都在通过强调“大局意识”和全局利益的方式逼分公司退让。

一方面,直营渠道越做越大,指标也越来越多,逼着直营越走越远,期望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直营“抢过来”的业务指标,从来没有给分公司分成,分公司还要在直营抢客户的前提下背上增长的指标,业绩压力也越来越大。

一个良性一点结果就是,老客户逐步因为方便等原因往直营和线上转,分公司“死命”的挖新业务,不仅填上了转直营的坑,还略有业务增长。这个是最好的结果了。但是新业务也有竞争对手,业务也有深度,总有一天会碰到瓶颈。所以通常这种都难以为继。

所以时间一长,通常局面就急转直下,那就是分公司开始打老客户的主意,把转线上的客户通过各种小手段转回分公司下面,花的还是公司的钱,只不过给客户的回扣高一点、成本高一点。最后总部一查,分支有问题啊,分支也叫苦完不成任务,矛盾越来越大,最后总部也没了威严,分支对抗情绪越来越浓。

当然,上面也可能是我扯淡扯多了。往好了想想,也许这个链接不是北京移动发的,而是某些技术公司单纯的要测试我手机号是不是“死号”而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