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一代文坛教主余秋雨曾火遍中国 为何当今跌下神坛(看老梁怎么说)

句子大全 2018-01-10 10:49:45
相关推荐

导语:余秋雨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他的作品文辞华丽感情丰富细腻,在文坛上独树一帜成就巨大,拥有广大的读者基础,影响广泛。直到现在余秋雨依然是我国文坛上巨擘,可与沈从文、朱自清相提并论。这样的一个文学巨匠,也遭受到了质疑批评,甚至还有人发起抵制余秋雨作品的活动。这是这是为什么呢?

一、余秋雨的跌宕人生

余秋雨家庭条件不好,家中还有很多孩子,一家人苦巴巴的过日子。从很小的时候,余秋雨就非常喜欢写作,表现出对文学的热爱。别的孩子们听到老师布置写作任务都在抱怨,,只有余秋雨一个人奋笔疾书,甘之如饴。

那时他的作文,文笔还非常稚嫩,但文章的立意深远,不像是一个孩子的水平。当时他的语文老师鼓励他要坚持写作,以后能成为了不起的作家。之后学习更加努力认真,也抓住一切机会阅读文章。

余秋雨的母亲没有工作,全家人的开销都由父亲一力承担,日子精打细算才能以勉强维持,连余秋雨读书的钱都是借来的。1966年父亲蒙冤入狱后,全家人没有了固定的经济来源,这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日子过得更加艰难。

1968年余秋雨下放到农村进行思想改造。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每天有许多高强度的劳动要做,饭却吃不饱。还有社会上的各种排挤,令余秋雨一度失去生活的希望。在那场浩劫里是文字给了他力量,给了他希望与勇气,陪伴他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余秋雨跌下文学“神坛”

1989年,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横空出世,影响巨大,这部散文集成为他最为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凭借这部作品,余秋雨也从此走上了文学神坛。有人追捧就肯定有人质疑,余秋雨之后的作品销量很好影响也很广泛,但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又把余秋雨赶下文学“神坛”,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他的文章里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优越感,这种优越感有些过分了,让读者们在阅读时心里有不适感。他在书里把自己塑造成近乎完美的“天才”,世间万物因为他才显得有不一样。这样的视角让读者阅读起来不舒服。

其次,喜欢刻意夸大。余秋雨的妻子叫马兰,长相出众,是黄梅戏曲演员,也是一名影视剧演员。在余秋雨的文字里,大篇幅的描写马兰的美丽,这种有意无意的炫耀,令读者们感到厌烦。偏偏在他还不知收敛,把马兰夸赞的倾国倾城。

除此以外,余秋雨喜欢炫耀自己的交际圈。比如他曾经花了很长篇幅来写与袁隆平院士的相识。实际上两个人交情不深,只不过是萍水相逢。科学界与文艺界圈子本就不一样,余秋雨却喜欢有意无意显摆自己的影响力跨越了圈子文化,就在科学界就有点尴尬了。

再次,他非常喜欢评价别人,但是评价别人并不是站在客观立场上,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这样他的文字就显得矫情不真诚。比如对于自己喜欢的人物,他就不会说起缺点而选择大肆吹捧他们优点。

这样会使他的读者对历史人物产生曲解,这是很不可取的行为。最后,余秋雨喜欢从官员的立场看问题写文章,这样一来,文学水平下滑严重。

余秋雨私生活并不完美

余秋雨的私人生活并不是那么尽善尽美。他喜欢在自己的文章里,把妻子马兰塑造成完美的女性形象,集美貌才情美德于一身。当然马兰生活中确实是一位好妻子。余秋雨处于人生低潮的时候,没名没利,马兰还是选择嫁给了他。此后他们生活美满幸福。

但是这些表象的背后都有另外一个女人的眼泪换来的,那就是余秋雨的前妻。余秋雨遇见马兰后,就不顾糟糠妻子李红和自己八岁女儿哭泣,坚决离开。之后与马兰生活在一起,就在书里大写特写描写自己的幸福,一点也不顾念前妻和女儿心里是否好受,这太不道德了。

总结:尽管外界对于余秋雨本人及其作品争议非常大,甚至呈现出两个极端化的评价。但这都不足以抹杀余秋雨作品的文学价值。不管是说他矫情还是说他做作,都不能否认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坛的历史中始终拥有一席之地。

这世上的文章,本来就是让人看的,读者看过后赞誉也好,责骂也好,这就已经完成了一部文学作品的基本价值。余秋雨的散文作品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都是中国文学界不可多得遗世明珠,值得我们阅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