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著名学者易中天多次批评余秋雨 文人相轻(余秋雨:我不认识他)

句子大全 2012-10-25 16:40:16
相关推荐

古人经常说文无第一,文学这个东西如何能够分辨出高低来?分出胜负的几率几乎为零,毕竟主观的成分太大,要不然也不会在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了。

作为当代学者的两位典范余秋雨跟易中天,一位是因写厚重的历史文化而出名,另一位则是因百家讲坛而出圈被广大群众所熟知。其实,他们两个人之间很早就传出“不愉快”的火花。

易中天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并直言自己瞧不上余秋雨,对于易中天的批评,余秋雨也不甘示下,直接说自己不认识易中天。到底是什么样的误会或者缘由让这二人成为彼此的对立面?真的是因为人们常说的文人相轻吗?

01 蛰伏多年苦心创作

余秋雨曾经因为作品红极一时,例如《千年一叹》《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等,从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余秋雨对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的追溯和思考,他本身的历史底蕴透过字里行间透露出来,让人读之难忘,但是这样一位文化学者为何会跌落“文坛”?这其中有着很多复杂的因素。

透过作品,我们感觉余秋雨是一位清朗出尘的作家,但其实余秋雨早就被商业化了,从他开公司的那一刻,就被网络上的骂声给击倒了。

当年一部《文化苦旅》横空出世,直接将余秋雨推向了文坛顶峰,随后余秋雨被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而这一段荣誉并不是纯凭天赋与运气,而是靠着他自己的才能。

要知道在创作《文化苦旅》之前的余秋雨,是犹如埋在地下的蚕蛹,经过了14年的蛰伏,在这期间他是一位真正的未经世俗污染的文人。

那时候他醉心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甚至为了专心创作,将院长的职务直接辞掉了,在他看来读万卷书必须要行万里路,因此从西北开始,余秋雨为自己准备了一条真正的“文化苦旅”。

白水黑山,大漠孤烟,余秋雨真正在这片土地上深深埋下自己的脚步,他用自己的践行化成一道道充满力量的文字,为我们将历史重新叙述,娓娓道来。这些努力全部汇成一本《文化苦旅》,这里有历史的深厚有人性的诠释更有一种对于文化的敬重。

好在,他的心血没有白白付出,这部《文化苦旅》一经面世便惊艳四座,成就了余秋雨的成名之路。因为赞美过剩或者出名太快,余秋雨很快沦陷在名利的场合中,再也无法静下心去研究历史,可以说,这本书成就了他但也改变了他。

02 观念互相不认同

那么余秋雨在这几年饱受争议,究竟是因为什么?在余秋雨陆续爆出来捐书事件,含泪事件等等一系列称之为丑闻的大料后,余秋雨便彻底臭名远扬,身败名裂了。

彼时的易中天刚刚因为《百家讲坛》而成为了人尽皆知的学者,他对于余秋雨的一系列做法相当不认同直言不讳道:文人要做学问,不能投机取巧,跟铜臭味牵扯太多。

他看不上余秋雨的“弃文从商”,在他看来研究历史就应该认真严肃,不能过多接触外界乱七八糟的事情。易中天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就被良好的家境熏陶,1978年考取了武汉大学中文系,成为了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后来,在新疆建设兵团呆了好几年的易中天,深刻地接触了广大劳动人民并了解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段吃苦的经历锻造了他的品格,而接下来让他走上人生巅峰的就是被邀请登上《百家讲坛》。

易中天最开始接受邀请的时候,当时觉得能通过电视媒体宣扬历史文化是件好事,于是二话没说很快就答应了下来。自他品三国后,全国人民记住了易中天这个名字,相比起以前沉闷的教科书式讲解,易中天的品三国清新活泼,以全新的视角带给人们有趣又严谨的历史知识。

我们能够看到,易中天的成功并不是比学术研究,而是在于学术的精髓:教书育人,将知识灌进普罗大众,让历史不再晦涩难懂,让群众更愿意去接触历史,这是易中天最成功也是最吸引人之处。

当然,这二位的摩擦也可以看作是当作同行比较的典范,毕竟都上过了电视,都擅长著书立说,媒体总是有事没事就把这二人放在一起比较。余秋雨从始至终都自以为品性高洁但是08年的一场汶川地震将他推向争议的中心。

那年,余秋雨公开表示自己一定会向慈善机构捐款,然而这笔款项始终是个口头承诺,因为慈善机构自始至终没有收到过来自余秋雨的任何捐赠。面对社会各界的质疑,余秋雨当时解释道自己其实为灾区学校建造了三个图书馆,并且捐赠了图书。

由于因为一直拿不出来证据自证清白,所以余秋雨还是无法消除广大网友的质疑,最后他只能到处宣称这是一场造谣。对于此事,易中天直接公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通篇都在言辞犀利地质疑余秋雨的“诈捐”,并评价余秋雨是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当时,他还对此事件做了一个总结“出来混迟早要还”。当然,对于易中天公开表态,余秋雨看似根本不在意:“我知道易中天讲课挺好,但是我没有听说过他。”

表面的云淡风轻只是看上去风平浪静,要不然余秋雨也不会在后面的《我等不到了》一书中,写到易中天讲的品三国里面全是权谋争斗,甚至暗讽对方的文笔“欠佳”。

当然,我们肯定会觉得这种评价比较牵强附会,但是他俩之间的明争暗斗就是在你来我往的笔墨笑谈之间进行,甚至“爱上”电视的余秋雨,时不时地在电视节目上调侃易中天“过于耿直”。

于是,“耿直”的易中天被问及余秋雨的时候,就只是表示,对于余秋雨,他是心存一份敬意,但更多的还是不以为然。

03 文人是否相轻并不重要

易中天其实很反感媒体将他们比来比去,他认为余秋雨跟自己就不是一路人,从内心就非常不认同余秋雨的所作所为。这场“诈捐”只是一个导火索,将二人的矛盾放到了台面上,以至于后面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这二人都是当今的文坛巨匠,但是总是“你来我往”地针锋相对,让人不免产生一种疑问,文人之间真的相轻吗?同行之间必须要互相倾轧,注定成为冤家吗?

看着这些年余秋雨总是将自己塑造成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却被“诈捐”给掀开,一朝败北。易中天看起来更像是积极努力为世人揭开真相的那位“君子”。

这种事情不可能分出是非胜负,只是看起来像是文坛的一场闹剧罢了。但是易中天带来的品三国之中的热血历史,余秋雨漫漫求索写出的《文化苦旅》,都是能够丰富我们精神内容的宝贵文化财富。

04 看到事物背后的本质

其实每一个文人学者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我们所说的文人相轻并不是一种单纯意义上的贬义词,余秋雨和易中天都是有着自己见解的人,他们会被人崇拜甚至被人诟病,只因一言一行皆被放大到公共场合。

只要输出自己的观点就说明这是一件好事,其实回头看看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光辉,从百家争鸣开始,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不同的学术争论。

有争论就会有改变,有改变才能带来进步,各抒己见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余秋雨的“弃文从商”我们不认同,但是他为中国学术作出的贡献是斐然的。

易中天更像是一个维护历史文化的,充满正义感的文人,他希望社会的风气不要再继续浮躁下去,被各种俗势的谄媚风气所污染。这二位在历史与文化研究的道路上为我们后辈披荆斩棘,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关注并继承发扬的优点。

05 结语

这些年余秋雨一直被网友们一路“黑”到底,但是从来不见他改变,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人,而我国的网络环境非常宽松,很多不明真相的路人并不了解余秋雨的作品,只是看了一些乱七八糟的报道之后,跟风去黑余秋雨。

无论真相是怎样的,我们都不可被这些非议的声音盖住自己内心的想法。毕竟谁也不可能全方位地了解到一个公众人物的好与不好之处,我们能做的,就是对于“黑料”付之一笑,而对于他们的作品细细品味。要知道,就算是死对头,易中天对于余秋雨的作品也是评价“写不错”。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