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郑启五书话:此文在付印前被撤下

句子大全 2020-09-02 23:49:24
相关推荐

我的《厦门文坛纪事》一书汇聚了我与厦门文化圈的交往,全部都是真人真事真情真趣,大概因为真,所以惹麻烦,一波三折,好不容易折腾到曙光在望的“三校”,又有一篇题为《[小城春秋] 岁月如水》千字文被全文撤下。

又触犯了什么天条?应该不会吧!《小城春秋》是新中国初期屈指可数的长篇小说中的一部,曾影响过千千万万的文学青年,彻头彻尾的“红色基因”!

会是文中关于红卫兵打砸《小城春秋》作者高云览墓地的几行回忆?这是我的亲历记,文责自负,不至于拿全文开刀吧!

会是因为莫须有的“太差了”?该文曾参与《厦门晚报》读书征文获过二等奖,同为官媒,评价不至于出现如此落差!

我曾为母校厦门双十中学先后主编过校庆大型纪念文集《感悟双十》和《百年双十》,有过不止一次如履薄冰的经验,但都逆来顺受地走过来了!

这次我个人的文集《厦门文坛纪事》中的小城春秋被撤下,而该书的书腰上的内容概要却留下了高云览的名字,出现了内外不符的小后果,此文姑且算是对此小后果的一点说明。

我健忘,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我将被撤下的拙文依附在后,聊以备忘!

郑启五《小城春秋》岁月如水

长篇小说《小城春秋》60岁了,而65岁的我居然读了它足足一个甲子!

最早是在厦大幼儿园,我与连环画《小城春秋》不期而遇,第一印象是打战打得不够激烈,不是很吸引我等小小男子汉。就在草草翻看准备弃之不阅的时候,一个熟悉的画面跳入眼帘——厦门南普陀放生池的场景,(四敏与秀苇一次敞开心扉的晤谈),这发现顿时让我哥伦布一般,骄傲得不得了,在小伙伴中奔走相告:“我们的南普陀上小人书了!”就这样,我开始了与《小城春秋》激情的“初恋”。

我小学读的是厦门市东沃小学,与南普陀寺一墙之隔,与大劫狱的现场也近在咫尺,在校生半数以上都是厦大子女,小小年纪读大书写长文的风气极盛!从“放生池”畔走进故事,我读的第一本大书自然是《小城春秋》。在书中的众生像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剑平,不是吴坚,而是吴七。儿时我家保姆的丈夫是渔民,住在厦港海边的旧屋,左邻右舍不是渔家,就是码头搬运工,他们古铜的肤色,壮实的身子骨,还有豪爽的性子,都有吴七的影子。吴七这个人物对我们一代厦门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我的同龄人张力在小说《蛇侠》、《乌肥古》的一些闽南海岛好汉的言行举止,也可以隐约地感觉得到吴七式的豪放。

可能是老师不停地唠叨要我们学习这个学习那个而产生的逆反心理;另一方面地下党的人物形象在《青春之歌》和其他一些作品中似曾相识,而吴七是《小城春秋》独家坐拥的鹭江汉子,如同它关于厦门岛城风情的浓墨重彩:沙坡尾、鼓浪屿、中山医院、渔民小学、南普陀放生池……

我中学读不到一年,就爆发了“文革”,革一切文化的命,《小城春秋》居然成了“禁书”。你越禁我就越看,一遍又一遍。当时批判《小城春秋》是“大毒草”,其中“最毒”的莫过于爱情的描写了,小说中剑平和秀苇一同雨中漫步,“剑平觉得不能再靠紧,除非揽着她的肩膀走,可这怎么行呢?……当他的腮帮子不经意地碰着她的秀发时,他好像闻到一股花一样的香味,一种在雨中走路亲切的感觉……”这样的描写我至今仍倒背如流,可当时每每读之,手指都兴奋得微微发抖。作者的温情其实与革命的激情是同样地丰沛,爱与信念是可以相辅相成的,我在文革的沙漠与荒原中抑郁独行时,《小城春秋》的细雨给了干涸的心灵以何等的滋润!

大概是在1967年初,有一件与《小城春秋》作者有关的往事让我刻骨铭心:当时是红卫兵和造反派在厦大建南大礼堂举行文艺批判会,大会中有人突然跳上台,异常激动的大叫大喊,“革命的同志们,无产阶级的战友们,在我们厦门薛岭有这样一座坟墓,上面刻着‘这里安息着《小城春秋》作者高云览’,这是我们厦门革命群众的耻辱啊!”于是全场激昂的口号声声,“狠批大毒草《小城春秋》”、“坚决砸烂黑作家高云览的X墓”……事后听说,群情激昂的红卫兵饿着肚子,立即步行十几里路赶到薛龄,把高云览的墓给砸了,真是癫狂至极!

历史终于翻过了那不堪回首的一页,我也成了高考恢复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就读厦门大学,大概在1980年我大三的时候,就在当年狂呼“狠批大毒草《小城春秋》”的建南大礼堂,上演了根据《小城春秋》改编的同名电影的“毛片”,这是福建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第一部故事片。因为有部分厦大学生义务充当了群众演员,摄制组就放映还未剪辑的“毛片”让厦大师生先睹为快。记得有这样一个镜头,反面人物赵雄被游击队击毙,他仰身躺在海水里死了,过了一会儿,竟猛地从海水中站了起来直喘气,逗得全场观众哈哈大笑……

福建电影制片厂靠着这部电影起家,从此跻身国产故事片行业,但现在回忆起来电影实在是拍得太粗糙了,既没有文革前的《51号兵站》好看,也不如同期的《保密局的枪声》,人物和情节处理得比较概念化,原著中许多细腻的情感描写不知所终。

《小城春秋》和高云览是一座文学与信念的丰碑,一座值得厦门人骄傲的碑,在电影之后,丰碑渐渐远去,我知道有更多的好书等着我去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