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北海说词:苏东坡的《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句子大全 2019-12-19 21:38:53
相关推荐

现在只与娇妻稚子在一起的苏轼,对平生第一次的官场生活显然已经尝到那种并不十分美妙的味道。在外地充任判官,固然远离了汴京的骚扰杂乱,但副署公文,审问案件等等例行的政务,又颇令他感到无味厌烦。刚来凤翔时,他曾在东门外发现了一处古饮凤池的旧迹,即现今叫做“东湖”的那块地方,因十分中意而一游再游。为“入门便清奥,恍如梦西南”,不久便因地势修建了一栋前有水池,后有亭子的庭院作为官舍,花园也是利用这旧迹改造而成,种花三十一种。他有时难免感觉寂寞,在园中独自发呆,但也有时感觉欣喜振奋,于是举杯在手,观花赏月。而以上诸游,也各有诗篇,连同《真兴寺阁》、《李氏园》及《秦穆公墓》三诗,合为《凤翔八观》。或者也作小词以为消遣。《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回文”是中国诗歌特有的一种体制,其创作由来以久,似以前秦才女苏若兰的《璇玑图》最为有名。作法上主要是指可以倒读的诗篇,如南朝齐代王融《后园作回文诗》曰:“斜峰绕径曲,耸石带山连。花余拂戏鸟,树密隐鸣蝉”,倒读亦可成文。六朝以来,“回文体”作者渐多,咏歌日盛,工巧益增,也渐渐流入文字游戏一类文章,词中则少见。清代词人徐釚《词苑丛谈》道:“词有櫽括体,有回文体。回文之就句回者,自东坡始也。”如苏轼这首,两句一组,下句为上句的倒读,比起整首倒读的写作上要容易一些,而这也是和词句的长短不一有一定因果关系的。

这首词词意浅显明白。上阕主要写闺人昼寝的情景,用意不深,妙处只在遣词用语之清美可诵。首二句“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以一个“静”字将两句连接,先言“风静”,再言“人静”,写夏季的一个中午,风静而庭柳低垂,闺人要去午休了,或者是刚刚睡下不久,但已经睡熟的时候,清风又吹起,拂动庭柳,动静相形,颇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情致。再以“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细写昼眠之人,说天气太热,虽只穿薄衫而生汗,微风起时又吹凉汗而生香,变化只在“薄衫”与“薄汗”二语,既承上点出“夏”意,又启下引出女主人公。

下阕主要写醒后的怨思。过片“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两句,是说她那红润的手儿持着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而她的手儿之所以红润,又是因为这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冰的了。古人常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留待夏天解暑之用。如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诗曰:“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此词中两个“冰”字,一个名词,一个动词,似无关系,实则相得益彰,更在诗上。结句“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收为全词之旨。“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绵长,古乐府中,常以“藕”谐“偶”,以“丝”谐“思”,藕节同心。时至今日,结婚时藕仍是一项重要道具,象征着有情人的永好。而对“郎”的“笑”呢,大概是郎的情意不如藕丝之长,所以笑他的太不领情或是不识情趣吧。

回文诗词要求本高,除了在格律、内容、感情、意境等方面外,还有一种“倒读后的文意应与原来的有所不同”的特殊讲究是较难办到的。《东坡乐府》中录有他的七首回文词,其中如“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等,都和这首词一样,以下句补充发展上句,形成新意,故为妙构。但这首词末句始露出词题中“闺怨”本意,而整体上又给人一种“怨”又“不怨”的感觉,正是词人用笔高超之处。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北海文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