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1990年 红军第一叛将龚楚回乡(自语:终于回来了 再也不走了)

句子大全 2007-07-01 17:16:33
相关推荐

1990 年 9 月 13 日,深圳罗湖口岸来了一位穿藏青色西服,系黑领带的瘦高老人。他坐在轮椅上,收一位年轻人推着,从香港出关方向来到关口。

海关工作人员仔细验看了他的回乡证,上面姓名一栏写着“龚楚”两个大字。一看下面的年龄,填的是“90岁”。工作人员给老人的回乡证盖上章,送回老人手里,顺口问道:“老人家,这么年纪来大陆旅行,一定要注意身体啊!”

老人接过回乡证,将它放在了胸口,并不断用手抚摸着,嘴里喃喃的说:“我不是来旅游的,我是回乡......”

两天后的夜里,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县南郊六公里的长来村非常宁静,劳作了一天的村民大多已进入了梦乡。

就在这时,传来了几声小汽车的喇叭声,5辆小车鱼贯驶入了村里。村民们纷纷披衣起床,寻着声来到了村中间的广场。车子停了下来,那位名叫龚楚的老人,在长来镇副镇长陈红珍和县里几位干部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从小车里走了下来。

老人虽然认不得眼前的乡亲,但听着熟悉的乡音,热泪还是忍不住流出眼眶,口里不停地喃喃自语:到家了,到家了,我到底到家了。

邓小平曾经的搭档

这位龚楚曾有过极为辉煌的履历。上世纪30年代,他是能与毛泽东平起平坐的红军将领,与朱德、毛泽东并列红四军三大巨头之一。

但就是这样一位高级将领,后来却成为叛徒,并带人大肆围剿红军,设计抓捕项英、陈毅等坚持南方游击战争的领导人,给革命造成了重大损失。1949年,龚楚曾短暂向昔日的部下林彪降,但不久后又叛逃,是红军中级别最高的叛徒,被称为“红军第一叛将”。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那个革命洪流涌动的年代,1901年11月出生于广东省乐昌县长来镇长来村的龚楚,16岁时便投入粤军。七年后,23岁的龚楚已积功升为国民革命军少校,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在两年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二十年代,正是国共第一次合作之时,当时有很多共产党人以个人名义加入了国民党,但像龚楚这样以国民党员身份加入共产党的却并不多。当时年轻的龚楚认为国民党不可能完成中国革命的任务,只有“以俄为师”,加入共产党才能彻底完成革命,拯救中国。

龚楚的这种想法,是平时受到同为乐昌人的青年团员丘鉴志、陈德钊等人的影响。当时这几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经常聚在一起阅读《新青年》、《向导》等刊物,讨论中国革命的未来,龚楚也对共产主义有了新的认识,所以毅然以国民党员的身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5年6月,龚楚受党派遣,回到家乡开展农民运动工作,并担任了中共乐昌支部书记,兼乐昌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龚楚根据党的指示,将乐昌农民自卫军改编为第十三军补充团,前往武汉准备参加讨蒋。但是走到湖南时,又接到党的指示,要求他将部队带到江西,参加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后,“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成立,朱德任军长,龚楚任红 29 团党代表。1928年,龚楚随同红四军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

井冈山会师后,龚楚还担任了红四军前委常务委员一职,进入红四军领导层,能够与毛泽东、朱德等人一起商量红四军的各项重要问题。

1928年7月,在红四军的湘南战役中,二十九团在郴州作战不利,毛泽东、朱德对龚楚进行了批评,决定龚楚留在湘南领导桂东、资兴、安仁等地的赤卫队工作。

1929年5月,龚楚被任命为中共广西前委委员,化名龚鹤村秘密来到广西梧州,策动广西省政府主席俞作柏。

在龚楚等人的工作下,俞作柏释放了监禁的共产党员,任命共产党员张云逸为广西警备第4大队大队长,任命共产党员俞作豫为广西警备第5大队大队长;开展工农运动;承认韦拔群领导的右江农军。

同年9月,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决定武装夺取政权。正当广西革命形势好转的时候,俞作柏却急于公开宣布反蒋,结果不战而败。

在此风云突变之时,邓小平和龚楚当机立断,决定把党掌握的武装拉到左右江地区,与韦拔群等领导的农民运动结合,发动百色起义。

百色起义后,成立了红7军,张云逸任军长,邓小平任政委,龚楚任参谋长,同时兼任战斗力最强的第19师师长,邓小平兼任该师政委。两人配合很好,结下了一段战斗友谊。

龚楚在井冈山学习到了红军的一整套政治工作制度,与邓小平一道,在红七军的建军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红军第一叛将”

1931年2月,红七军转战湘粤边时,与粤军、湘军展开了多场激烈战斗,龚楚在战斗中受伤,转到上海治疗。半年后,伤愈的龚楚来到了江西中央苏区。

此时的中央苏区,正好是在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笼罩之下。他们对革命形势估计错误,强调要在一切实际工作中肃清所谓“右倾机会主义”,在红军中大肆“肃反”。

龚楚一开始被任命为红十二军参谋长,但到职仅7天,便看到了自己的老同学、百色起义时的红七军和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在肃反中被杀。

李明瑞时任红七军军长,但该军政委葛耀山受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指导,背着李明瑞在红七军成立了"肃反委员会",并自任书记,在红七军中进行"肃反",杀害了多名干部。李明瑞多次予以制止,但却被怀疑是“改组派”,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

1931年10月,李明瑞来到红七军56团驻地视察工作。团政委接到葛耀山电话,要求他"监视李明瑞"。这名政委立即召开党支部会,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战士们杀害了李明瑞,李明瑞牺牲时年仅35岁。

听到李明瑞被杀的消息,龚楚惊呆了。他后来回忆,自己当时只有一个想法:“我第一次体味到共产党中的派系斗争、倾轧和迫害。”

李明瑞牺牲后,龚楚接任了红七军军长一职,并率红七军参加了赣州战役、水口战役等战斗,也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但是龚楚仍然感觉惶恐不安。因为一年来,隔三差五就会传来他熟悉的某位同志在肃反中被杀的消息。他形容那段时间“不但中下级干部终日忧惶,不知死所,即高级干部也感到人人自危。”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萌生了“离开红军”的念头。

果然,龚楚也在1932年初被扣上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帽子,由军长降为师长。不久后,中央又对龚楚作出了“给予开除党籍一年,调红军大学上级训练队高级研究班受训”的处分。

龚楚感觉很冤。因为对他的处分的依据是“对革命前途灰心丧气,发生动摇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龚楚有没有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呢?

客观的说,这个处分的依据并不充分。当时非常“左倾”的一些领导人认为龚楚对党的一些做法,特别是对“肃发”工作有意见,加上当时苏区正在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开展“消灭地主”的运动,一些拥有几亩地的中农也在被消灭之列。

龚楚对这种扩大化的政策表示了异议,所以被戴上了“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

1934 年 10 月,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转移前夕,中央决定在成立中央分局和中央军区,由项英任司令员兼政委,龚楚任参谋长,领导南方地区的斗争。

龚楚对中央把自己留在苏区的作法,看做是“借刀杀人”。他觉得主力红军转移后,留下来的人随时随地都可能被敌人消灭。而把自己留下来,是因为自己的头上有一顶“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有些人想对自己欲除之而后快。

真正让龚楚下定叛逃决心的,是中央红军长征后的1935年2月。当时留在苏区的中央分局接到中央红军的紧急电报,得知担任中央红军后卫任务的红三十四师在湘江与敌人血战后,被迫分散突围,中央要求中央分局派部队去接应。

接到电报的龚楚,就像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他知道红三十四师全师3100多人,战斗力很强,连他们都被敌人打散了,看来革命的前途十分悲观了。

不过龚楚并没有把这个想法表现出来,而是接受了项英的指派,亲自带着七十一团去接应红三十四师。当时所有人都不知道,红三十四师的几千将士已几乎全部牺牲。

龚楚率领红74团,经大余油山一路辗转来到湘南,但沿途却连一个红三十四师的战士都没看到。龚楚的心里产生了一种不祥的感觉:中央是不是被敌人吃掉了?

更要命的是,奉命去接应红34师的龚楚,遇上了国民党的“围剿”部队。几场战斗下来,部队损失惨重,和中央分局也失去了联系。 这时的龚楚,进退两难,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对革命彻底失去了信心。

1935年5月2日,龚楚带着仅剩的上百名红军,来到郴县黄茅村驻。半夜时分,他悄悄扔下部队,逃回了故乡长来村,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

叛变革命后的龚楚

龚楚的回忆录中,无一字涉及逃亡后的经历,看来他也知道这是一段不光彩的历史。不过据长来村一些老人回忆,龚楚回到长来村后不到两个月,便有一帮人来把他接走,不久后便听说他担任了粤北五县联防主任。

投降后的龚楚,成了国民党的帮凶。龚楚利用自己对红军的熟悉,以及很多人不知道他叛变的消息,经常带着国民党军化装成红军,召集湘粤一带的游击队“开会”,将游击队诱入其圈套,或逼迫他们投降,或予以杀害。

尤其令人不齿的是,龚楚还把目标对准了自己的多年昔战友项英和陈毅身上。

1935年 10月,龚楚来到赣粤边游击队驻地,对游击队说自己有重要工作向项英、陈毅汇报,要求游击队给自己带路。一开始游击队并没有识破龚楚的诡计,队长吴少华还兴冲冲地给龚楚带路。

但在途中,吴少华看出了龚楚带的人不像红军,识破了龚楚的诡计,在快到项英营时抢先鸣枪报警,项英、陈毅听见枪声后迅速转移到了安全地区。龚楚见诡计被识破,怕游击队追过来,于是慌忙沿小路逃走。

关于这件事还有一个说法。龚楚的侄子龚锦伟曾在一次采访中说,龚楚承认曾带人去捉过项英,但快到项英驻地时,是他放枪通知项英和陈毅转移的,实际上吴少华根本没有识破他已经叛变。龚楚还信誓旦旦地对侄子说,“他没有干过对不起共产党的事情。”

没抓住项英和陈毅,龚楚也失去了利用价值,从此被国民党搁置。之后,他也曾出任过一些诸如少将参议、参议会议员之类的闲职,要知道国民党也不可能信任和重用一个叛徒的。

1949年10 月,解放军进军两广,逃到乐昌县瑶山的龚楚已是走投无路,不得不向他曾经的手下林彪投降。叶剑英决定派龚楚前往海南岛,策反同乡薛岳。

薛岳

龚楚答应得倒是很痛快,但到达香港后,却又担心“今后没有好果子吃”而滞留在香港,不但没有去劝降薛岳,反而赴台湾遏见了蒋介石。

龚楚没有想到,蒋介石根本没有在台湾给自己一个官当,反而要自己潜回大陆,收编残部,以配合“反攻大陆”。 面对蒋介石的这张大饼,龚楚深知自己要是再回大陆必定没有好果子吃,于是改名龚松庵,决定留在香港,从此远离政治。

当年叛将的回归

在港期间,龚楚买下了10多亩土地,开办了一个小农场。闲来无事时,便以写作和书画自娱,还出版了两本回忆录。有时,他也会去乐昌同乡会与同乡们聊天,同乡们自然知道他的经历,常把回乡探亲时的见闻告诉龚楚。

1979 年,龚楚在广东惠阳投资开办了一家毛衣厂,成为第一个在惠阳投资的外商。上世纪80年代,国家宣布不再追诉国民党军政人员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一切行为,这引发了龚楚的回乡之念。

龚楚打算回乡的消息传回故乡后,广东乐昌县将这一情况向上级进行了请示,广东省统战部门批复,龚楚回乡,按国民党中级军政人员接待来往。

1985年8月,龚楚的侄子、乐昌县长来水泥厂厂长龚洪贵到香港谈生意,顺便受乐昌县委政府委托,来看望龚楚。他给龚楚介绍了国内改革开放和家乡变化的情况,动员龚楚也回故乡看看。

随着岁月流逝,年迈的龚楚也产生了落叶归根的思想,但他最担心的是自己过去背叛了革命,共产党能放过自己吗?

乐昌方面得知龚楚的顾虑后,多次与其联络,向其讲解国内形势和家乡的变化,表示欢迎他回乡定居。

对于龚楚挂念的祖屋,乐昌县表示因公路扩宽,那幢祖居已经拆除,但是县委、县政府已经拨款,在龚楚祖居不远处,按照原来的式样和面积,重新建造了一幢新房,作为补偿。

1990年 9 月,90 岁的龚楚终于决定返回故乡。

1990年9月13日,列车在韶关站缓缓停下,龚楚偕夫人王兰芬走下了列车。

乐昌县委领导早已在韶关等候,并在韶关为龚楚设宴接风。席间,龚楚将三封分别写给邓小平、杨尚昆和王震的信,委托乐昌县委领导代为寄发。信中除了龚楚向昔日的这三位战友的问候外,还表达了自己的忏悔,以及自己想在家乡颐养天年的心愿。

酒宴散后,归心似箭的龚楚连夜赶回乐昌,于半夜时分到达了长来村那幢新建的房屋前。这是一幢两层半的楼房,占地120多平,包括了六房两厅一厨两卫,家具也全部是新购置的,这在当时算得上是一幢“豪宅”了。

龚楚回乡在当地引起了轰动,许多亲朋故旧纷纷上门拜访,还有很多人专门起来,只想看一看这个“红军最大的叛将”。龚楚虽然年事已高,但记忆力极好,对几十年前的事记得清清楚楚。

当然,他“记得”的,只是在红军期间的经历,对脱离红军以后的经历,则总是以一句“记不得”了来推脱。可见,他也知道脱离革命是不光彩的。

回乡不久,龚楚接到了昔日的老战友邓小平打来的电话。接电话时,龚楚老泪纵横,泣不成声,情绪十分激动。据龚楚的家人说,邓小平在电话里欢迎龚楚去北京看看,但龚楚感觉无颜面对老战友,借口一身都是病,予以婉拒。

回乡后的龚楚,很少出门,偶尔要出门的话,一定会穿上西装、打好领带,非常注意形象。他最喜欢饭后漫步到以前的祖居旧址边上,抚摸着50 多年前他亲手种下的几棵桂花树,陷入无限的回忆之中。

让龚楚最感动的,是家乡父老并没有对他另眼看待,丝毫没有鄙视他这个“罪人”,而是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曾走错了道路的自己。他曾赋诗一首,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报国才能尽,还来水竹居。月明嫌树密,风急过篱疏。心事孤舟系,关河百战余。饮酒聊一醉,秋意满前除。”

1995 年,95 岁的龚楚因病在家中去世。出殡那天,村里的族人都纷纷为他抬棺相送,乐昌县委政府和长来镇政府也送来了花圈。

龚楚的墓地在长来镇外一座荒山上,黑色的碑石上,刻着龚楚生前自拟的碑文:忠贞与叛败,打白军与打红军;投降与再投降,出走与回归。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