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东欧各国在十七世纪民族和社会危机重重的情况下文学成果如何

句子大全 2011-11-29 12:02:05
相关推荐

引言

17世纪,这是捷克历史中的黑暗时期,但逃往国外的文学家写下了许多怀念祖国和悲叹祖国不幸命运的作品。罗马尼亚作家和文人致力于发展本民族文化事业。阿尔巴尼亚文学仍然没有跳出宗教文学的巢臼。

17世纪,东欧各国民族和社会危机重重,内忧外患交相侵逼。波兰抗击土耳其、俄罗斯和瑞典侵略的多次战争损耗了国力,国内封建贵族利用“自由否决”与“自由选王制”各自为政,招致强邻的操纵与干涉。捷克在1620年反对奥地利统治的白山战役中遭到失败,从此沦为哈布斯堡王朝的一个行省。

匈牙利文学

匈牙利于1687年将土耳其侵略军驱逐出境,但它仍处在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之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等国则继续在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重轭下痛苦地呻吟。这种状况抑制了东欧各国人民和作家创造能力的发挥,但文学创作在艰难的条件下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这一时期,匈牙利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出版了许多宣传民族解放与普及科学知识的著述。著名学者与教育家阿巴奇·亚诺什于1655年出版了《匈牙利科学文库》一书。托特法鲁什·米克洛什出身于农奴家庭,毕业于荷兰的一所大学,回国后领导克卢日堡地区的出版事业,对普及文化教育,提高科学知识水平起过积极作用。

捷克文学

17世纪是捷克历史中的黑暗时期,国内的文学发展走向衰落,但逃往国外的文学家写下了许多怀念祖国和悲叹祖国不幸命运的作品。其中,代表性的作家是考门斯基。扬·阿莫斯·考门斯基,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出生于捷克兄弟会成员的家庭。大学毕业后在兄弟会的学校任教。1618年任兄弟会最后一届主教。1627年流亡国外,先后在瑞典、东普鲁士和波兰等地居住和教书,但对自己祖国恢复独立的信念从未动摇。他一生著述有250多种。

主要文学作品是《世界的迷宫和心灵的天国》。它描写一位朝圣者(即作者本人)在漫游城市(象征世界)和各条街道(象征不同社会阶层)时所看到的种种丑恶现象,控诉了人间的不平。作者借此反映了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和金钱的罪恶,并由此感到万分沮丧,在“上帝的召唤”下躲进“心灵的天国”,显示出他所受兄弟会宗教思想的影响。另一位作家巴维尔·斯特兰斯基在逃亡生涯中写了《我的祖国-捷克》一书,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爱和对敌人的恨。而编年史家巴维尔·斯卡拉(生卒年不详)则对白山战役作了详尽的记叙。

罗马尼亚文学

17世纪的罗马尼亚作家和文人致力于发展本民族文化事业,热心推广、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并使用罗马尼亚文从事宗教书籍的翻译和纪传体作品的写作。到1688年,罗马尼亚才有第一部完整的罗文《圣经》译作。安丁·依维里亚努写作的《箴言》谴责了富人奴役劳苦大众的社会不平现象,并对土耳其统治表示了不满。格里戈雷·乌雷凯和依昂·内库尔切分别撰写了不同历史时期内的《摩尔多瓦公国纪事》。

这些纪事作品记述了君主的频繁更迭、贵族的明争暗斗和社会的动荡不安,鞭挞了那些危害国家利益的罪人,热情讴歌了那些为拯救祖国英勇捐躯的人。内库尔切的《纪事》中附有《故事新篇》42篇,其中有许多是歌颂斯特凡大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斯特凡是洞察民间疾苦、深受百姓爱戴的君主,也是反抗土耳其侵略的爱国者。例如其中一则故事描写斯特凡一次与土耳其军作战失利,欲放弃战斗返回城堡,其母不给开城门,鼓励儿子坚持战斗。斯特凡遵从母命重整旗鼓,深入敌阵击败了敌人。这类故事描写生动,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保加利亚文学

保加利亚17世纪时有少数学者致力于搜集、编纂一些“文选”、“文库”式的作品集。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达马斯金文集》与《合集》,内容包括宗教、历史与世俗生活的故事,如《《圣经》的诞生与青春》、《所罗门与皇后》、《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等。这些故事生动有趣,语言通俗易懂;此外还编入了有诗学、哲学、博物学、演说术以及异教文学等方面的材料。这种百科全书式的文集,保存和传播了过去的文化和文学成果,成为群众喜爱的读物。

南斯拉夫文学

17世纪,南斯拉夫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文化停滞不前,文学成就卓著者仍属杜布罗夫尼克地区。其最引人瞩目的诗人是伊凡·贡都里奇。他出生于贵族家庭,一生从事国事活动,担任过行政长官、议员、法官等职。前期创作主要有十部爱情神话诗剧,其中仅留下《阿丽雅德娜》、《迪雅娜》、《阿尔米达》、《被劫走的普罗泽尔皮娜》等四部。

这些诗剧大多是改编的古罗马诗人克劳狄安和意大利诗人塔索的作品。诗人第二阶段的代表作是宗教训谕性长诗《浪子泪》,取材于《圣经》故事,写一个浪子回头,成为上帝的子民,具有较浓厚的巴罗克风格。诗人创作后期写了两部优秀作品:三幕寓意田园诗剧《杜布拉芙卡》和未完稿的叙事长诗《奥斯曼》。

《杜布拉芙卡》写美丽的姑娘杜布拉芙卡与牧人米连科相爱,但受富人贿赂的法官作出了不公正的判决,企图将姑娘嫁给丑陋无比的老财主。牧人一气之下决定或自杀以示抗议,或杀死财主以报仇雪恨。当此之际,上帝作出了公正的判决,使两个相爱的青年男女终成眷属。诗人将美貌的杜布拉芙卡比喻为杜布罗夫尼克并使之成为自由的象征,世上的邪恶势力无法玷污她,只有善良的米连科有权得到她。

长诗《奥斯曼》是17世纪杜布罗夫尼克文学中一部最优秀的作品。作者根据1621年波兰军大败土耳其的霍奇姆战役的资料写成。诗中主人公--17岁的苏丹奥斯曼是个骄横跋扈、野心勃勃、妄图霸占世界的人物。但其国内政治腐败,贵族争权夺利,互相倾轧,导致他的悲剧命运-霍奇姆战役的失败和他本人被废后遭囚禁。同奥斯曼对阵的是波兰国王弗拉迪斯拉夫。

诗人歌颂了国王的显赫战功,将其描绘为斯拉夫人民和基督教世界同土耳其英勇斗争的代表和象征。长诗以农村歌手吟唱奥斯曼帝国行将灭亡的哀歌为结尾,可说是一首为它送葬的挽歌。长诗在思想观点和形式上受到塔索的《被解放的耶路撒冷》和但丁的《神曲》的影响,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与文学价值的名著。

阿尔巴尼亚文学

17世纪的阿尔巴尼亚文学仍然没有跳出宗教文学的巢臼,但已由翻译宗教经典书籍进入尝试写作散文、诗歌的阶段。影响较大的有三位作家:彼得·布迪曾担任教职,后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他翻译出版了几部宗教书籍。译著中附有致阿尔巴尼亚僧侣的信,开创了散文写作的先例;还附有布迪编译和创作的诗歌20余首,使他成为阿尔巴尼亚诗歌的开拓者。弗拉诺·巴尔利曾在罗马求学。

回国后任教职,编纂出版了《拉丁-阿尔巴尼亚语辞典》,撰写了《捷·卡·斯坎德培--阿尔巴尼亚人和阿尔巴尼亚英勇常胜的大公》一书,表现了作者对土耳其占领者的仇恨和对灾难深重的人民的深情。彼得·鲍哥丹是阿尔巴尼亚第一位散文作家,曾任教职,并参加过反抗土耳其统治者的斗争。他用祖国文字和意大利文撰写的《先知者支队》是一部神学和哲学著作。

结语

内库尔切的《纪事》中附有《故事新篇》42篇,其中有许多是歌颂斯特凡大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斯特凡是洞察民间疾苦、深受百姓爱戴的君主,也是反抗土耳其侵略的爱国者。杜布罗夫尼克于1667年发生大地震,整座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居民伤亡惨重,经济文化受到摧残。随后,其文学便与克罗地亚文学合流了。彼得·鲍哥丹在《先知者支队》中,他满怀爱国深情歌颂了祖国人民反抗异族统治的斗争精神,其散文体语言的运用标志着阿尔巴尼亚文学发展进入了以本国语言文字进行创作的新阶段。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