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元代的科举制度是怎样的(为何会导致大量文人涌向艺术创作)

句子大全 2010-08-28 01:49:33
相关推荐

科举制度,从诞生之初至清朝覆灭,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史,在古代文人心中是非常神圣的一种考试。为了科举,很多学子都要付出寒窗十年的努力,奔赴千里进京赶考,为此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都是非常巨大的。也正是这些成本,让科举制度愈加重要。

然而对于高位者而言,科举制不过是他们选拔人才的手段之一而已,每一个朝代,在科举制度之外,都会有另外的选拔人才的手段。甚至有些朝代,会用血统认定等其他的方式,完全替代科举制度。

元朝非常不重视科举制度,同时在政治等方面推广实行民族四等级制

对科举制度最轻视的一个朝代,就是元朝。因为元朝和清朝,是两个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少数民族大一统政权,所以这两个朝代经常被放在一起比较。

关于思想文化方面,其实元朝一直是更偏向于学习中原文化的一方,而清朝则是一直倾向于用本民族文化压制、统治中原文化的一方。但元朝和清朝在面对中原文化的一些具体内容时,表现出的反映却都有些偏离了这种倾向。

清朝虽然对中原文化嗤之以鼻,认为没有任何民族的文化能和本民族文化争锋,但却将中原文化中实用性很强的部分都保留了下来。尤其是中原文化中的科举制度,更是得到了清朝的大力推崇。

明清时期,是科举制度发展过程中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科举制度,是体制最为完善的时期。而且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这一时期的科举制度,也比以往更加严格。

不过一直推崇中原文化的元朝,在科举制度的问题上就截然相反了。其实元朝推崇中原文化的精神内核,并不是对中原地区盲目崇拜,而是认为中原文化在很多方面有可取之处。不过对元朝统治者而言,这些被他们所“取”的部分,绝对不能威胁到他们的统治。

满清和元朝,都坚持以本民族的人民为主,致力于贬低汉人,不过双方的做法大有不同。

满清时期,统治者会从汉人中选择出优秀的那一部分,将他们归入自己麾下,使他们成为汉八旗子弟。这样的做法,是择优录取,也就是说,满清政府不是完全排斥汉人的,他们只是排斥汉人中庸碌的那部分。

而元朝时期,统治者对汉人的态度是非常坚决且彻底的压制。不管你有多优秀,只要你是汉人,就绝对不可能在元朝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元朝时期实行的民族四等级制,更是将汉人彻底压在了少数民族之下,没有任何翻身机会。

科举制度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汉人发明的,而且也是汉人非常擅长的一种考试形式。对于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而言,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难度很高,所以自然不会被这些少数民族大力接受。

元朝政权从建立蒙古国开始,一直到元朝统治时期,曾经有过长达八十年的时间彻底废除了科举制。这一时期,蒙古政权选拔人才的途径几乎就是从贵族子弟中直接挑选,这种制度显然使得贵族子弟有非常大的优势。

在元朝,实行的是民族四等级制,人们按照不同的民族,被划分为四个等级,等级身份直接决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同时,先天所处的等级,也决定了这个人的上升空间天花板在什么位置。

元朝科举制度针对不同等级的民族有不同内容,且极力压制汉人发展

民族四等级制,是将所有百姓按照民族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等级,是蒙古人;第二等级,是色目人,也就是元代时的突厥人、波斯人等少数民族,主要指西域人;第三等级,是汉人,但是也包含契丹人和女真人等一小部分少数民族;第四等级,是南人,主要指南方的汉人和少数民族。

色目人中的少数民族,是早在蒙古国尚未建立元朝政权时,就已经被蒙古族征服的少数民族,和蒙古族之间的关系比较亲密。第三等级的汉人,是指本生活在不属于原宋朝领地内的汉人和既没有早早被蒙古国征服又没有臣服于宋朝的少数民族。

至于南人,则是指原本属于宋朝领土内的汉人和少数民族。南人在元朝的地位是最低的,受到的歧视也是最严重的,元朝的某些时期,甚至将南人作为天生的奴隶看待。

虽然民族四等级制中,百姓被分为四个等级,享受不同的社会待遇,但实际生活中,有些等级间的区分并不明显,人们主要被分为两个等级:地位更高的,是第一等级的蒙古人和第二等级的色目人;地位低下的,是第三等级的汉人和第四等级的南人。

针对这两个群体,元朝的科举制度内容有很大的不同,直接导致汉人和南人不可能在元朝的科举制度中凸显出来。再加上元朝官场中对血统出身的重视,汉人和南人的仕途根本不可能有很大的发展。

在考试内容上,汉人和南人比蒙古人和色目人的考试内容更多,而且难度更高。毕竟此前汉人和南人一直生活在科举制度的环境之中,所以对这门考试非常适应,但蒙古人和色目人,本来就不重视文化教养,自然不可能和汉人、南人相提并论

为了避免汉人和南人大量抢占科举制度的选拔资格,元朝干脆列出了两个榜:蒙古人和色目人一个榜,汉人和南人一个榜。从两个榜中,选取相同数量的学子进入官场,保证汉人和南人的数量不会过多。

表面上看,似乎这种科举制度是公平的,然而实际上,这种公平是前提性非常强的。如果这两个群体的人数相当,那么或许科举制度还算公平,但显然汉人和南人的学子数量数倍于蒙古人和色目人,这种情况下选取相同数量的官员,根本不能算是一种公平。

从内容上看,元朝科举制度已经很不公平了,然而这只是汉人和南人学子们漫漫仕途的第一道坎。即使是进入官场之后,元朝政府内部对汉人和南人也压制非常严重,他们绝不允许汉人和南人的官阶过高,以免他们对元朝政府造成不利影响。

在压制汉人这方面,元朝政府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为了避免汉人的实力有增长的机会,元朝政府还多次恶意挑拨汉人和南人间的矛盾:比如利用制度优势,让汉人和南人之间内卷,转移矛盾的真正核心要点。

对科举制度的高度轻视导致了元朝官场腐败,大量文人涌向艺术创作

科举制度从隋唐出现,直到清末民初才因战乱消失,后来的中考、高考,也都脱胎于科举制度,能够延续如此久的时间,足以说明科举制度必然有其独特的重要积极作用。

从事实结果看,科举制度确实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某一阶级垄断统治的现象,虽然封建君主的王权不可能因科举制度被分散,但至少科举制度选拔的人才都是非常优秀的。

抛开部分舞弊情况,科举制度为官场输送了大量的人才,这种考核形式,也保证了官员们在进入官场前,都已经拥有了相对完备的知识体系。即使没有非常专业的技能,也一定拥有一定的家国情怀。

然而元朝对科举制度的不重视,使得科举制度的这些优点在元朝根本无法体现出来。元朝的科举制度具体内容,相当于直接将科举制度的优点全部抹杀了。

按理说,科举制度选拔的人才,应当是非常优秀的,然而元朝分列两榜的举措,直接导致科举制度选拔出的人才能力严重不足。蒙古人和色目人,只要做到在这一阶级中名列前茅,就可以得到高官厚禄。

然而从整体上看,不论是蒙古人还是色目人,都是知识水平低下且贪图享乐的人。竞争力度不大,所以蒙古人和色目人“知足常乐”,靠着血统就可以得到一个不错的官职,根本不需要考虑学习的问题。

统治阶级知识水平低不是最大的问题,更大的问题是,他们根本不关心民生,只考虑自身利益,且没有任何爱国情怀。这种自私自利的心理,如果是普通百姓的话,倒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可他们偏偏是元朝的统治阶级。

上行下效,元朝的整个官吏系统,都根本不在乎底层百姓的生死,只关心如何获得更大的利益。再辅以元朝类似于采邑制的管理方式,基层官吏们对民众可以说是毫不留余地地进行剥削,这直接导致元朝后期官场腐败不堪,根本没有能办实事的官员存在。

从整体上看,元朝的科举制度是失败的一次改革,虽然这确实保证了蒙古族的统治地位,但却直接导致整个国家陷入了一个困境之中。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