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龙应台的自省视角:揭露传统社会文化劣根性

句子大全 2017-04-07 20:48:13
相关推荐

在我一向觉得生活体悟和社会评判方面的书籍很无趣的时候,我读到了龙应台的书籍。她的书是以散文的形式让我从多角度去审视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以一个自省的视角重新认识自己生活环境里的文化和制度。我平时很少会读到带有社会自省感的文章,而龙应台的书恰恰大多都是带有自省感和批判性的。我读过她的《目送》、《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天长地久》、《野火集》,她的每一部作品都给人一种不同的思考。从情感的体悟到生命的锤炼;从为人子女到为人父母的微妙转变;从接受性爱国到批判性爱国,她的书真的在实质上提升了我的判断力。

在《孩子你慢慢来》中,她说道:“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有人抢跑,因为绝对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来”。她对她的孩子有着足够的爱和耐心。而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很少有父母会降低自己的身高,与孩子保持在同一视线来审视这个世界。这让我体悟到父母并不是一直都要保持一种所谓的威严和强权性,有时候成长更多的是自己去体悟。她清楚地认识到“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的开始。”人总有做不完的事,一件接着一件,这些事情之间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孩子与父母间的关系,就像水与月,只有通过父母这汪清水,才能倒影出孩子皎洁的心灵。我认识到: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又不敢声张的人;所谓孩子,就是那渐行渐远,想回头却忘记回头的人。

在《亲爱的安德烈》中,她说道:“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得工作在你的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她将用功读书的理由娓娓道来。成就感和尊严是快乐的基本。支持我们追逐梦想的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对成就感和自尊心的需求。拥有选择的权利是实现快乐的前提条件。

她说:“卒子过了河就没有回头路,人生中的一个决定牵动着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了另一个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另一条路,回不了头。人生中所有的决定,其实都是过了河的卒。”我们在做一个决定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后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往往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好比个体中,懒惰的将会堕落,偷窃的将会坐牢,行凶的将会枪毙。也好比一个国家,偷奸耍滑的会失信于天下,霸权主义的会引起公愤,背道而驰的会失去民心。

在《目送》中,她说:“文明和野蛮的中隔线,薄弱,混沌,而且一扯就断。”我认为,文明和野蛮间的界线就像道德与法律的界线一样模糊。就如被称为世界警察的美国,到处煽风点火。若将这看作是维护世界和平,那美国的行为还真算得上是文明的;若看作是战争的煽动者,那美国的行为就只能算作是野蛮的。所以,文明与野蛮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龙应台说: “人对自然,对生命过度地暴虐、亵渎之后,还有什么依靠呢?如果勇敢的领袖们的心里埋藏着仇恨和野心的地雷,敏感的阿拉伯芥又救得了几个我们疼爱的孩子呢?”在几十年前战争过渡带的土地上,带着恐惧和罪恶的心里,士兵们埋下了成千上万颗的地雷。在这几十年的日子里,有不可计数的无辜的百姓在庄稼地里落下锄头后失去了生命,有难以想象数目的天真可爱的孩童丧生在上下学的路上。也许是上苍怜悯,有一种阿拉伯芥,若长在地雷之上,受化学因素影响就会变色,因而那个地区的人们极其渴望将它引进并广泛种植。可是,倘若统领者们心怀仇恨,相信再多的阿拉伯芥都挽回不了无辜者的生命。仇恨和野心是万恶之源。一个错误的决定可能种下又一个成千上万颗的地雷,要赔上成千上万的无辜生命。

在龙应台与安德烈的通信中,谈到了非洲某些地区的人民食不果腹,甚至被活活饿死的情况。富足地区的人们节约的粮食却不会用于救济那些饥寒交迫地区的人们。你会问,难道我节约的粮食不能用来填饱他们的肚子吗?事实上,我们节约的粮食在绝大多时候,还是会被浪费掉!可能从来不会被用于救济其他国家的生活困窘者。而我觉得,只要有心为那些饥寒交迫的人们去实行节约,不管结果是否如人所愿,作为个体来说就已经为解决全球温饱问题贡献了我们的力量。至于结果如何,这就与我们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战略相关联了,那就是我们力所不及的事情了。

谈到社会制度,在龙应台的《野火集》中,有一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其中就讲到几十年前中国台湾的社会制度问题。而我认为这些现象和弊病在现今中国的社会中也是存在的。就如在你家门口摆摊的摊贩们,在结束一天的贸易后遗留下烂菜叶子,臭烘烘的散落一地或者被堆在墙角。你不敢生气,不敢跟他说滚蛋。为什么呢?你会说那些摊贩都是流氓,会动刀子的。问你为什么找城管,你会说城管跟摊贩相熟,找了也没用,到时候要是曝光了,那才叫惹祸上身呢!所以呢,遇到不公,你不会生气,也不打算生气!你会觉得生气没有用。龙应台说,并不是生气没有用,而是因为社会上存在太多的不敢生气的人,从而导致个别人的生气成为异类,进而使得社会制度不能加快改善,问题就变得更难解决。但好在现在的社会制度比较完善,这种现象还是比较的少了。

在《生了梅毒的母亲》一文中,她讲道,台北县的山满目疮痍,像一身都长了癣的癞皮狗,更像遭受强暴的女人。这样的形容再形象不过了。我认为:人类在意识到谋求发展发展的同时需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时,往往已经将环境破坏到了一种程度。现在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不过是建立在人类利益上,对大自然亏欠的一种弥补。在《啊!上海男人》中,她提出男权女权的平等,男人不一定只主外,女人不一定只能主内。

而在《天长地久》里,我看到了除了严厉批判外,面对亲情温柔下来的龙应台。下乡陪伴着步入人瑞时期的母亲,也许是源自她对时光的惶恐,但更多的也许是对母亲的感恩和思念。这让我理解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真正含义。看着双眼逐渐失神的母亲,那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是无奈还是悲痛?龙应台的朋友安娜,有着一个身患渐冻症的母亲。在安娜母亲的身体逐渐冻结,最后直到只能勉强拿起杯子时,安娜的母亲强烈要求安乐死。因为那个药水只能由当事人自己喝下,不能有任何协助。最后,安娜还是尊重了她的选择。我想,最后如果我身患渐冻症而全身瘫痪的朋友选择了安乐死,我不得不承认,我会在悲痛与惋惜中替他感到解脱的。这个时候,我觉得对生命的选择就不在于时间的长度了。

总而言之,在深入看待我们的生活世界后,我认为: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人各有色,为了绝大部分的人能够很好的生存,我们制定了生存的秩序。这个秩序包括着我们的硬性法律法规和软性道德准则。总有些事情是法律法规所不能及的,但康德曾说:“有两件事物越思考就越觉得震撼与敬畏,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准则。”有些事情我们无能为力,但只需遵从我们心中的道德准则。在最后,如果遇到连遵从道德准则都无法解决的事情,我们不如把自己当成是那过了河的卒子,不回头,只做好自己的决定,走好自己的路吧!另外,如果每个人的生命轨迹都可以看成一本书的话,那么,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生命的孤本。所以,正因为生命轨迹的不同所导致的思想境界不同,我们才没有理由去要求别人都能理解自己,都能走进自己的心里,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